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阅读课审美意识的增强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且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力越来越强,作为初中语文占有重要位置的阅读教学,也面临着更新革命的实际性问题。作为教师应意识到这种改革的势在必行,为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而努力,首先就是学生审美意识的增强,本文针对此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关 键 词】 新课改;初中阅读;审美意识;能力提升
  “没有审美的教育就是不完全的教育”已被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人士所接收、认可,审美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内容中的重要部分,新课标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美育发展空间是时代的要求。
  一、有效引导中欣赏美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经典之作,其本身就拥有一种历史沉淀之美,从它各方面来看都富含文化营养,符合时代精神。因此,教师在阅读之处首先就应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
  首先是立意之美,立意是一篇文章的主旨、灵魂、中心意图,其美的体现主要表现为观点新鲜、选题新颖、思想新活、格调高雅,用自己独特的美征服读者。每篇课文的立意之美都不尽相同,弘扬正义、唤醒美感、赞颂伟大、唾弃丑恶等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发掘这种美,与作者的审美情感产生共鸣,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自然就轻松多了。《最后一课》讲述了普法战争时期法国人民爱国斗争的故事,它不是从抗战杀戮入笔的,而是从一个平凡的日常小事来揭示出一个重大爱国主题的,作者成功地从平凡的一节课提炼出不平凡的、深刻的思想意义,可谓匠心独运,教师应积极思考如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种立意之美。
  其次是课文中的语言与表现手法之美,语言美在课文内容中体现为流畅简明、生动精炼、表现力与感染力强,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同时加上适度的表现手法,更是达到“美不胜收”的意境。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为读者用语言打开了一扇绝美桃花源的生活场景之门。因此,教师应在自身感悟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欣赏其中之美,以增强其阅读审美能力。
  二、整体把握中唤醒美
  阅读教学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已经没有了整体分析的过程,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应付问题的准确性,出现了严重分割的现象,阅读学习没有了因为提升能力而阅读的意味,而是因为答题而阅读,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在整体文章中把握精彩、优美关键词和语句,整体把握意境,以在美的唤醒中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情境创设中感受美
  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感受美,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增强语文阅读的综合能力,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固有情境中感受无处不在的美。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中鲁迅的《雪》就是一篇具有悠远意境的优美文章,教师可先让学生对此进行预习,然后在课上让学生自己说说对雪的感受,这样学生很快就会在回忆与想象中初步感受雪的美妙,然后教师抽象化形象,用幻灯片展示“雪中的宝珠山茶”“雪中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与北方雪的“升腾闪烁”,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演示中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雪真美,并为情所动,在此感叹之后,教师再将幻想的画面真实再现,雪野冬花,蜜蜂飞舞,瞬间让学生的审美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最后,用孩子欢腾塑罗汉的场景收尾,学生的审美趣味与学习兴趣并驾提升。
  四、自由想象中拓展美
  想象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与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让学生的审美能力迅速提升。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中的《沁园春·雪》这篇课文文字凝练、文质兼美,让人有丰富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空间,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融情于景,让学生在感受美妙雪景的同时,增添强烈的爱国热情,有效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图片之余,将自己感受到的画出来,这样想象力又一次冲击了学生的理解力与创造力,让其感受到美不再是抽象而遥不可及的,在主动意识参与的同时,升华了审美感受,最终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爱上美,并追求美。
  五、情感朗读中体会美
  初中生需要直观、形象的刺激才能达到课文深刻理解、审美逐步提升的目的。有声朗读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美的立体性,在声音的刺激下感受到人物形象与情感心理的细腻变化。教学中,美读还可以在愤慨激昂、忧郁婉约、美妙清新中让学生实现美的升华,同时语调神情也可以在朗读中得以体现,声情并茂中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六、实践操练中创造美
  阅读的美可以在写作的实际操练中得以巩固,作文对于初中来说,一部分认为很困难,一部分认为写起来很轻松,提升写作的主要方法就是多阅读、多感受,这样才有词可用。阅读中欣赏、唤醒、拓展、感受、体会美的最终成果检验就是能不能在实践操练中创造美,同时使他们内心中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露和表达,达到美育的目的,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文章来激发学生感受美、拓展美的积极情感,最终在实际实践中挖掘美、创造美,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同时还能大幅度提升了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 约翰·麦克道威尔. 心灵与世界[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4—113.
其他文献
近些年,随着我国隧道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建设规模、建设数量急剧增多,与此同时,隧道施工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因此,对隧道内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化、标准化管理及实时监控也逐渐成为
设计意图在歌唱过程中加入节奏朗诵,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表现朝鲜族民族风情的幼儿歌曲《辣白菜》,正是这样一首以说为主,说唱结合,幽默风趣,活泼欢快的好作品。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活
近日从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了解到,该市主城区各托管学校在积极开展调查摸底、签订协议、公示名单等各项托管准备工作后,为进一步做好新学期小学生免费托管工作,石家庄市教育局专门下发通知,对托管时间、托管形式、托管内容、托管安全管理、托管日志、托管经费的使用与管理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提倡学校积极创新托管形式,丰富托管内容,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小学生免费托管服务已于2016年9月12日正式开始。
内容与要求    1.初步感知螺丝构造。  2.体验为螺丝与螺帽配对的喜悦。  3.尝试小组分工与合作。    活动重点    为螺丝和螺帽配对,并简要地说说为什么这样配对。    材料准备    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铁制螺丝和螺帽若干,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探索发现  (1)师:我们教室里变成了三大组,每个组的桌子上有螺丝和螺帽,请各组小朋友为螺丝和螺帽配对。  (2)幼儿操作,老师
近几年来,我有幸成为浦东新区一名带教后备干部的导师,每年带教5~10名后备干部.在带教工作中,我采用了"支架式"带教法,即为后备干部的发展提供基础与条件,让她们获得主动学习
【摘 要】 班级管理充满智慧,不感情用事,学会利用学生的愧疚心理,制定规则,训练学生学会自律,都非常重要。  【关键词】 了解情况;做能做的;做想做的  星期三第二节课,坐在电脑前看微课,做上课前的准备。主任走过来,说我班教室卫生没搞好,校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三步并作二步,还没到教室门前,校长迎面就是一阵机关枪:“你看你看,地面脏兮兮的,到处都是纸,墙壁张帖物也快掉了,该撕的也没撕;卫生角也
“先学后教”提倡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学习好、掌握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它至少具有以下三个优点。  1. “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它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能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并且很好地把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落到了实处。  2. 运用“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转化落后生,培养优等生,缩短
考研志愿选报是学子沿途必经的一课,面对众多的研究生院校,该何去何从,是学生的一次大考验。能够对自己的研究生志愿作出理性的选择,可以在沿途中少走许多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我国的土建施工中出现了多种新型建筑材料,而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作为一项涉及多工种和多项专业技术的施工行业,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非常高,其原因也在于混凝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