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是一种非母语学习,这种学习一般是在没有外部环境的支持下进行的,而小学英语又是英语教学的入门课程,由于信息量大,学生难免感到吃力。那么如何使英语教学贴近生活,使學生学得轻松,学有所得呢?根据语言的交际功能和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尝试着在英语课堂中借助动作、表情等体态语辅助教学,以“动”制“静”,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趣入手,动作辅助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原则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借助动作辅助英语组织教学,少一些讲解灌输,多一些动作演示,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用语可由少到多,语速由慢到正常。比如用双手的上托下按示意学生“Open the books ”“Close thebooks”.用手指着黑板说:“Look at the blackboard!”一边说“Stop” 一边做暂停的手势等等。教学中除了必要时用汉语解释,归纳小结外,其余都用英语进行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理解力,最终形成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二、词汇教学,动静结合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其认识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英语学习需要掌握大量的词汇,而靠讲解带读,死记硬背,是很难实现教学目标的。为此,我利用眼神、口型、手势和其他肢体语言帮助学生记忆,加深理解。如在教学洗脸、跳绳、唱歌等动词短语时,我一边做动作,一边引导大家说“wash the face ”“jump rope”“sing songs”.同学们在我的反复演说中认知并理解了短语,而且自己也能够用同样的方法促进记忆。这样借助动作来强化巩固词汇,为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在实际运用中,做到脱口而出。
三、表演对话,入情入境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来呈现、操练对话,将要学的对话融入其中。如在教学“Don’t worry”一课的对话时,我设计了这样一幕情景:一个女孩在哭,一个男孩走过来问:“What are you crying?”女孩哭泣着说:“I can’t find my mother.”男孩安慰道:“Don’t worry. Let me help you.”女孩表示感谢:“Thank you.”像这样的情景对话还可以在班级内分组分角色进行。这样,多种感官参与对话,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对话内容,而且学会了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
此外,在复习巩固对话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也是寓教于乐的一种好方法。在复习祈使句及其否定式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由一位同学发令,其他同学按照指令做相应的动作。比如“Turn right”同学们就向右转,遇到“Don’tpush.”等否定句则原地不动,错了的同学罚唱英文歌。大家在这种愉快的游戏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既巩固了所学知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单调乏味的复习对话变得生动活泼。
实践证明,只有让原本静止的课堂“动”起来,才能持续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并促使其自主学习。在这种动态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既学得轻松,又学得扎实,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一、激趣入手,动作辅助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原则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借助动作辅助英语组织教学,少一些讲解灌输,多一些动作演示,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用语可由少到多,语速由慢到正常。比如用双手的上托下按示意学生“Open the books ”“Close thebooks”.用手指着黑板说:“Look at the blackboard!”一边说“Stop” 一边做暂停的手势等等。教学中除了必要时用汉语解释,归纳小结外,其余都用英语进行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理解力,最终形成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二、词汇教学,动静结合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其认识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英语学习需要掌握大量的词汇,而靠讲解带读,死记硬背,是很难实现教学目标的。为此,我利用眼神、口型、手势和其他肢体语言帮助学生记忆,加深理解。如在教学洗脸、跳绳、唱歌等动词短语时,我一边做动作,一边引导大家说“wash the face ”“jump rope”“sing songs”.同学们在我的反复演说中认知并理解了短语,而且自己也能够用同样的方法促进记忆。这样借助动作来强化巩固词汇,为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在实际运用中,做到脱口而出。
三、表演对话,入情入境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来呈现、操练对话,将要学的对话融入其中。如在教学“Don’t worry”一课的对话时,我设计了这样一幕情景:一个女孩在哭,一个男孩走过来问:“What are you crying?”女孩哭泣着说:“I can’t find my mother.”男孩安慰道:“Don’t worry. Let me help you.”女孩表示感谢:“Thank you.”像这样的情景对话还可以在班级内分组分角色进行。这样,多种感官参与对话,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对话内容,而且学会了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
此外,在复习巩固对话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也是寓教于乐的一种好方法。在复习祈使句及其否定式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由一位同学发令,其他同学按照指令做相应的动作。比如“Turn right”同学们就向右转,遇到“Don’tpush.”等否定句则原地不动,错了的同学罚唱英文歌。大家在这种愉快的游戏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既巩固了所学知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单调乏味的复习对话变得生动活泼。
实践证明,只有让原本静止的课堂“动”起来,才能持续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并促使其自主学习。在这种动态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既学得轻松,又学得扎实,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