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hu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重新面对素质教育,它的不足和缺陷却一览无遗,所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关键词:发展;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47-00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同时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意义尤其重大。
  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深化的关键阶段,这也意味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面对现实,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急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尽管与过去的应试教育相比较,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但是无论是素质教育的理论还是实践,既存在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因素,更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内涵发展动因。所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素质教育,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重起炉灶,而是对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健全,对素质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要服务于和服从于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理念。学生的发展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必须尊重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育特点,其中的关键点便是评价学生标准的与时俱进。
  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衡量学生的评价标准,因为考试制度的存在,因为人才任用机制的存在。评价标准有自评和他评,如何把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与教师评、家长评和社会评统一起来,确定一个标准显然有违现实。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圣人,生活教育是其核心思想,他主张的是生活标准,生活需要什么,标准就是什么,这确实很有道理。
  练字教育、说话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以及传统美德教育等,都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现在不少学校都将特色办学提到突出的位置上来,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更高质量的生源,而与“发展”的第一要义殊路不同归;至于技能教育、创造教育、审美能力教育等,无疑是学生自身发展特别是终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但是流于形式或者做足表面文章,都不会也不可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先后提出了“五严”和“四无”的要求,就是更加旗帜鲜明地倡导“生本”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教育发展的成果理应由全体学生共享。
  素质教育要求改革现存教育体系中不适合学生发展状况的部分领域或部分环节,其中受冲击最大的莫过于“主体论”即“学生主体论”取代了“教师主体论”。教师从决定者、权威者的身份演变为引导者、合作者,而且要表现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
  因为以生为本,所以无论教育法规的制定、教材的编定选择、教学环节的实现以及对学生的评价,都要自觉地站在最广大学生的立场上。从另一层意义上讲,学生才是教师心中真正的“上帝”。教育消费的理念已经出现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学生家长对教育投资的期望值提高,只有坚持“以生为本”才能实现双赢,甚至带来更多方面的利好。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素质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必然要求素质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就优秀学生而言,从“三好学生”的标准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再到“三创”的要求,说明了素质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学生。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是指不同层次的教育。同一层次不同阶段的教育要相互衔接、承上启下。从层次上说有社会教育、国民教育和家庭教育,而仅仅在国民教育的各个阶段亦有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协调过渡。素质教育的可持续,是实践-认识-实践这一认识规律的要求,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是作为受教育者不断创造财富的动力。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素质教育的统筹兼顾即指教育的公平和公平教育两层含义。教育的公平和公平的教育是解决当前所有教育问题的“钥匙”,因为教育的不公平和不公平的教育根本就不是素质教育。
  实现教育的公平,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使得处于弱势的农村学生在起跑线上就远远落后于城市学生;区域教育资源的差异,使得处于弱势的落后地区教育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爱能莫助”,如果不徐速改变现状,根据“剪刀差”的理論,城市发展、区域发展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实现公平教育,是指在素质教育的实施全过程中,不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特长的培养,更要求学生在排除智力因素的影响下不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自由的发展和快乐的成长,“多元智理论”的提出有利于实施公平的教育。
  教育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中。而实现教育的幸福离不开教育的公平,教育不公平只能使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与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学生幸福,这肯定不是真正的幸福;同时,实现教育幸福也离不开公平的教育,不公平的教育“生产”的只能是“次品”或“废品”,对于“次品”或“废品”学生而言,幸福之路又通向何方呢。
  自上而下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然而将其科学地运用到所有的领域是一个艰巨的、漫长的过程,所以对于从事素质教育的决策者、执行者而言,眼下最重要的是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面对素质教育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本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我国的素质教育导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教学目标应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把握学生心理变化规律,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体育内向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心理素质,所以对体育内向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重要。关键词:高中内向生; 体育教学; 心理素质; 培养; 体会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19-001
油菜机械化生产是一项轻型、省工节本、高产高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新型栽培技术.1试验概况直播机械是2BG-6A型条播机6改3,行距40cm.试验地位于我市真州镇古湄村中心组,土
近年来,为减少水稻中后期因群体过大所带来的难以管理的风险,单季晚稻普遍推行稀播、少本栽插技术.由于基本苗较少,迫使前期加大氮肥用量,从而导致水稻群体大起大落.针对这一
现代农业是信息农业、科技农业.农业信息化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因此作为农业科技信息,具有潜在的、不可估量的价值.农业科技信息的开发利用,将直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
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北京颁布“减负令”,就中小学课时、家庭作业、考试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减负标准。考试上,“减负令”提出“小学除语文、数学、英语每学期期末可以举行一次全校或
笔者和一些友人均巳年逾七旬,仍可不戴老花眼镜,清楚地看写芝麻大的字体。我们的办法是不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做起来很简单。 一、睡前醒后早中晚各做一次按摩眼球及周围
广义的食用菌是指一切可作食品的菌物,包括丝状真菌、酵母和地衣,狭义的食用菌是指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通常称为菇、菌、蕈、蘑、耳.约90%食用菌属担子菌纲,少数属子囊菌
近年来,随种植业结构调整,我市瓜棚豆架面积非常可观,这些棚架遮荫效果较好,可充分利用行问架下的土地种植平菇。为探讨瓜架下的温、湿度条件是否适合平菇生长,笔者特进行此试验,现
通过在小麦上应用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廷不同剂量拌种和拔节孕穗期叶面喷施试验,探讨新一代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廷在本地区的应用方法和使用效果.
我所2003年从省甘蔗所引进脱毒“雪蔗”在城关乡上坊村和沙溪乡梓口坊村进行试种,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