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让生命弹性成长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定时间内,围绕特定主题,整合各个学科,实施融合式学习,以引导生命浸润性、广延性生长,即我理解的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不必另起炉灶,与学生的日常活动、学习生活融合即好,比如春节、端午节、植树节等节日主题,学校或班级开展的研学活动,教材主题单元外延或内展式活动等,让孩子在实践性、体验式、结构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弹性生长。
  一、借一个项目,探五千年文化
  五千年文博园是一个以五千年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公园,以建筑、雕塑、文学等方式呈现漫长历史文化。以小学生知识背景而言,想要有丰富的体验和收获,必须提前规划好。于是以“游五千年文博园”为主题,我们设计了系列活动。
  1.网上览园。博物馆、美术馆、主题公园等,一般都会有网站,网站上分门别类的介绍,图文并茂,方便学生做全景式、预览式了解。我们先上网浏览即将参观的景点,比如九龙御道、华表、炎黄二帝、龙凤阁等,同时将笔者之前游览故宫、读神话和历史书籍所得编成故事说给孩子听,并将《中国神话故事》作为本月共读书推荐给孩子。课堂上孩子们惊叫连连,对知识面相对狭窄的农村孩子而言,这个世界,未知而神奇。
  2.纸上绘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完成一项任务:用你能用的资源去了解文博园,整理出一份手抄报。从孩子们展示的作品看,他们确实下了一番功夫,比如贴了自己妈妈十年前游文博园的照片,记录舅舅讲述自己游园的故事,从网上了解到以活字印刷的方块模板设置“寻根问祖文化墙”等。手抄报图文结合,版式设计合理,字迹也比平时工整,同时这也是对未知领域的预习和消化。布置在走廊里,下课围着看的不仅有本年级的学生,还吸引高年级同学的点评。这种看似寻常的“发表”,却让孩子能以创造作品的态度对待平时头疼的作业。
  3.共读探园。神话是历史的童话,是各民族文化的源头之一。不了解中国神话,无论是游览古迹,还是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很难触及实质,因此我们共读《中国神话故事》,同时穿插理解成语、故事链接、人物评析、从结果倒推原因等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
  4.实地游园。经历不同方式、不同角度但也是虚拟式的学习,实地体验就非常必要而有效,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用形象思维来理解自我和世界,学习方式符合他们的认知方式,生长才能真的发生。进园后,孩子看到门前蟠龙绕柱、蹲兽仰天的汉白玉立柱,惊呼:“华表,华表!”原来《中国神话故事》中就讲述尧帝为了鼓励老百姓提出建议,设立华表。从纸上阅读到实地勘察,彼此呼应和印证,这样知识才能成为见识。生活不会必然成为教育资源,只有通过多样整合,赋予课程意识,才能成为成长的能源。
  5.写书留园。在儿童阅读课程化实施中,我们共读了大量绘本。阅读是一种熏染,孩子们逐渐尝试仿作自己的绘本,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迟到大王》《一只孤独的乌鸦》等。研学返程后,指导孩子们以《我游五千年文博园》为书名,制作自己的照片绘本书,先请家长志愿者将拍摄的图片上传班级群供孩子们挑选。为了制作照片绘本,孩子们经历回顾、删选、写话、设计等全过程,让一次性经历借实物定型、内化。
  二、过一个节,植一棵“树”
  儿童阅读课程化中的“儿童阅读”,不惟儿童文学阅读,而指向儿童通识阅读——哲学、科学、数学、历史、地理、艺术等,这样才能建立起宏观的思想体系、辽阔的国际视野、多样的思维方式、多角度的跨界联系。孩子对世界与自我的认知才是丰满而流动的,具有弹性和生长空间。下面以“我们也种一棵树”植树节项目活动为例,谈谈如何将节日活动和通识阅读整合。
  1.读读“树”吧!植树节之前,推荐《小种子》《树真好》《一片叶子落下来》《植树的男人》四本绘本,进行主题式比较阅读,完成阅读单。
  《小种子》《树真好》都属于科普类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植树的男人》故事性很强,启发很多。从孩子们完成的学习单可以发现,这样围绕主题跨学科阅读引发了头脑风暴。在“我自己想说的话”这一栏,有小孩写着:“从一粒小种子好不容易长成一棵树,这棵树为大家做了很多好事,真好!秋天到了,叶子要落了,可是叶子也看到很多好玩的事。一朵花、一棵树自己努力着长出来,而布非耶却将毁坏的地方靠着自己的心和手变成森林。他们都是英雄。”从中可以看出,主題式比较阅读,得到的不仅仅是关于种子传播的过程、树对人类的作用,同时能将种子、树、种树的男人布非耶放在同样的高度来反观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周遭的世界,让视野和思维像溪水一样交汇,生成心灵的河流。
  2.认认树啊!每个校园里都种着树木花草,如果只是从美学的角度,用全息的方式浸润心灵,还是委屈了这些植物,一花一世界,一树一天堂。我们带着孩子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认识,等于引领孩子进入另一个未知的领域。比如我们观察香樟树,看看它叶子的形状,摸摸它的树皮,了解它春秋两季落叶,木材特别适合做家具,也是制作樟脑丸的主要材料。当我从植物学的角度介绍时,有学生插了一句:“五千年文博园里,有张床就是用香樟树做的,我看说明上写着。”瞧,零散的知识就这样前后贯通起来了。再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从树干、树叶、花期、果实等不同角度做自然笔记,推荐百度百科、秒懂百科、形色APP等网上资源深入了解。带着问题,借用资源,整合信息,发展认知与观点,这是当代儿童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
  3.种种树吧!植树节来临,“植树男孩”“植树女孩”出发了。教师提前联系好植树地点,学校不远处,正在绿化中,带着孩子们认识、比较红叶石楠、桂花树、梧桐等,他们边看边听边记:挖土机如何挖坑?工人们怎样培土,才让桂花树安了家?观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为积累的是具体画面,而孩子是用脑中的画面指挥双手的。借来工人们的铁锹,让小孩自己铲土填进坑里,帮着桂树安家落户。这样的体验式活动最容易将孩子与外界连接。
  4.写写树吧!每个小项目设计,必然有写的活动设计。写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写作能力,不仅仅是为经历留影,同时也是训练学生对生活的反观和呈现能力,因为要表达,必然要更专注于活动的每一个部分甚至细节。写作本身对孩子是一种塑性:如何创意表达?如何理清条理?如何准确表达自己认知的改变?比如这次孩子就用拟人的方式,化身为树,以《我搬家了》为题来记录这次“我们也来种一棵树”活动。
  三、从一个主题,开一扇窗户
  语文教材以主题单元编写,有时难免单薄,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也是弥补遗憾的一种方式。比如北师大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体育”是识字单元,没有配文章,全部是与体育有关的词语,可读性不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此我们设计了“有趣的运动世界”小项目学习。
  1.看一场球赛。我们选择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林丹对阵李宗伟那一场,观看前先普及羽毛球比赛的规则,以便学生看得懂,顺便介绍林丹和李宗伟各自的经历,知道如何看屏幕上记分牌的变化以及各国国旗出现的地方。孩子们很感兴趣,边看边议论。决胜局李宗伟18:16领先时,教室里鸦雀无声,空气都是紧绷的。看到林丹面无表情追平、反超,教室里的小麻雀们又回来了,空气舒展开来。最后一球,孩子们眼睛都直了。李宗伟一记扣杀,球出界,林丹放下球拍绕场奔跑,孩子们蒙了一下,反应过来后也欢呼了起来。
  2.推荐一位体育明星。请孩子选择一位自己感兴趣或听过名字的运动员,观看与他有关的一场比赛,记录与他有关的故事,并加上自己的感受,整理成文,向家人或自己的好朋友介绍。让孩子了解、推荐体育明星,目的不是追星,而是感受体育明星的精神气质,反观自己的不足,也通过喜欢的明星选择并爱上某一项体育运动,并坚持下去。
  3.来一场比赛。奥运会、世锦赛比赛现场肯定激烈、精彩得多,但对孩子而言,还是身边的比赛更触目可及。赛后,孩子们慢慢地会不由自主地将比赛现场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4.办一份运动报。这个小项目式学习成果,让孩子自办一张运动报来展现,比如喜欢林丹的,办一份羽毛球报,版面内容包括:该项比赛的规则,赛事新闻报道,该项目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及故事等。交流、展示后布置教室,让更多同学去了解自己不熟悉的运动项目。这样孩子的眼界不断大开,学习外延不断拓展。而习得的,远远不止教材上词语的杂烩。
  以上根据日常生活、学校活动和教材内容设计的小项目式学习,跨时并不长,难度也不大,目的是和真实的世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一起,逃离阅读、背诵、理解等狭隘的语文学习模式,在立体、多样、跨界的学习方式中,在真实项目中习得适应未来的核心能力。尽管只是初步尝试,但唯有行走,才能抵达我们要去的远方。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企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保持市场竞争地位的关键性因素。但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使得高新企业的技术创新的难度不断增大,单个企业往往难以具备技术创新所需的全部技术知识。加入技术创新联盟,通过联盟成员间的知识转移来获取外部知识,成为企业寻求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目前已经存在形式多样的技术创新联盟,但联盟的知识转移效果
很多兰花生长在一些其他植物难以生长的特殊生境中。兰花种子能在这些特殊生境中萌发和生长,是因为依靠真菌的帮助。 Many orchids grow in special habitats that are diff
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建立计算机数控系统软、硬件的功能模块研制模式及原型系统。借助于计算机众多的最新成果,探讨以通用模块方式柔性组合为开放型 C N C 系统的实现方法,以 寻求
随着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也相应提高,但危化品一般都是具有危害性的物品,若引发事故将会给社会和人们造成巨大的损失。据统计,危化品事故多发生在物流过程,因
《2004年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公报》是依据科技部《全国技术市场统计调查方案》、《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和《北京市技术市场统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由北京技术
“全学习”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尤其重视优质问题的挖掘与呈现,心仪巧妙且科学的提问方式与技巧。  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行为,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地位,学生失去了主动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意愿。课堂不是以思维性“问题”为主线,而是跟着教师的讲授学习知识,听不明白的即是课堂“问题”。  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行为,尝试以学生学习与成果展示為主,甚至让学生走上讲台主持课堂教学,教师走下讲台,做学生的帮助者。 
期刊
为了有效地观测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发展水平与趋势,针对系统各指标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TOPSIS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根据该模型与灰色预测
随着全球化的科技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逐渐转换成科学技术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对技术和知识等资源占有的竞争。由于我国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投入有限,使得在科技资源的使用中布局
库存管理是日常生产的重要环节,尤其对生产型企业而言。不合理的物料分类和管控造成了企业库存的积压,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增加了库存管理的成本,而且难以保证订单的准时履
摘 要:  学生在材料作文中经常会出现审题失误,其中有些失误已经不是阅读能力和审题方法的问题,而是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重组高中选修“《论语》选读”教学单元,以“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传统道德重塑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 《论语》;写作教学;立德树人  一、作文审题立意不仅仅是“术”的问题  面对当前高考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