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的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作文,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作文是语文学习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同样,不论是语文课上老师的作文教学还是课后学生的作文训练,都很难把握。一些学生学习时爱偷懒,一想到要写作文就心烦,考试时完成作文部分就像是在挤牙膏。即使是一些作文基础好的学生也并不乐于训练作文,遇到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作文题目时就觉得无聊乏味,乱写一通。很少有学生把初中课堂的作文训练看成是愉悦的事,但是一旦爱上,便会投入其中,花费时间与精力认真地完成作文训练,享受写作的成就感。我分别从学生和教师方面重点阐述了目前初中学生作文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作文有效性的途径。
  一、初中学生的作文存在问题的表现与原因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无法写出好的作文,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大脑中无可用的素材。教师虽然致力于培养学生记日记的习惯,但不少学生只是对每日重复的事做个记录,缺乏新意。学生也会经常翻阅作文书,但大都是大致浏览,没有真正深入分析文章,看过就忘。
  2.复制泛滥,无真情实感。一些学生平时翻阅作文书的兴趣不大,但一有作文任务,又都把它当成了宝,人手一本,就如抓住的救命稻草。
  3.题材匮乏无创新。初中学生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交际圈子也比较狭窄,社会经验往往有局限,因而作文的素材也比较匮乏。在作文训练中,往往沿用小学的题材,反复用,毫无创新。
  4.语言贫乏无力,情感表达不准确。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存在这样的问题:明明心里有很多话要说,却不知如何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内心有很多想法,但是碍于语言贫乏,最后表达出来的感情枯燥乏味,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欠缺
  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的教导误区和教学不到位分不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以教材为重点。一些教师上课千篇一律,照搬教材中作文训练的内容,缺乏新意。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激发,个性得不到发展,作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可有可无。然而,作文是一种独创性的创作,应当突出每位学生的独特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作文创作过程混乱。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简入难,从简单到复杂步步递进,是一个学生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然而,初中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往往不全面,比较零碎,一些教师没有将其系统地归类,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无法突出重点。大多数学生是在一个方面有突出才能,而在其他方面就略显生疏。所以,创作出来的作文整体质量得不到提升。
  3.忽略学生的思想感情,作文要求不恰当。初中生虽然已经接触社会,有一定的生活圈子,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由于年龄和认知层面的欠缺,判断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虽然自身的知识正在不断增加,社会阅历在不断丰富,但仍然没有形成坚定的价值观。因此,作文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心理,提出的要求要能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在作文训练方面,必须切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社会阅历等相适应,促进学生发展。目前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扼杀学生的天性,注重经验化,无法让学生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写出发自内心的好文章。
  4.训练重点不正确。一些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训练中,过分重视提高学生的作文技巧,而忽视了挖掘作文的素材,忽视对内容的训练。只强调作文用词的巧妙新颖,忽视训练学生对作文结构的梳理,重点的把握。这样子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彰显不出学生的个性,无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创性。
  5.不能及时批改,给学生正确的讲评与反馈。心理学认为,在学生上交作文之后的一定期限内,对自己的写作手法和内容都有较强的记忆,能就自己的作文展开交流与讨论。如果教师能好好利用这一期限,及时对作文进行批改,并在课堂中提出反馈与讲解,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提高作文水平。一旦过了这个期限,教师再进行评改反馈,学生的激情已经没了,对课堂失去兴趣,也就不能及时地改正缺点、保持优点了,作文水平自然停滞不前。
  二、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要改变现阶段学生的作文问题,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我认为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扩大作文范围。
  扩大作文的写作范围,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束缚,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力,使学生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大力提倡学生发扬个性,抒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寻乐趣,发挥创造力,提高作文创新能力,增强文化修养。
  (二)改变作文训练方式。
  作文教学要循序渐进,掌握好度。教师在对学生的训练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要着重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拓宽作文积累渠道。
  不要把学生禁锢在课堂或学校的牢笼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陶冶身心。教师应激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丰富自己的视野,接受各方面的锻炼,增长知识与阅历。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可以为今后的作文训练积累丰富的素材与知识,提高文章的真实性,提高学生的素养。
  (四)改革作文批改要求。
  改变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让学生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减少教师对作文评讲反馈的时间。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评改心得和体会进行交流与辩驳,发表各自的意见,找出作文亮点,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正视自己的不足,为今后写好作文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要改变作文教学“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只要保持正确的教学理念,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李百艳.初中小作文应该怎样写.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8-1.
  [2]方洲.方洲新概念·初中生作文辅导手册.华语教学出版社,2010-1-1.
其他文献
用邦德方法计算和选择磨机,可直接计算出磨矿过程的能耗,对以前选择磨机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对节能有指导意义。我国有关设计单位正开展对这一方法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实践可知,
曼氏迭宫绦虫病是由绦虫纲,假叶目,双叶槽科的曼氏迭宫绦虫寄生于犬、猫等多种动物的肌肉、皮下、胸腹腔等处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曼氏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的中绦期—裂
近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学语文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对小学语文的了解,对现代教学工具的运用,以及教学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现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一般关注基础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其实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授与
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除了要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彻底改变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随着现代教学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学
小官庄矿是一个大型地下矿山。矿体埋藏深,倾角缓,系硅卡岩型。含矿层的顶板围岩主要是第三系砂砾岩,f=2~3,粘结力差,易冒落。采矿方法以无底柱端部放矿分段崩落为主。切割槽
写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领略、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初步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培养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具有重大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写字训练。  评价学生的书写是写字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通过练写所形成的能力的综合性评测,是调控写字训练的重要手段,在写字教学中必须抓好评价环节。  一、评价要讲求实用性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感动着我,从读书到教书已经读了无数遍,一次次阅读,一次次感动,一个个新的收获。我总在想:自己是为作者感动?还是为“父亲”感动?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发生的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由于其爆发会对畜产品进出口带来严重影响,
1996年在当地农业科技人员的具体帮助下,我种的3亩夏玉米,平均亩产575公斤,闯过了千斤大关.我的做法是:一、选用良种我选用的是生长期100天左右,抗逆性强,无秃尖,活秆成熟,粮饲兼用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的作文素养是其书面表达能力的直接体现。大而言之,作文素养影响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发展;小而言之,学生的作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高考语文的成败。不仅学校、教师、学生重视作文,社会对作文也是高度关注。然而反观作文教学的现状,可以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是:学生不敢写作文、不会写作文,往往把作文当做一项沉重的负担,很少有学生能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每次写作时眉头紧锁、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