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统计分析能力体现数学大简至美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qw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年、月、日”这一课的知识虽学习难度不大,但比较琐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数学视角出发,进行观察、验证、分类、比较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统计分析能力,实现“全息”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统计分析;观察实践;简洁之美;全息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9-0061-02
  “年、月、日”是2013版西师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笔者在参与重庆市北碚区“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时,针对乡村学生的具体学情,对“年、月、日”这节课表面的过程和形式进行简化,从学生的“已知”出发,化“已知”为“有知”,以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为目标,将知识线索(明线)和“验证——分类——比较”的方法线索(暗线)贯穿全课,紧紧围绕学科知识的三重意蕴——知识内容、知识形式与知识旨趣,力求在大简之中体现课程设计的匠心独运,在大简之中透出数学思想背后蕴含的简洁之美。
  一、从学生的已知出发,以验证为目的展开教学
  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其着眼点需要从原本的“教师之教”转变为“学生之学”。要想教学设计切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就应将教的起点锚定在学生的已知上。
  【教学片段1】
  1.引发问题,明确学习任务
  师:今天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因为是我第一次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有谁知道今天是几几年几月几日呢?
  生1:XX年X月X日。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中包含了三个时间单位,分别是什么?
  生2:年、月、日。
  师:关于年、月、日,你还知道些什么呢?(生答略)
  师:同学们非常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和积累知识,但是你们所说的这些到底对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去验证!
  2.合作学习,进行初步的验证梳理
  出示验证要求:(1)四人一小组展开活动,信封内的年历表每人一份。(2)先观察自己手中的年历表,然后根据表中的信息,填写下面的填空题:
  1年有(
其他文献
[摘 要]以 “搭配”一课为例,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由点及面等教学方式,带动学生积极地开展数学思考,在探究中寻找学习数学的快乐。  [关键词]逻辑体系;数学思考;搭配  人教版教材中的知识都是按照该年龄段学生的智力和认知水平编排的,难度由易到难,呈螺旋上升趋势。不仅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此,数学广角也是如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我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广角“搭配”一课时,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体系,
[摘 要]几何直观既是认知方式,也是基本学科技能。强化几何直观,是顺应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教学几何直观时,教师要认准“感受价值”的目标,把过程表象和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并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关键词]几何直观;数学学习;教学情境;教材资源;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2-0068-02  在小学数学的探究
[摘要]基于单元视角整合课程,通过“三单”的设计与实施,使原有的师生一问一答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迈进,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的反思性学习,促使课堂转型,实现学生能动学习。  [关键词]课堂转型;单元视角;小学数学;三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7-0030-02  教学中存在一些现象:单元学习碎片化,教师过于精讲一课,没有立
[摘 要]以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一课为例,在教学中选用简单素材,从低起点开始,让每个学生都有数学思考的空间,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促进思维发展。  [关键词]苏教版;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学素材;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2-0029-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學活动中,
[摘 要]多种多样的教学辅助手段,能为学生创设让数引形、以形化数教学情境,成功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教学为例,教师通过课前预习、探究验算、专项训练、课堂总结四个环节,从不同维度展开教学,突出了利用数形结合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让数引形;以形化数;笔算乘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8-
[摘 要]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占据核心位置。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为例,从深度学习的视角下考量计算教学,用单一主题的深度覆盖来实现计算教学的新突破。  [关键词]计算教学;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8-0070-02  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进位”这个核心概念
目前,大多數的小学数学教师对课本中思考题的教学常采用灌输的方式,更有甚者认为思考题不属于教学和考试的范围内,而把它隔绝在教学内容之外。在这种状态下,思考题变得零碎而随意,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策略,不但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把学生解数学思考题的兴趣和创造性都扼杀了。长此以往,学生对课本上的思考题往往熟视无睹,连脑筋都懒得动了。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会造成他们的思维肤浅、缺乏深度,甚至造成了思
[摘 要]基于儿童理解的数学教学,在儿童的天性和数学学科本质之间架构起一座桥梁。以“小数的意义”教学为例,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表征数学本质,丰富儿童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真正实现“数学必须成为儿童经验的一部分”。  [关键词]数学本质;数学理解;个性表征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1-0015-03  一次试教结束后,我正在为课堂
[摘 要]平移和旋转这部分知识,旨在通过生活情境来指导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将“动”与“静”的特点融入教学中,借助“淘气的圆片”设计生活化数学情境,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符号、肢体动作、思维想象、逻辑语言等形式来建构具有动静结合特点的数学模型,对学生的数学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兴趣的激发有重大帮助。  [关键词]平移和旋转;动静结合;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核心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命脉。核心问题能够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能够激活儿童的数学思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核心问题,可以在新旧知识链接处设置,可以在知识本质处设置,可以在知识整合处设置,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思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呈现层次性和连贯性。  [关键词]核心问题;数学教学;命脉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