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主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yingp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中心,以学生个性差异为基础,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条件,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实践操作,在“活动”中自主学习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一语道出了到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做中解决,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得到进一步的培养,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身心沉浸在自主探索的情趣之中。
  如实践活动,拿一个圆柱形杯子,量一量它的底面积和高。如何测量直径呢?给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从中发现规律,在参与中获得知识。有的学生用线绕杯子一圈,量出线条长度,再求直径;有的学生把杯子底面临摹于纸上,画出这个圆的直径;有的学生将杯子在纸上滚一周,画出侧面展开图,量出底面周长,再求直径……给学生创造机会,促使学生调动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动手中创新,在活动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喜悦。让学生在实践性的活动中去摸索、感悟、体验更多新的知识点,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展示自我的殿堂,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巧用练习,在“情趣”中自主学习
  数学练习不仅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工具,也不仅仅是促进学生掌握发展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载体。教师应充分挖掘,利用练习这一载体,遵循整体性、循序渐进、面向全体新颖性原则,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新颖的解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关注每个新知的获取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练习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环节,在设计练习时,要多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有思考价值的习题,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如,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设计这样一道习题:把含糖30%的糖水60千克改制成含糖40%的糖水,怎么办?这是个灵活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先让学生明白提高浓度的途径有:加糖;加浓度更大的糖水;使糖水中的浓度变少(蒸发水)。由此可得出问题:需加糖多少?需加浓度多大的糖水,加多少?需蒸发多少水?从而使问题的思路明朗化,培养学生活用知识解题和周密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生常常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开放性练习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了机会,它使学生由积极的等待条件发展为主动的获取条件,进而创性学习,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質疑问难,在“疑问”中自主学习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可见,问是知之始,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好奇、好问、好表现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意志,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善问、乐问。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在小结过程中我让学生互相提问题,考考对方,不少学生积极发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学生所提问题都被其他同学答出。有的学生进一步提问,能不能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这些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大胆猜想、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分组交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理解,这样课内外相结合,能够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辨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使学生想探索、能探索,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学生能提问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善待学生的质疑,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诱发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自发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四、小组合作,在“讨论”中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作用。在教学中,加强合作讨论,创设交流、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把自己的所得、所获、所疑说出,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如,在教学“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问题情境,适时地引进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换分母”的策略后,教师提出建议:把1/2的分母化成2——30,分子不变的分数,看哪些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比一比哪组同学做得又快又好。学生面对二三十个数据,又要很快得出结论,迫切地需要合作,探索解决问题,学生得出分母为2、4、5、8、10、16、20……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为3、6、7、9、11.12、13……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再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仔细观察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母,你还有什么发现?将这些分数分母分解质因数,观察对比后可发现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再次交流。学生通过互相启发,互相讨论,互相交流,人人自主参与学习,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只有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平等参与的机会,学生才有可能在自主探索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总结、学会应用,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问题摆出来,疑难攻下来。“主动、探索、合作”是我国新一轮教学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合作对探究过程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更离不开同伴的提醒和帮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无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式。
  《数学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观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自主学习”走进课堂,夯实学生们终生受益的基础,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案例名称:《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练习组装滑轮组和学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通过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进一步了解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找出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方法,认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增强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这个实验从组装滑轮组到测出各个物
目的 探究小檗碱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激素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PCO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
在高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优势、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教学内容,已引起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的革命,成为高科技条件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于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事半功倍之效。在体育教学中,电教手段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体育知识技能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
一次,有趣的活动课,至今还让我历历在目,受益匪浅。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了,活动老师慢慢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还没等楊老师说完,我们便欢呼雀跃起来,过了会,杨老师慢条斯理地说:“今天我们的游戏是十八个乒乓球,6个KFC全家桶,比赛规则: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两人,九个乒乓球,3个KFC全家桶和一些小吸管,第一个人用吸管把1号桶里的乒乓球吹到2号桶,第二个人把刚才第一个人吸到
目的 分析持续性宫颈炎行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66例本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持续性宫颈炎开展本次研究,对患者进行编号,以单双号为依据,分为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