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彝族自治县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a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峨边彝族自治县属于四川边远地区,属于四川省重点贫困县,在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农村地区音乐教育水平落后于城市地区水平。文章通过阐述峨边地区音乐教育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现状;建议
  一、峨边的教学现状
  峨边彝族自治县隶属于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小凉山区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群山耸峙,山峦重叠,沟壑纵横、高差悬殊,从成都到峨边自驾需要4-5个小时,虽然时间不算长,但是因为山路崎岖盘绕,路途并不顺畅。受交通条件的制约,经济相对闭塞。我是2015年9月作为四川师范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峨边分队的一员来到峨边彝族自治县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在这里,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教育水平都和成都市区的学校存在一定的差异。音乐课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开设时间较少、民族融合等因素制约了教学的质量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虽然峨边彝族自治县是国家重点贫困县,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教学设备和器材方面国家能给予大力扶持,教学设备和设施相对齐全。我所在的县街小学,是当地最好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共31个班级,音乐教室两个,多媒体设备两套,多功能识谱教具一套,钢琴三台,电吉他四个,电贝司两个,音乐器材多个。除钢琴和多媒体设备在使用之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都处于闲置状态。
  在峨边县支教的过程中,通过走访交流发现在应试教育面前,音乐是不纳入学期末和小升初的学科,家长普遍认为学好文化知识,学好升学考试的科目才是王道,学习音乐反而成为负担。只有在高中阶段文化课成绩无法支撑学生考入本科院校,家长才会退而求其次让学生以集训的方式进行音乐的培训以求考入本科院校。在我所教的4-6年级六百多个学生中,只有两位学生会简单的钢琴弹奏。在学校里,领导只看重升学率,没有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普遍认为音乐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音乐课程的教学任何人都可以胜任。关于学生识谱的问题,通过课内外的了解发现农村的小学生100%不识简谱,更不用说是五线谱,而在城市中此人数比例仅占4%,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忽视音乐教育,也必将导致学生音乐素养的缺陷以及农村专业音乐人才的缺失。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不足使音乐课的教学陷入“教师带,学生跟”的尴尬,逐步演变成“为唱而教,为教而学”的唱歌课。随着网络多媒体的普及,学生可以自主在网上模唱一些流行歌曲。教师与课堂不是唯一学习唱歌的途径,学生也丧失对音乐课的兴趣。长此以往,将陷入一个泥潭。通过一年的支教,我还发现,虽然峨边是彝族自治县,也存在当地的汉族人和彝族人的相互歧视,或是敬而远之,并没有相对的融合,所以在文化上相互的认同感也就不是那么的强烈。县街小学是峨彝族自治县最好的小学,相对师资力量和生源都是当地最好的。县街小学全校共90位,老师彝族教师仅有4位,彝族学生在2013年之前在学校的比例很少,5%不到,在2015年达到20%。就是这样的一个比例增长,很多班主任都反映管理工作受到了一些阻碍。因此看来,这样的社会环境并不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
  在偏远农村地区小学如何打破这种僵局,提高学生音乐素质,我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二、加强教师的学习培训和交流
  音乐教师专业知识的缺失是影响偏远地区音乐教学的主要原因。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在农村以及偏远地区,音乐课得不到相关领导的重视,音乐教师大多数由其他课程的教师兼任,无法按质保量的完成课标要求,相关的音乐活动也无法开展,领导看不到音乐带给学生心理上的变化,更加得不到重视,长期以往,陷入死循环。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有些资料可以在网上搜罗,但是毕竟只是皮毛,不是系统专业的培训。音乐教师没有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教学观念陈旧,不培训不交流就无法跟上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和脚步,所以有必要提供必要的学习交流培训的机会。
  峨边又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提出弘扬民族文化,挖掘本文文化的大背景下,更应该将于彝族本土音乐文化带进课堂,深入教学和普及,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这也是传承民族音乐最好的途径。在培训老师的过程中,应加强教师民族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的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音乐教师应改变对音樂教学和民族音乐的态度,认真对待教学,将教学看成是一项事业,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渗透到教学的环节中。
  三、壮大音乐教师的队伍,增添新鲜血液
  在我所支教的峨边县街小学中,1-6年级共31个班仅有一位正式编制的音乐老师—肖老师。肖老师同时还担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职位,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要组织少先队的相关活动。每年学校的六一儿童每个年级至少要表演一个节目,小学生没有自主能力,节目的构思和编排以及指导排练都需要肖老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亲力亲为。肖老师在每一学年的下学期中,很多时候都处于加班状态,疲惫不堪。目前(2016年9月)峨边县街小学无一位正式的音乐老师,从区乡借调了一位兼职老师。据了解,在这次借调中,县教育局把条件设定的非常严格,使原本是音乐专业毕业的乡村教师(仅1名)因工作年限不足无法到合适的岗位工作。像峨边县艺体教师配备严重不足的这种情况,应吸收新鲜血液,带来新的知识和技能,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四、优化课程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我们处于网络信息化时代,很多资料只要百度一下,就可以知道个大概。现在的小学生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心理早熟,觉得课表上的歌曲土、俗、幼稚、旋律不好听,排斥学习课本上的歌曲,他们喜欢流行音乐、韩国组合。所以在音乐课上想顺利的引导他们进入状态,必须合理的安排课堂内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民族音乐并不十分排斥,只要合理的引导和渗透,学生还是能接受。学生因为不了解所以不喜欢,反而越了解越喜欢,越喜欢越愿意了解。根据学生的情况,我按照课标要求,将音乐课分为听和唱两种课程内容。在聆听欣赏课时,我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和他们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再加以引导和评价,增强他们的信心。交响乐听不懂,那我就先带领学生听一些经过改变过的民族歌曲,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我们民族的优秀的文化。我在每次上课之前会精心挑选一首民族的歌曲或是经过改编过后年代歌曲的视频让他们欣赏,慢慢的灌输。在给六年级的学生讲《茉莉花》时,我特意将《图兰朵》给学生做以详细介绍,让他们知道,我们在追求向往外国文化和音乐的时候,外国人却运用我们民族音乐的素材创造歌曲,汲取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民族音乐也是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还让学生聆听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让其了解地域文化的差异,领略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这一节课他们听的津津有味。
  五、建立校本课程,创设民族校园文化环境
  在彝族地区,学生本身对于民族文化多多少少还是有了解的,学习起来相对于其他地区的要方便的多,如果本地区的人都没有传承和学习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那民族文化着实无法顺利的保存。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多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多创设学习的环境,可以带领学生实地采风,可以多邀请艺术家走进校园,可以多举办民歌比赛等等活动,创设文化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
  另外,当地相关部门还可以整理收集当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料,编写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逐渐推广。
  结语:
  峨边彝族自治县县街小学的音乐教学基础差,确实存在不少困难,但是音乐素质教育也不容忽视,应引起教育主管部及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希望社会、学校共同携手,共同努力,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当地的音乐教育有一个较大的改观。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提问环节、教学手段、教学有效性以及教师专业知识四个方面对对外汉语课堂中副词“才”和“就”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从案例分析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完善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学;“副词“才”和“就”;教师  一、案例简介(来源于主讲教师原材料)  (一)学情分析  (1)教学内容:语法“副词就与才”;  (2)教学对象:初级后期留学生;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
期刊
【摘要】:谈及中国美术教育,鲁迅是绕不开的话题,中国美术教育模式的形成离不开鲁迅,鲁迅这位现实主义的学者用他开阔的胸襟和高瞻远瞩的视野将俄国等西方国家的美术学派介绍到中国,革新了中国艺术。他将现实主义精神融汇到美术之中,并迅速运用艺术各个方面,自此以后,运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现实的生活成为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举足轻重的部分。鲁迅先生倡导大众美术和现实主义精神,其美术思想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
期刊
【摘要】:主要从中职电气运用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践意义以及模块结构组成和模块教学法的实施等几个方面着手研究了电气运用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研究发现,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凸显出教学的特点和实用性,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对学生实施教学活动,以项目服务为基础,积极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推动模块化教学的长远发展。社会对电气运用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除了加强学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培养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中国本科高校课堂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代课热”、“手机族”、“大课化模式”……这些问题导致课堂秩序比较紊乱,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课堂质量、构建师生和谐关系、实施学生培养计划等理念产生一些不良影响。“生态课堂创建”理念的引进,创建生态课堂的有效措施,希望从根源上解决中国本科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本科高校;生态课堂;措施  一、生态课堂的内涵界定:  通过国内外对
期刊
【摘要】:2017年5月7日—10日,“海峡两岸暨港澳学校音乐教育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论坛以“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对接共赢”为主题,受到了音乐教育界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本次论坛聚集了来自海峡两岸近两百多名的音乐教育专家学者、一线音乐教师以及来自大陆、台湾、澳门等地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一起共商音乐教育的发展大计。论坛设置了教师论文报告会、研究生与本科生论文报告会、观摩支教地广东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教育新常态背景下,高中教育面临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从中学到大学过渡的重要阶段,在现代化社会中,高中生接触的事物更加多种多样,思想观念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较大,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具有更加强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针对新时期高中生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水平。  【关键词】:高中教育;德育
期刊
【摘要】: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中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素质不仅决定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建立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业务水平精良、学生爱戴、家长拥护的教师队伍对学校的发展尤其必要。  【关键词】:指导思想 政治教育 师德 专业文化 制度 反思 素质  教师队伍的科学发展,对于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的终极目标具有直接的影响。中职院校的发展要高
期刊
【摘要】: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普及,近年来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而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往往热衷于其中,他们使用网络浏览信息,发布信息,或互相交流,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这便要求我们大学的教育者们,尽自身的努力,加以引导,在网络时代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他们能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健康的成长,为国家做出贡献。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
期刊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与理论的不断发展,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教育资源  2016年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大战韩国围棋大师李世石,最终以4:1获胜。2017年再战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以3:0将围棋天才斩落马下。(Silver, Huang et al. 2016)围
期刊
【摘要】:高校党建工作肩负着党员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要保证,是培养新一代青年践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手段。在两学一做背景下,挖掘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整顿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主要从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发挥作用的党员队伍、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有充分有效的党支部活动保障条件等这五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