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气氛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从多角度论述了良好课堂气氛营造的方法,希望对于今后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课堂气氛;教学改革
  一、 引言
  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堂,应该充分重视如何培养良好的小学数学课堂气氛,保证孩子们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技巧,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数学素质和能力。只有积极构建轻松的课堂气氛,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这里结合相关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气氛的相关问题。
  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气氛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依然处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的范围内,在这种传统的教学影响下,学生尽管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接触并掌握较多的知识内容,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教学中没有得到丝毫体现,学生的学习处于完全的被动状态,这样所获得知识内容也容易被遗忘。长此以往,则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难以有效提升,则没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中,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不重视相应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内容,从而也就忽视了小学生的行为特征,这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整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难以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容易出现一定的厌烦情绪,自然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
  三、 良好课堂气氛营造的方法
  (一) 激励措施的合理应用
  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以及时的肯定,这将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不竭动力,能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构建良好的教学循环过程。传统的数学教学环节中,部分数学教师则忽视学生的鼓励作用,这自然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从整体来看,应重视口头语言上的积极评价,尽管这种方式较为容易实现,但往往在实际的教学课堂难以起到相应的效果。这里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别是小学生具有的“表现欲望旺盛”和“争强好斗”特点,选择学习“积分制度”。对于在数学课堂上回答正确的同学来说,则能够获得1分“数学积分”,即便回答错误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增加0.25个积分。在期中学习期间,进行相关的积分积累的盘点,如果积分能够实现40~50分,得到“软抄本”的小奖励;得到30~40积分的学生,获得高级橡皮的小奖励,并据此推出相关的评比标准。通过相应的激励制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信心,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
  (二) 教具、学具的适当应用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重视学生的独立个体的特质,应该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到学生所具备的学习潜能所在。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应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机械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向未知领域探索新事物,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养成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考虑到小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强,对于数学学习普遍存在一种陌生感、距离感,大部分同学不愿意接受相关课本上的枯燥无味的内容,对数学学习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这种在数学学习中的负面消极的情绪则不利于小学数学的知识教学学习。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随着各种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师活动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多。多媒体教学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广大数学教师应该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心理特质,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并经过实践进行不断的修整处理,以满足高效课堂构建的相关需求。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要学生具有课堂教学的浓厚兴趣,关注到相应的数学知识内容,方可以有效提升自我的数学素质能力。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他们在认知能力上的不同,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教具、学具充分应用,更好地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比如,在进行“加减法”相关教学活动中,从他们喜闻乐见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中的常见角色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课件中,数字个体则是通过“羊村”里面不同的羊的个数来表示,能够在动画中,让学生了解到,当“懒羊羊”走过来,就会造成草原上就“增加”了一只羊的结果,这就是加法的作用;同样,当“懒羊羊”回去吃饭的时候,从草原上走开时,草原上就“减少”了一只羊。面对这样的视频动画,小朋友更容易接受动画人物所代表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能更关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正是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将较为抽象以及难以弄懂的数学概念和知识转化为直观浅显的“动画观赏”,将趣味性加入数学教学活动中,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具有较强的注意力。在课堂回答问题的环节,同学们也能主动积极地举手发言,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由此可见,正是通过积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才能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际的综合素质能力。
  四、 结语
  由此可见,通过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来看,应該充分重视数学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气氛的营造,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实现预期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通过广大教师的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一定会构建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各项要求。
  参考文献:
  [1]滕兴琴.寓教于乐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9.
  [2]吴新丽.探讨如何创建活泼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J].神州,2017(30).
  作者简介:
  闫玉芳,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广河县潘家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简单介绍了条件概率与贝叶斯公式的相关概念,并举例说明了教学不同难度层次的教学例题。  关键词:贝叶斯公式;教学;条件概率;先验概率;后验概率  概率与数理统计是一门难度较大的数学基础课,条件概率与贝叶斯公式是概率中学生遇到的第一个难点,条件概率学的好不好透不透是概率论能否能够顺利入门的一个要点所在,如果能有一些合适的由浅入深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作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
摘要: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它是在一般知觉能力的基础上,当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达到一定水平时产生的高级知觉活动能力。它不只是单纯知觉问题,而是包含着理解、思考,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人的多种感知觉的综合。作为学生,观察力主要运用到课堂上即是观察课堂和了解知识,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即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观察力;教学任务;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塑造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基于此,本文中分析创设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措施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侧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数学思维及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拉近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通过塑造有效问题情境,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 提高問题情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统一与和谐、简单与深远和新奇与雅致等方面的审美评价来体现元素周期律的美学价值 ,并阐明科学美不仅体现在人们欣赏一个成功的科学理论之时 ,而且体现在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育不断加深,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要追求的目标。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是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主要地方,但是这样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场所,所以,怎样把“传道”的场所引入创新,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学生数学类学科学习的基础,培养创新性思维更加重要,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各种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当前素质
摘要:在众多求函数的值域问题中,有一类函数形如y=logm(ax2 bx c),这类函数若从复合函数的角度来看,则可看成是由对数函数y=logmu和二次函数u=ax2 bx c复合而成。对于这类函数,常见考察的题型有求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值域、函数的单调区间等,本文具体探讨了四种情况。  关键词:复合函数;值域;二次函数;对数函数  一、 引言  在众多求函数的值域问题中,有一类函数形如y=log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然而社会对优质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使得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创新成为一项紧迫且重要的事情。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能够为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开辟全新的路径,然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是数学教学的一次尝试,融合过程存在问题,而这无疑会影响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影响高中数学教学良性发展。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
人们的交际大体上有两类,即私务交际和公务交际。现代秘书,由于所处的位置特殊,他们既不可能是整天与文字打交道的纯秀才型人物,也不可能是随从领导奔前跑后的纯服务型人物,
所谓编辑的“加减法”,不过是编辑加工处理稿件方法的直观形象说法。稿件经加工处理后,其结果无非是两种:一种是稿件的内容、篇幅等减少了;一种是稿件的内容、篇幅等增加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