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创新实践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得到新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学生生活造成较大改变,对中职德育教育造成一定冲击。需正确处理互联网发展及中职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中职德育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创新
  中职院校为社会输送专项性人才,以提高学校实际就業率。但是,重视学生技能培训的同时,易忽略学生自身德育的教育,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给予德育教育充分的重视,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持,提高中职德育教育的质量及效率。互联网背景下,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化,而如何应对这一转变是中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难题,学生接受事物的渠道复杂,信息筛选的能力不足以应对,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大有裨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1“互联网+”时代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德育教育没有引起中职院校的重视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中职院校的首要工作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应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忽略了德育教育,普遍认为德育教育在教学中不重要。然而,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德育教育愈发突显其重要性,互联网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了,键盘侠躲在屏幕后面出口伤人,造成了一股很不好的社会风气。为促进学生更好发展,需中职院校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学生以正确的思想观念为指导,将来更好的发展。若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容易导致学生对的教学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对学生灌输德育内容,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质量及效率大打折扣,学生未重视德育教育,恶性循环下的教学工作很难起到作用。
  1.2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按照课本讲解,缺乏趣味性,上课模式死板、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不能带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受到固化思维的影响,不能再课堂上充分的发散思维。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教师占据课堂的指导地位,学生成立课堂的旁观者,被动的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互联网时代没有创新的教学模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单一的教学手段,枯燥的教学内容,死板的教学方法等,整节课堂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学生呈现一种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状态。
  1.3德育教育课程缺乏标准化
  单纯的依靠理论知识为学生讲授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缺乏联系,导致现实与理论知识脱节。德育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理论知识较为晦涩难懂,互联网时代下,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本上的内容照搬照抄到多媒体上,教学内容与实践依旧脱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而且德育教育缺乏标准化,普通高中与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存在差异性,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的内容都有所不同,中职院校的部分教师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2“互联网+”时代的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创新实践
  2.1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
  德育教育在中职院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引起中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依赖性思维,改进教学的方式。教学以德育教育为教学的核心,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活动,加以辅助教学,使得中职院校形成善的德育教育教学体系。德育教育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开办心理咨询活动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疏导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育知识本身理论性较强,知识点琐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且易产生厌倦心理。为达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质量,教师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互联网技术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微课等方式,将广泛的德育教育案例融入到课堂中,以多媒体视频播放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出发,多采用和学生生活相近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使其可以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师生之间多沟通交流,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德育知识学习中去。
  2.3加强学生德育教育,丰富学生生活
  中职院校加强学生德育教育,除了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外,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的知识与实际的案例相结合,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学校还可以定期的组织实践活动,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在实践中运用学习的技能,让学生充分的利用自身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学生在上学期间,加以社会实践的锻炼,使得学生有面对工作中各种挑战的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中职院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教师需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加深德育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工作难度,严谨的工作态度、新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并不断在教学工作中,总结教学的经验。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旁引导学生,以实践活动为教学的载体,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李银生.分析互联网发展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师的角色定位[J].好家长,2018(5):32-32.
  [2]李杨.中职学校网络德育工作模式创新实践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1):148-149.
  [3]陈丽娟.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中职学校德育创新——以湛江机电学校为例[J].广东教育:职教,2018(1):73-74.
  作者简介
  张银辉(1884.12.02—),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慈溪;学历:本科;单位:慈溪技师学院;职称:二级。
其他文献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孩子,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那么班主任如何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爱呢?我在担任班主任的时候,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了这一经验:微笑,是传递爱最好的桥梁。  一、笑一笑,多一份鼓励  “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加上些激励性的语言,是给予
期刊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由于其有着独特的优势,在社会各领域中得以广泛使用,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在大专院校管理中的应用而言,为大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创造了有力条件。基于网络环境下,大专院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需注重网络所产生的影响,并充分发挥网络的既有作用。本文紧紧围绕着大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就网络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
期刊
摘 要:教育过程总是有太多的人为干预,教育效果却往往令人大跌眼镜。如何做到四两拨千斤,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不如汲取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关键词:班级管理;无为而治  班级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又繁琐的工程,也是一件非常讲究工作艺术的技术活。很多时候,我们勤勤恳恳的无私的付出,往往却是事倍功半,甚至越是费心费力,越是适得其反。我们不如汲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智慧,解放思想,解放学生,也解放自己。  1顺其自然
期刊
众所周知,一个学校的学风、校风的好坏和班级管理的到位与否直接相关。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项,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要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我们要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上要增添艺术性,跟上时代的要求,才能胜任教育所负于我们教师的职责。  教育离不开批评,批评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是良药,用不好,既伤了学生又伤了自己,小时候怕被老师批评,如今当了老师也怕批评。作为班
期刊
这是一个文明向上的班集体,同学们热爱祖国,追求进步;这是一个热爱学习的班集体,同学们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班集体,同学们扶贫救困,用爱打动着每一个角落;这是一个团结友爱、富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同学们互谅互爱、互帮互助。这54个年轻的生命,54颗火热跳动的心,共同的信念使他们凝聚在一起!面对成绩,他们不骄不躁;面对挫折,他们勇敢前进;面对过去,他们问心无愧;面对未来,他们充满信心!有这
期刊
要: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一步发展,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必备的基本素养。然而对于一些乡村小学来说,学生的养成教育还是一块短板,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任重而道远。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深入研究如何优化小学生养成教育策略,从而保证学生形成健全人格,高尚情操,为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育;养成教育;教育策略;途径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未来几年农村工作的总体方向。但是要助力这一战略的实施,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无职党员这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发挥他们在脱贫攻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规民约、乡村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当前农村无职党员的积极性和潜能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甚至很多地方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没有得到较好的重视,导致很多农村无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需要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和特征,确立长效机制运行的目标体系,优化理论教育、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和舆论引导等机制运行路径,创新理论灌输、实践育人、人文关怀、信息传播等机制运行模式,整合职业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资源、力量和内容,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和良性循环。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摘 要:当前,中学生的文学基础较为不足,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号召,中学语文教学中应适当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用理论思想指导实践,从而帮助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文本就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方式稍作研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学语文;教学;渗透  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号召,中学语文教学中应适当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学生们可以根据
期刊
摘 要:当一名好教师难,而当一名好班主任更难,这是很多担任过小学班主任老师的切身感受。当好班主任这么难,然而却有人深有感触:“当教师就要当班主任.”这是为什么呢?  关键词:班主任;“孩子王”;班级管理  小学教师人称“孩子王”,小学班主任更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当一名好教师难,而当一名好班主任更难,这是很多担任过小学班主任老师的切身感受。当好班主任这么难,然而却有人深有感触:“当教师就要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