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践一:龙水头村的13年

来源 :商界·中国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su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于轼创办的“龙水头村民互助基金”具有尤努斯乡村银行的特征。13年来,从最初的500元家底发展到如今的130万元,茅于轼的实践见证了中国民间小额贷款的艰辛历程,也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这是一个公布在网上的山西某民间扶贫捐助组织的联系办法:“北京三里河南沙沟×号,电话:(010)6852××××。”一个已经持续了13年的项目迄今为止收到的近130万款项,几乎都和这个联系办法有关。
  事实上,这只是山西临县湍水头镇龙水头村的民办小额贷款扶贫项目的一部分。项目直接承办人、这个村的民办教师雒玉鳌还记得,1993年9月,一个叫茅于轼的人将个人现金500元和管理的想法一同托付给了自己,民办小额贷款基金会(以下简称互助基金)就此登场。在成功运作了8年之后,互助基金又被推广到了湍水头村和小寨上村,以统一的运作模式、统一的管理制度、统一的领导,分别实施小额贷款的发放和回收业务,使有限的资金滚动利用。
  
  现在,互助基金已经从国内众多的小额贷款机构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很多媒体关注的对象,除了因为茅于轼的影响力以外,还因为它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特色。
  比如,它跟孟加拉的乡村银行一样,专门服务于贫困人群,不针对中小企业,用于治病和求学的贷款不收利息;比如,它是极少数在国内采取“又存又贷”的小额贷款组织之一,为了不踩政策的“红线”,以高达6名的利息和茅于轼的影响力向社会上的仁人志士“引资”;比如,为了使资金滚动起来,该基金在扶贫的基础上增加了月息为1名的“付息基金”用于发展生产……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未来我国对于民间金融有所开放的话,该模式将为民间小额贷款的发展提供最为宝贵的蓝本。
  
  贷款不白借:用劳动脱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互助基金一开始运作,茅于轼就制定了严格的章程。
  章程规定,基金有两种用途:“扶贫基金”用于治病、治伤及求学,可贷款一年,不收利息,期满只须还本金;“付息基金”用于生产,如买化肥、经商、出门打工等,可借款6个月,要收息。
  一开始,村民不敢到基金贷款,觉得没什么可以抵押。茅于轼叫雒玉鳌告诉大家,贷款给你们是对你们的信任,你们借了钱去生产,赚回来再还给基金。基金就这样逐渐为村民所接受,负责发放贷款的雒玉鳌家也从门可罗雀到外村人都赶来排队贷款。截至2003年8月31日,该项目已经滚动服务当地村民1415次,累计利用扶贫基金125.9万元。村民的还款情况也非常良好,还贷率达到95%。
  目前,互助基金所收利息是月息1%,已经远远高出当前的国家银行利率。茅于轼说:“1%的月息是利率最高的那几年定下的,为了方便计算,村民不糊涂,放贷的人也容易操作。通货膨胀率高达25%的时候,这个利率也没变。”
  村民的借款手续很简单,只要茅于轼委托的村民3人小组两人以上同意,村民写张借条就可以借钱。治病借款必须出示医院证明,因上学而贷款者必须由管理人员至少两人调查核实后方可借款,每笔借款不得超过4000元,如果超过,借款户必须写申请,经茅于轼批准。
  在1995年以前,龙水头村关于借贷的情况,都是雒玉鳌通过书信汇报给茅于轼看的。茅于轼也通过书信指导基金的使用。茅于轼认为,基金帮助村民治病,其实也就是帮他们恢复劳动资本,而借给村民的“付息基金”,更是让欠债者琢磨着该干点事儿。
  现在,龙水头村民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力几乎全都常年外出打工,自立自强的人增多了,人们已经知道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贫穷的命运。
  茅于轼不断告诉村民,自然条件的落后不是最可怕的,怕的是闭塞的生活窒息了心灵。水龙头村学校的老师遵照他的嘱托,从没忘记教学生们说三句话:“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因为茅于轼说,要让学生们知道怎样与外面的世界打交道。
  
  资金来源:开放存款
  
  小额贷款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不短,但由于没有取得实质性成就,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直到今年尤努斯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个话题才开始在国内受到追捧。不过,研究过乡村银行模式的人都知道,如果没有许多国际组织的资助,该项目很难开展。在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同样受困于此。多年来,茅于轼都是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和6%的高利率向亲友、国内外机构“化缘”。
  目前,互助基金的资金来源分为扶贫基金(出资人不收利息)和付息基金(出资人收取部分利息)两部分。不论哪种性质的基金,所有权都属于出资者本人。出资者如果想抽回贷款,也可以及时办理退资手续。
  但遗憾的是,其间本来也有一些国际扶贫机构向茅于轼表达了愿意合作投资的意向,但因受限于中国的金融政策,基金会一直没能接受国际扶贫机构的投资。
  残酷的现实让茅于轼及互助基金的管理人员意识到,基金要持续运作下去,吸收农民存款必不可少。为鼓励农民存钱,一开始利率很高(6%),后来,为降低运营成本降到3%,但这并没有影响农民们存款的热情,原因在于他们多年来和互助基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3年来,龙水头村民都知道“遥远的、神通广大的”茅老不断地给雒玉鳌写信。信里有时指导基金会的工作,有时告诉大家一些像女孩子为什么应该读书这样的“新说法”,有时他还会给村学校的孩子们寄小报和各种参考资料。
  茅于轼的每封信,龙水头村民识字的自己看,不识字的由雒玉鳌念给他们听。“文明、信用、管理、平等”这些字眼就这样渗透进了这个偏僻的山村。当中国的银行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坏账的困扰时,在龙水头村,人们却恪守信用,实践着十分简单的借贷。
  
  管理:中国式经验
  
  虽然对于尤努斯非常推崇,但在降低贷款风险方面,茅于轼却没有照搬“五人小组”制度,而是采用了一些“中国式”方法。比如,针对中国人好面子的特点,如果谁不还钱就向外公布等,一样“很管用”。
  而在互助基金管理的细节方面,茅于轼也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流程。比如,暂时不用的基金必须存入银行以保安全;借款到期后,由管理小组成员实施“提醒服务”,提前一周通知借款户并及时办理借款回收业务,以保证基金的滚动利用;每季度由专人如实向村民公布扶贫基金的使用情况;管理小组成员必须严格遵守“三公”、“三不”的原则等。
  现在,水龙头村的村民也大都按着章程的规定行事,有借有还。基金出出进进几百笔款项,没出什么差错。曾经有两户人家暂时还不起贷款,村里就召开了村民会,由还不起钱的人跟大家说明原因,并请村民都来帮助他还,不足的部分,自己再想办法补齐。
  对于互助基金95%的还款率,茅于轼很自豪,因为国内300多个小额信贷机构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的并不多。不过,在现实操作中,互助基金的管理方面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贷款员私自收礼、放贷等。
  “幸好没有出现贪污,”茅于轼说,“如果出现了贪 污,那问题会非常严重。”现在,他和互助基金花了大量的力气致力于内部的整改,比如加强人员培训等,希望尽力消除管理中的违规行为。
  
  成果:扶贫的经济学发展
  
  
  
  在外界看来,互助基金首先传达给社会的信息是民间“扶贫”的发展,但为了保证基金会的正常运作,用于治病和上学的借款,一般会控制在总基金的1/3以下。不过,在保证基金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多余部分利息会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资助贫困学生。截至2003年,互助基金就帮助了学生40多名。同时,基金会还利用结余利息,从2003年7月起增加了“教育扶贫”项目用来补助低工资教师,并实行每年两次的评比奖励。
  不过,现实的压力还是让茅于轼觉得互助基金始终要走上盈利的道路,而尤努斯的成功更加印证了他的观点——扶贫应该转化成一种生产力,而不是消耗。要让利润持续地滚动起来,为社会服务。
  2003年,互助基金在贷出的1144笔生产款项中,效益显著。其中,1/10为养殖借款,其经济效益大都为投入的2~5倍;U5为养车户(主要是三轮、四轮),每天的收入在100~200元;1/2为打工户,打工户的收入至少每天可以达20元(小工),多的可达50~60元(大工):UIO为开办小型矿场和加工厂,也可以得到较高的收益;还有1/10为经商借款,包括经营小商铺、小饭馆、流动售货摊等一些小规模的商业活动,从而获得一些稳定的经济收入。
  总之,利用这些有限的资金,互助基金实行滚动利用、循环扶助的办法,使村民在享受到扶贫基金帮助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自身脱贫致富的信心和稳步创收的决心。
  
  等待:合法身份
  
  据悉,在互助基金成功运作了7年之后,前山西省省长孙文盛、临县县长薛万民还投了钱,分到龙水头的政府扶贫资金也进了基金,这都表明政府和老百姓对互助基金的认可。但在现有政策层面上,它仍然属于“非法集资”,在限停的范围。
  互助基金在开始向农民吸收存款时,中国人民银行临县支行就下发文件,宣布该基金为“违法集资”,将予以取缔。茅于轼本人也被扣上了“乱集资、乱办金融业务、擅自设立基金会”的帽子。央行在1999年的相关批文里指出,“一切个人或单位未经批准经营小额信贷都属非法。”
  而促使茅于轼加快考虑使基金获得合法身份的,是一份由光彩集团签署的5万元投资捐助协议。为了让这笔钱尽快进入基金发挥作用,他必须给基金找一个合法身份,否则就等于放弃了这笔钱。雒玉鳖拖着有残疾的腿四处奔波,镇里的、县里的领导也都帮忙,但答案是“不符合有关规定,基金无法注册”。
  茅于轼没有放弃,1999年年底,在人们都盼望着新千年到来的时候,他写信给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进行咨询,然后又打电话给中华慈善总会、统战部,事情终于有了眉目。现在互助基金挂在“龙水头扶贫协会”之下,终于有了一个名份。
  但“现在他们仍然不让我们挂牌,”雒玉鳌说,“地方民政局说,根据2004年颁布的《基金法》,龙水头基金目前130万元的规模达不到注册要求,他们不承认。”
  为此,茅于轼又开始了在北京的奔波,“希望国家能够放开政策,让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持续发展下去。”
  现在,年迈的茅于轼正慢慢地从他创办的互助基金退出,并将其转交给他开办的慈善学校代为管理。虽然13年来互助基金连个图章都没有,但茅于轼坚定不移地相信他的实践没有错。他说:“我们现在是扶贫性质,所以社会上还是一片叫好声。但哪怕与扶贫毫无关系,单从经济方面讲,这件事也有3大好处:一是老百姓能借到钱;二是投资者通过利息能赚钱:三是投资者要交所得税,国家能收到钱。”
  “如果这条路可行、能赚钱,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做,这样受益的最终是老百姓。”茅于轼谈起这个话题时显出一丝激动。他和他的助手正在做关于小额贷款研究的课题。“我希望,我们能为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出一些力。”
其他文献
1981年  一个伟大的企业诞生于南粤惠州。李东生带领下的TCL依靠5000元贷款起家,在经历20多年的发展,曾创下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985年  成立TCL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进入电话机行业;    1992年  TCL投资两千万元进军彩电行业    1999年3月  成立TCL移动通信公司    2001年  TCL王牌彩电跃升到全国彩电第一品牌;    2003年  TCL实现手机销
期刊
会合理规划时间是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基本素质。“从鸡叫忙到鬼叫”并不能说明企业家的优秀。事实上。一年里只需要5个月的时间,做一个优秀管理者足矣。  如何判断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有一种看法,当他离开1个星期,公司运作一如既往;当他离开公司3个星期时,公司运作基本正常;当他离开3个月时,可以通过遥控支撑公司的发展;当他离开更长时间时,公司发展严重受挫,这样的老总才称得上“优秀”。  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1个
期刊
康熙大帝都对选择接班人的问题头疼不已,企业CEO的更迭也一样。事关重大,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尽早规划,精心培养,这样基业传承方能永固。      CEO继任计划又称接班人计划,是通过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流程来识别、评估、培养和发展组织内外有潜力的人才,确定核心领导岗位的连续性,保证企业核心能力和战略方向的稳定。    CEO继任模型    企业千差万别,人才需求也各不相同,但是,成功毕竟有规律可循,
期刊
雇佣品牌与商业品牌一样重要    如果公司现有员工工作得非常愉快,公司作为一个好雇主的名声自然就会口碑相传,吸引更多更优人才的加盟。所以,要吸引人才到本公司来,最重要的是把公司的现有人才用好,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能够发挥自己特长、挖掘自己潜力的环境。  公司作为雇主的优势,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雇佣品牌的概念。一个公司的雇佣品牌往往与商业品牌是一致的。例如:在中国,IBM、GE、SHELL公司有很
期刊
继三九赵新先、华源周玉成之后,曾在资本市场出尽风头的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也陷入全面资金危机之中。郭家学坦承自己的失误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东盛集团在过去选择了规模优先而忽略了效益,不断靠各种并购来壮大自身;另一方面,在主营业务上,东盛集团曾经选择定位于西药和OTC,但事实上,包括东盛在内的国内众多医药企业在西药方面的研发都不具备优势。    郭家学认为,自己在战略上的失误导致东盛集团在收购了30多
期刊
日本《日经BP》2006年11月12日  在中国消费者的心中,日本企业的品牌号召力与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相比,低到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很多日资厂商未能充分发挥包括中国技术人员在内的白领阶层的作用。中国人在日资企业里呆不长。以至于一个在日资企业工作3年的中国人,就会被称为“老员工”。  为什么不能启用中国人担当重任?这一问题的答案在于日本企业的文化,某位就职于中国的日本
期刊
我们向传统的银行体系挑战。他们说不能借钱给穷人,因为穷人不会还钱。我们却创立了一套向穷人贷款的银行系统,并且证明,这套系统在商业上是可行的,也是可持续的。      穷人银行的由来  1974——加拉大饥荒  这次严重的饥荒促使尤努斯开始寻找解决饥饿与贫困的对策。    我永远记得那个噩梦,瘦骨嶙峋的人们出现在首都达卡。很快,这些小股的人流就变成了一场洪水。饥饿的人们涌遍全城。他们一动不动地坐在那
期刊
1983年,33岁的郑俊怀被任命为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伊利前身)厂长;  1985年,41岁的倪润峰被任命为长虹机器厂厂长。  两位年富力强的“国企一代”,凭借独特的管理理念、锐利的营销手段、准确的市场定位等逐步积累优势,将自己统帅的企业分别打造成为了中国乳品行业、中国家电行业的“领跑者”。  成功是一面旗帜,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在这些“改革先锋”的一路凯歌中,接班人这样敏感的问题似乎
期刊
虽然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情结,但“穷人银行”如是一家趋利避寄害的商业机构,有着清晰的赢利逻辑与风险防范体系。    尤努斯博士因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声名鹊起。但我们应当看到,他并不是慈善家,而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与金融家。他用自己的企业家精神及金融运作天赋证明:不需要慈善,也不需要政府养活,穷人完全可以借助市场的分工合作体系所形成的适当的金融服务,摆脱贫穷。  尤努斯的小额贷款已经帮助了630万
期刊
从去年开始,央行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7家公司进行新一轮的小额贷款试点。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试验的成败,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开放和企业未来资金流向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死的多,活的少,剩下几个好不了。”这句话,深刻概括了十几年来中国小额贷款机构的生存现状。  目前,在中国的小额贷款机构超过了300家以上,但除了10多家能正常运转外,其余大都死亡或奄奄一息。分析其中原因不难发现,这些小额贷款机构自身都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