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新课标要求,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即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去设法解决,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和可能性,现就对求物体空心部分的体积归纳两种解法——假设法、图象法。
例题 一个14千克的铸铁球,体积是2.2分米,问该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空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ρ铸铁=7.0×10铸铁千克/米3)
一、 假设法
分析判断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问题,一般思路是先设球为实心,然后通过计算质量(体积或密度),并与题目中所给的质量(体积或密度)进行比较,便可作出判断,由于题中要进一步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大小,所以用“体积法”较为简便。
二、 图象法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在公式m=ρV中,当ρ一定时,m与V成正比,在图象1中,直线L上的点(V,m)都满足m=ρV,满足m=ρV的点都在直线L上。
从第二种解法中可知,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中,只要明确不变的量,把其余的量看作变量,就可以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看作函数关系,利用函数图象,可以很直观、形象地将一些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 覃敬川)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例题 一个14千克的铸铁球,体积是2.2分米,问该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空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ρ铸铁=7.0×10铸铁千克/米3)
一、 假设法
分析判断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问题,一般思路是先设球为实心,然后通过计算质量(体积或密度),并与题目中所给的质量(体积或密度)进行比较,便可作出判断,由于题中要进一步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大小,所以用“体积法”较为简便。
二、 图象法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在公式m=ρV中,当ρ一定时,m与V成正比,在图象1中,直线L上的点(V,m)都满足m=ρV,满足m=ρV的点都在直线L上。
从第二种解法中可知,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中,只要明确不变的量,把其余的量看作变量,就可以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看作函数关系,利用函数图象,可以很直观、形象地将一些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 覃敬川)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