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式反抗:解构电影《挽歌》中的男性气质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aon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电影《挽歌》改编自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后期的经典之作《垂死的肉身》,主人公凯普什利用个人、文化和机构的资源来建构男性气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男性气质也逐渐被解构。
  关键词:《挽歌》;菲利普·罗斯;现代悲剧;男性气质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02
  0 引言
  《挽歌》由西班牙女导演伊莎贝尔·科赛特执导,于2008年上映。电影改编自美国著名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垂死的肉身》,这是其自《乳房》和《情欲教授》后描写大学教授生活的第三部虚构小说,也是他后期创作的代表作。菲利普·罗斯著作等身,获奖无数,曾荣膺美国全国图书奖、普利策小说奖、卡夫卡文学奖、福克纳小说奖等。罗斯以其一生笔耕不辍的写作经历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实现了对死亡的超越[1]。
  这部电影以纽约的艺术天堂曼哈顿为背景,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影片的基调缓慢而别有韵味,同时糅合错综复杂的情绪。主角凯普什是60多岁的文艺评论家兼高校教授,业余爱好音乐和摄影。在美国社会盛行“性解放”的20世纪60年代,他从一段亲密关系跳到另一段,却从未真正与任何人建立联系,包括他的肿瘤学家儿子肯尼斯。例外的是,他与同龄诗人乔治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而与独身的女商人也是曾經的学生卡罗琳则保持长达20余年的情人关系。当他在讲授文学课时,遇到漂亮、优雅、受过良好教育和充满异域风情的古巴女孩厄休拉,随即引诱了这位比自己小30岁左右的女学生。维持了一年半的恋情后,凯普什因为年龄焦虑,在这段关系中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当厄休拉邀请他参加她的毕业典礼,并计划向她的家人介绍这位男朋友时,凯普什下定决心终止这段恋情。
  这部电影的主题众说纷纭,观众心中凯普什的形象亦正亦邪。有些影评人认为,电影的主题是男教授和女学生之间的爱情,旨在表现“爱的热烈、人性深处对于美好的追求的渴望以及对于极致爱情的维护”[2]。还有批评家将主题与精神分析结合起来,认为这部电影反映了后现代人们的集体无意识与文化创伤,并称赞主人公凯普什“敢于打破常规,冲破旧传统”[3]。尽管影评人对主人公有着不同的观点,但却一致将标题“挽歌”解读为对他晚年的哀歌。本文采用拉兹·谢丽尔的“年龄完成”理论,从解构主义的角度分析电影所表现的男性气质。
  1 理论框架
  在社会学领域,谢丽尔提出了“年龄完成”的理论。她认为,就像种族和性别一样,年龄也是由社会建构的,而非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事实。我们不断地表现自己的年龄,并在行为和互动、信仰、言语和感受、社会政策中赋予年龄更广泛的意义。在该理论的关照下,年龄表现是通过个人、文化和制度资源实现的。更具体地说,个性化的资源包括身体和人际关系,文化资源指向父权文化提供的权威,制度资源指的是维持我们年龄意识的媒体、广告、教育、医学和宗教等。就老年而言,衰老不仅是一个“开启”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成熟的过程,需要根据新的生活阶段重新解构男性气质的话语[4]。
  苏珊·桑塔格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提出“老龄化的双重标准”假说。她指出,衰老对女性的影响比对男性要严重得多,而衰老的身体变化(如皱纹、灰白头发和皮肤下垂)对男性和女性社会身份评估的影响大不相同。因为父权社会下“理想的女性”应具有柔弱、无助和温顺的品质,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相比之下,男性气质与随着年龄增长、自主和自律发展起来的特征有关。相比之下,男性的性欲因智力、名声、金钱和权力而增强,所有这些都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强化。在这种情况下,衰老对男性而言并非大问题[5]。
  如果衰老基于性属认同存在双重标准,那么电影《挽歌》中的主人公——步入晚年的凯普什是如何利用社会资源来恢复男性气质的?他是反抗式的现代悲剧英雄吗?本文拟从解构主义的视角深入探讨上述问题。
  2 解构分析
  男性气质具有社会与文化建构性,是在众多权力关系中博弈而得到其存在合法性的,它不仅体现在性别之间的权力关系上,更加体现在性属之间的权力关系上[5]。在影片中,凯普什极力掩盖自己对年龄衰老的焦虑,甚至坚定地声称“衰老不是娘娘腔”“发际线没有任何改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对于衰老可能会减弱男性气质的担忧,因此他将身体和人际关系个性化,试图通过恢复男性气质来否认实际已较大的年龄。笔者认为电影主要通过重构男性与女性的关系、男性与其他男性的关系以及男性与他们自己的关系而建构主人公凯普什的男性气质。
  2.1 “欲望教授”与“洛丽塔”的恋情——男性气质的建构
  英文中有一个常用的日常表达“Act Your Age”,即做某个年龄段应该去做的事情,旨在指导他人和我们自己的行为频率,这证明年龄可以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方法。简言之,年龄永远不会在权力关系之外完成。因此,对于60多岁的凯普什来说,制度化的规范与社会伦理道德约束着他的行为,他更无法逃避命运给予的皱纹与松弛的皮肤,这是他个人的悲剧。在享乐主义盛行的年代,作为“迷惘的一代”,凯普什感悟到了现代世界的荒诞,这是社会的悲剧。他感受到失望、孤独与异化,但并没有沉沦于绝望中,而是做着自我拯救的不懈努力。在消费时代男性气质呈现多样化以及不稳定性,电视广告将能值的意指符码化从而生产出新的印合消费者显在或潜在的内心需求[6]。因此男人也非常在意自己身体的形象和理想中身体的形象,他们注重避免肥胖、松弛以及衰老。在剧中,凯普什总是衣着正装,打扮绅士,为了保持身材,他经常与同伴到高端俱乐部打网球。可以说60来岁的凯普什与海明威笔下“面容瘦削憔悴、脖颈刻满皱纹与褐斑”[7]的主角桑提亚哥的老人形象大相径庭。与日常出海捕鱼、喝不起咖啡与啤酒的桑提亚哥相比,凯普什在日常生活中则沉浸于高雅的艺术享受中,他听歌剧、读文学、玩摄影,并通过媒体向公众传播他独到而“权威”的文艺批评理论与鉴赏。   凯普什敏锐地洞察到年轻女学生对于自己的“知识崇拜”,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引导厄休拉走近并欣赏艺术,如戈雅的绘画、钢琴、歌剧,以及卡夫卡和莎士比亚的经典文学作品。厄休拉的“知识崇拜”更多的是对拥有知识的中上阶层身份与地位的渴望,她起初并没有对凯普什教授产生真正的爱情,而是有意识地易装为“洛丽塔”,不断地诱惑这位“欲望教授”。厄休拉的年轻、美丽、温婉和热情是女性气质的符号表现,她那双宛如戈雅画作中主人公的迷人双眼和高挑饱满的身材更让她增添了不少女性魅力,而她流露出的对文学的浪漫主义情怀更是怀旧的传统。在这段感情伊始,凯普什自己认为征服了厄休拉,在两人的恋爱关系中,凯普什拥有支配性的权利,而厄休拉处于从属地位,由他来安排两人的休闲活动,如听歌剧、旅行。
  根据拉兹的理论,媒体、广告、教育、医学和宗教等机构依赖并维持我们的年龄意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额外的资源。我们将自己置于这些图像之中,因此会对我们有“衡量”的能力感到内疚或骄傲、羞愧或高兴。在父权社会中,建构男性气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展示积极的性驱动,因为性别和政治认同是这个社区中社会组织的重要原则。凯普什的男性气质在与女性气质的博弈过程中建构了表层的现实意义。对凯普什来说,他的年龄表演已经被制度化了,但这些表演呈现出的男性气质是否可取并具有吸引力呢?
  2.2 年龄的衰老——男性气质的解构
  影片中,凯普什男性气质的重构遭遇的最大威胁并非与之相对立的女性气质,而是社会、文化和心理对年龄衰老的建构。随着情感投入的增加,凯普什对厄休拉愈发迷恋与依赖,他向好友乔治倾吐自己对衰老的强烈焦虑和恐惧,对与厄休拉之间巨大年龄差距的悲哀与无奈。他感到不安,对厄休拉产生怀疑与不信任,担忧她会与年轻的男子结婚,甚至在与厄休拉分手后大病一场、精神萎靡。衰老的年龄逐渐瓦解着凯普什的男性气质,与厄休拉恋情的终结象征着自我的失落与自由的失去,他失去了与社会规范抗衡的自由。
  凯普什男性气质的削弱也体现为他没能成功扮演父权社会制度下的“父亲”角色。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具有俄狄浦斯情结的儿子总是与父亲之间存在着冲突,这是父权制文化强加给儿子的社会责任与父权尊严之间的冲突[6]。凯普什在儿子幼年时便主动与妻子离婚,理由是“不再有感情”。他多年来缺席儿子的成长过程,甚至刻意逃避作为父亲的责任。在影片前半部分,凯普什扮演“父亲”角色的唯一呈现是当儿子向他寻求关于“平衡”婚外情与家庭的建议时,表面上看似乎是儿子企图以“共谋男性气质”的契机与其修复父子之情,但最终以父子俩的冲突收尾:凯普什占据道德的高地并讽刺儿子出轨,而儿子则毫不留情地驳斥父亲早年对家庭的不忠。
  情人卡洛琳与凯普什关系的割裂也使他陷入男性气质的危机中。长期以来,他扮演着卡洛琳的“完美情人”形象,俩人经济上互相独立,也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圈子,只是每个月见一次面。除了要求在感情上互相忠诚于对方,在其他方面则互不干涉。卡洛琳作为成功的女商人,长期以来与凯普什维持着恋爱关系,这也是凯普什男性气质的实现途径之一。当卡洛琳发现两个人的关系中出现了第三者,她毅然质问凯普什,可是凯普什却没有坦诚相告,他企图继续维持与卡洛琳长达20余年的情人关系,同时享受与厄休拉的甜蜜恋爱。卡洛琳面对凯普什的不忠,果决地提出与凯普什结束关系,她不再是那个顺从乖巧的女学生,她的成长和独立与凯普什的权威和主导在这段关系中此消彼长。
  2.3 悲剧式反抗——男性气质的重构
  好友乔治的去世是凯普什重新审视其男性气质的转折点。乔治作为诗人兼文学评论家,曾获过业界最高殊荣——普利策文学奖,可谓功成名就,但他的生命却在一次中风后戛然而止。失去了心爱的女孩厄休拉,失去了互诉衷肠的好友乔治,失去了体贴的情人卡洛琳,凯普什一度陷入沮丧,但也逐渐自愈,他不再畏惧失去青春与年华,因为身体所体现的生命之力无法定义人的存在,只有思想和精神才能催生生命的活力。
  他不再逃避与迷惘,他向厄休拉坦承自己与其断绝关系是因为害怕“30岁的年龄鸿沟”以及担忧“他者”对这段恋情的看法,他向情人卡洛琳忏悔自己的“精神出轨”并提出结束这段没有爱情的关系。凯普什对男女关系态度的转变是他年龄完成过程的标志,也是他重构男性气质的端倪。从这个角度来看,凯普什尝试挣脱建构在自己身上的男性气质枷锁,他意识到这更多的是个人的选择,只有合乎自己的选择才能够获得内心的解放与最终的幸福。
  影片结尾,厄休拉勇敢地告知凯普什自己罹患乳腺癌需要手术并即将失去年轻的身体的象征,她还请求凯普什为她拍下一组照片留住身体的美丽。而最后一幕则定格在病房,衰老的凯普什紧握住术后苍白憔悴的厄休拉,他们四目相对、惺惺相惜。影片是开放式结局,暗示凯普什与厄休拉最终走到一起,并结束自己长达数十年的“独身”状态。他不再害怕作出承诺,不再害怕“共同的纽带”,也不再害怕因为失去而造成的孤单与时间的流逝,更不再担心身体的衰老会变成令自己厌恶的“弱者”。衰老仅是身体特征的丧失,而不会造成社会特征、人格特征与情绪的丧失,凯普什不再通过权力关系结构的社会呈现建构男性气质,而是从文化与心理层面重构自我的存在与顽强的生命之力。由此,危机不再是逝去的韶华和突如其来的疾病,生命的活力在于困难来临之际与自我意志的抗争。凯普什和厄休拉的身体都会染病、不受控、有欲望且时刻处在变化中,这样的身体更真实也更有趣。
  电影这样安排男女主人公的结局,并不意味着他们找到了圆满的归宿,找到了关于生命意义的答案,只是说明了生命的永不完满。凯普什为年龄的衰老而苦,厄休拉为身体的疾病与残缺而苦,他们承受着悲剧式命运而依然选择探寻美与爱,现实地爱己爱人,以此重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背后所折射的人性光辉。
  3 结语
  本文从解构主义视角出发,运用“年龄完成”理论框架分析了电影《挽歌》中主人公凯普什的男性气质。首先,通过解构主人公的年龄表现,将其扮演“衰老的英雄”识别为反抗命运的行为,认为电影表达出对主人公凯普什刚开始通过易装模糊年龄构建男性气质的同情。其次,基于消费社会中男性气质的理论框架,笔者详细地分析了凯普什是如何利用个人、文化和机构的资源建构男性气质的,以及男性气质随着这些资源的改变逐渐削弱的过程。
  人虽然身处社会,但原则上永远得不到满足,自身也充满矛盾;人在本质荒诞的处境中被无法承受的矛盾折磨,在向死而生的时间长河里受着生命有限性(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的束缚。人类在有限的存在下,尽情地生活,作为成熟的个人与他人相处,真切地在尘世中获得体验,这种态度才是挣脱上述困境的唯一途径。电影《挽歌》中的主人公通过心理抗争,不屈地挑战生命中无可避免的衰老、疾病等命运,重构了反映“超人意志”的男性气质,是一出反抗式的现代悲剧。关于主人公凯普什对年轻女性身体之美的崇拜,后续可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 谢文玉,李柔.菲利普·罗斯的死亡观[J].外国语言与文化,2021,5(2):37.
  [2] 劉利杰.电影《挽歌》的爱情内涵[J].大众文艺,2010(15):80.
  [3] 周新,宋秋艳.电影《洛丽塔》与《挽歌》的互文性研究[J].电影评介,2015(21):63-65.
  [4] 拉兹·谢丽尔.做与自己年龄相符的事[J].社会学论坛,1998(13):85-113.
  [5] 苏珊桑塔格.衰老的双重标准[J].星期六文学评论,1972(39):29-38.
  [6] 吕鹏.性属、媒介与权力再生产:消费社会背景下电视对男性气质的表征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0,199.
  [7]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老人与海[M].樊微,译.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2.
  作者简介:艾思(1993—),女,湖北荆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文学与翻译。
其他文献
摘要:起台堡古城是青海省循化县境内历史悠久的明代军事堡寨遗址,同时又处于多民族交错居住的甘青民族走廊地带,具有汉族文化和藏族撒拉族文化交融的特点,在营造多元文化景观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通过对古城的地域环境、村落的景观格局与空间形态进行解析,针对目前存在的古城空间无序、文化遗存破坏、文化景观缺乏保护传承等问题提出空间优化策略,并开展起台堡古城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实践,提出古城发展应当注重整体文化
摘要:迪士尼于1998年、2004年、2020年相继推出动画版《花木兰》《花木兰2》以及真人电影《花木兰》,由此形成系列影片。从动画版丹凤眼、吊梢眉的木兰,到真人版选用极具中国古典美的华人演员刘亦菲;从忠孝两全的平凡木兰,到拥有“气”的超级英雄木兰,迪士尼挪用中国元素和文化符号重新塑造了融合东西方价值观念的木兰形象,也构建了“他者”视野下虚拟魔幻的中国形象。尤其在真人版电影中中国文化与历史出现了被
在技术的普及以及环境的推动下,直播业的发展愈加蓬勃,当观看直播成为人们日常娱乐的内容之时,一股直播界的异类“审丑”之风也悄然出现.本文以抖音用户“殷世航”被封号为例,深刻剖析“审丑”现象,进而总结出直播间“审丑”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想应对这股异类之风,媒介平台、宣传界、个人三方必须承担自我责任,联合抵御.
摘要:早在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就提出了“互联网+”这一概念。自此之后,“互联网+”逐渐流行,这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老龄化程度也不断加深。在满足老年人基本物质需求的前提下,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逐渐成为一项较为重要的议题。本文基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探析公共文化服务对文化养老起到的作用,分析如何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推动文化养老进一步发展,从而增强老年
美剧《西部世界》不仅展现了人类与高智能机器人的共存问题,还蕴含着对人类现状的反思.本文分析片中机器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争取生存权的反抗,探讨后人类视域中的人类主体性反思.
校园戏剧是校内业余文化活动中最具社会性的艺术形式,本质上是一种集体创造,参与者共同通过参加戏剧创造和欣赏获得潜移默化的价值传播和积极的审美愉悦。山东建筑大学原创话剧《咫尺匠心》是在建党百年之际编写排演的校园三幕剧,它借助话剧的艺术形式,融合新媒体传播方式,通过“舞台+思政”“排演+学习”“沉浸+体验”,实现审美愉悦与价值传递的统一,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让党史学习更“有情”,让思政教育更“有法”,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摘要:高校文创产品体现着高校文化底蕴,是传播校园文化内涵、发扬校园文化精神、塑造校园文化品牌的一大载体,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高校文创产品的内涵及开发现状,其次阐述高校文创产品的意义,最后探讨通过深入分析目标受众需求,以文化传承为目的进行高校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的可行性,以期推进高校文创产品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促进高校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思路。  关
摘要:本文通过对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研究,提出促进常熟的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方法和路径,有利于相关制度的改进,形成常熟文体旅的共同发展理念,对常熟的品牌形象和经济发展起到有益的补充。以尚湖风景区的文体旅融合发展为案例开展相关的田野考察及问卷调查,在课题组的讨论下完成方案的制定,有效地解决了常熟的文化、体育、旅游三方的融合问题,提出常熟文体旅发展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加强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建设、健全相关
摘要:对于有声读物的法律保护首先依赖于其自身法律性质的合理认定,将有声读物根据其制作方式区分为机械录入型、人工朗读型和广播剧型有利于著作权法对相关权益人进行法律保护。  关键词:有声读物;著作权法;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02  有声读物最初是为了满足视觉残障人士的阅读学习需求而产生的,一般由特定厂商录制与发行,储
摘要:苗族民间工艺不仅是贵州独具一格的少数民族特色,更是有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特色资源。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拥有悠久历史的苗族民间工艺日渐衰落。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导致民间工艺侵权案件时有发生。乡村振兴给贵州苗族民间工艺带来复兴的机遇,如何发展与保护好苗族民间工艺是当下必须应对的挑战。  关键词:乡村振兴;苗族民间工艺;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