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景观保护视角下循化县起台堡古城空间优化设计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an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起台堡古城是青海省循化县境内历史悠久的明代军事堡寨遗址,同时又处于多民族交错居住的甘青民族走廊地带,具有汉族文化和藏族撒拉族文化交融的特点,在营造多元文化景观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通过对古城的地域环境、村落的景观格局与空间形态进行解析,针对目前存在的古城空间无序、文化遗存破坏、文化景观缺乏保护传承等问题提出空间优化策略,并开展起台堡古城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实践,提出古城发展应当注重整体文化景观和建筑风貌的传承,优化古城村落人居环境,旨在为其他拥有古城遗址的村落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多元文化景观;起台堡;保护传承;空间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02
  0 前言
  甘青地区位于我国西北,自古就是多民族交错居住的地区,文化交流频繁。甘青民族走廊历史文化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存在大量古城池,具有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价值。其中,起台堡古城存续时间长,文化遗存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同时又处在多民族交错居住的地带,作为明代边防的重要城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研究文化多样性有重要意义。
  起台堡古城经过漫长的演化发展,成为循化县道帏藏族乡唯一的汉族村落,并于2019年被住建部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且村落中代表军营文化的社火祭祀活动被青海省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选择起台堡古城为研究载体,首先概述起台堡的地域环境及起台堡空间格局历史演变。其次针对起台堡古城现存问题,提出起台堡古城空间优化设计策略。最后对起台堡古城进行空间优化设计,探索如何用景观设计、艺术设计的方法实现对古城特色的保护与发展。
  1 起台堡地域环境概况
  起台堡古城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内,地处道帏藏族乡南部。循化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见证了民族迁徙的历史。同时循化又处于多民族较久居住的甘青民族走廊地带,这也是一条民族交流、文化交融的大通道。循化县城在明代作为边防的边关要塞,承担着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起台堡地处循化县的河谷地带南部,甘青交接的关隘地带。受历史因素和边关贸易经济市场不断繁荣与发展的影响,甘青两省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起台堡古城成为周边多元文化的交汇地,作为边关重要关隘一度发展成周边地区文化经济中心。起台堡作为明代重要的关隘古城,由于其特殊的选址位置和自然环境,具有多元文化交汇、军事功能突出的地域环境特征。近代以来,在失去戍边功能后,生产生活的不便导致古城不断衰败。特殊的地缘环境使之形成了多元的村落民俗文化,既不同于甘肃,也不同于青海,在整个青海地区具有不可替代性(见图1)
  1.1 起台堡历史
  据《青海省地方志》记载,起台堡古城于万历十三年修建(1585),同年设立起台营,承担戍边军屯的军事堡寨功能。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骚扰与挑衅,实施军屯等措施,在起台堡村设立了关卡。在明代“置卫兴屯”的大背景下,起台堡的驻防军人以军户壮丁为主,携带家属,逐渐定居边关戍地。因此,戍边卫所中形成了较庞大的移民社会。这些来自中原的汉族人,作为明朝帝国的一枚棋子散落在西北边陲少数民族当中,同时把中原的文明带到了循化“番族环居”的文化孤岛上[1]。清代中央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乾隆五年(1740年)增筑了关厢,强化了起台堡的军事功能。光绪三年(1877年)由于河煌地区少数民族冲突不断,为加强边防,起台堡又增筑了下城关。1902年起台营撤除,起台堡古城失去了戍边功能,作为军事建筑的起台堡逐渐演变成汉族聚居的自然村落——起台堡村。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不断增加,村民纷纷搬离起台堡,或在主要道路的一侧重建新房,或搬进县城。起台堡村常住人口越来越少,以致很多民居荒废闲置,乡土景观正逐步消失。
  1.2 古城规模和空间形态的演变
  起台堡古城建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四百多年间经历了兴盛和衰落等多個阶段。起台堡古城遗址包括主城、关厢、下关城以及五山庙几个部分,分别建于不同时期[2]。
  笔者认为起台堡古城的空间形态演变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万历年间是古城空间格局形成的雏形期,万历十三年建立主城,东西各长173 m,南北各长147 m,高13 m,墙根厚10 m,占地38.18亩。此阶段主城的营建主要以修筑城墙和强化古城军事功能为主,主城防御功能最完善,占地面积最大,包含营房,碉楼等军用设施。清代为古城空间形态的发展时期,为了强化古城作为关隘的防御功能,分别于乾隆年间增设关厢和下关城,光绪年间修筑五山庙。关厢位于主城东侧,城墙高4 m,墙根厚1.7 m,占地36.4亩(见图2)。
  1.3 起台堡空间格局及形态
  由于防御性堡寨的特殊选址位置,在起台堡建成初期,边关驿道和商道使起台堡成为周边地区的文化经济中心,起台堡村也在不同时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张。明清时期的空间格局基本形成,民国时期以城内发展为主,局部突破堡寨格局,新中国成立以后完全突破堡寨格局,起台堡村的空间聚落演进由集中到分散、面积由小到大、民居数量由少到多、布局形式由简单到复杂,形成了目前起台堡村聚落空间的基本格局。
  1.3.1 景观格局
  起台堡村位于达儿架山下甘青两省交接的青海一侧,其东、南、北三面被渥宝琪、当蕊山、五台山、雷积山、古伟山五山包围,南临道帏河谷。古城坐落在山脉和河谷之间,海拔2920 m,是道帏藏族乡内海拔最高的村落。《起台堡村志》中记载了起台堡古城的平面格局和周边山水格局,可以看到起台堡古城背山面水,形成了现在“山—村—田—水”的景观格局。
  1.3.2 空间形态
  起台堡古城遗址大致呈“厂”字形,主城建城最早东西开门,东门设有关厢,为明万历年间修建,南关厢为清乾隆五年增筑。早期的起台堡营造呈点状分布,由于需要城池的保护和防御功能,民居和建筑以起台堡古城主城为中心分布。古城遗址内包含两座庙宇。五山庙建于光绪三年(1877年),位于下关城东侧,殿内供奉着被称为五山大王的明朝武将常遇春,因此也被叫作常遇春庙。关帝庙建在关厢内,建成时间不详,供奉观音菩萨和关羽神位。   1.4 空间问题
  1.4.1 古城空间无序发展
  由于古城防御性的选址位置,在失去了防御作用后,起台堡多山多沟的地形地貌对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在起台堡古城遗址中,城墙的墙体部位有数个开口,有的是当地居民为了方便生产生活开辟的道路,有的是长期受雨水冲刷和风蚀造成的墙体坍塌导致的,这些都破坏了古城原有的空间格局,而后续的发展扩张又缺少规划,造成了古城空间格局的混乱。
  1.4.2 文化遗存和传统民俗文化保护不佳
  目前保护自然环境下的黄土夯筑遗址的措施还不成熟,且古城遗址本身长期遭受雨水冲刷、风力剥蚀、重力塌落等自然的慢性破坏。此外,村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强,遗址内大量具有乡土气息的民居建筑没有得到较好的维护,很多传统民居在荒废中逐渐走向衰退。
  1.4.3 村落空心化与衰败严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古城中的居民大都已经搬到循化县城居住,古城的房屋大多废弃。据笔者考察,现今村中只有十四户,且大多数是老人,整体上缺乏活力,很多建筑民居已败坏坍塌,村落呈现出快速衰败的态势[3]。
  2 规划设计策略
  2.1 策略一:优化古城空间格局,保护与发展古城原有空间肌理
  由于并未对起台堡古城遗址进行考古工作,城内具体的道路位置已无法确定。但可根据历史上明代边防关隘古城发展规律,重新对古城进行空間规划,尽量保存古城原有空间格局,保持街巷空间、院落形式、道路肌理等乡土景观格局,在改善村落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上,以尊重村落传统特色为前提进行修复和建造,从而使曾经的军事堡寨村落在失去其原有的军事防御功能后,仍能满足当下村落发展的需求。
  2.2 策略二:细分古城文化景观,传承古城文脉
  起台堡古城由于长期得不到较好的维护,文化遗存保护前景堪忧。可以把起台堡古城的文化景观分为生产文化景观、宗教文化景观、生态文化景观和民俗文化景观。对文化景观进行概括分析,对五山庙、关帝庙等文化景观建筑进行修复,对周边空间环境进行更新,从而保留和传承文化建筑中衍生出来的文化脉络。合理应用景观元素,烘托古城的历史氛围。
  2.3 策略三:保护和利用古城多元文化,利用多元文化要素重塑古城历史风貌
  起台堡古城的历史建筑和民居带有明显的汉族文化符号,在和周边少数民族长期的文化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针对一些历史价值较高或保存较好的建筑和周边环境,参考历史资料对其进行保留或复原、加固。对破损不严重的民居建筑可进行内部空间更新改造,完善其基础设施,还要拆除价值不高的建筑,并将空地改造为公共空间,用于起台堡村村民的日常活动。
  3 景观空间节点解读
  3.1 起台堡五山庙及周边环境节点设计
  五山庙作为起台堡重要的宗教祭祀空间,供奉着明代常遇春将军。五山庙有自己的闭合院落,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空间。可在此基础上,利用汉文化要素对五山庙大门进行重新设计,在场所内规划设计祭祀空间和静思空间,满足社火祭祀需求与宗教祭祀需求。
  3.2 古城民居环境更新设计
  起台堡庄廓民居是我国青藏高原藏族碉房建筑与黄土高原生土合院式建筑的一种结合形式,是甘青民族走廊古城村落中最为普遍的民居类型,其院落功能与民族、宗教信仰等息息相关,而起台堡的庄廓院落主要为村民提供生产生活空间。可将一些不便于生产生活的民居改造成民俗历史博物馆或予以拆除,重新规划民居的内部空间格局,优化民居内部空间以满足现代生活需要,提取、利用明代建筑文化语汇对民居外观进行重新设计,重塑古城历史风貌。
  4 结语
  甘青民族走廊存在大量古城池,具有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价值。起台堡古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的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笔者对起台堡古城遗址和其周边文化遗存进行调查,总结分析了古城遗址历史风貌和乡土景观保护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古城遗址与城中村落现有的相互关系及历史遗存状况,对其进行空间优化设计,旨在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探索出古城与村落间乡土景观保护的空间优化设计方案。这对于当前民族地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严.明长城九边重镇军事防御聚落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2] 龚景瀚.循化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15-16.
  [3] 白绍业.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的社会调查——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起台堡村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0(2):89-93.
  作者简介:陈仲勃(1996—),男,湖北宜昌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族走廊人居空间环境、文化景观遗产。
  崔文河(1978—),男,江苏徐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民族走廊人居空间环境、文化景观遗产、乡土景观研究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青民族走廊族群杂居村落空间格局与共生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XMZ052
其他文献
摘要:现阶段,随着数字化资源的兴起,短视频时代迅速到来。为提升短视频质量,给短视频创作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创作方法,本文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短视频设计中的构图设计、色彩表达和元素设计三个方面着手,为短视频创作者提供借鉴、参考及启发。  关键词:短视频;设计心理学;视觉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02  0 引言  短视频顾名思义就是
摘要:炎帝神农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直接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炎帝神农氏作为炎黄子孙的始祖,扮演着传授农业文化的角色。农业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农”为特色,通过发挥炎帝神农文化的魅力,明确“农”的地位,深化“农”的内涵,突出“农”的特色,对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炎帝神农文化;农业大学;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TU244.3 文献
摘要:怀旧疗法是指通过对过去事件、情感及想法的回顾,帮助人们增强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及对现有环境的舒适感知能力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文分析怀旧疗法的治疗现状、治疗方向,结合老年人家居产品现状,论述今后老年人家居产品的发展思路,同时将怀旧疗法与老年人家居产品相结合,并提出设计意见,以期二者能够相辅相成,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怀旧疗法;老年人家居产品;阿尔兹海默症;设计意见  中图分类号:
摘要:中央明确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其主要教育平台。如何解决思想政治课的隐性缺勤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关乎整个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建。本文通过调研,发现学生自控力差、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相关制度与机制的不健全是主要原因,并抓住主要原因,根据相关理论进行有效的分析,旨在探寻解决思想政治课隐性缺勤问题的良方。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隐形缺勤;自控力;教学方法;制度;机制  中图
摘要:作为世界著名的时政周刊,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十分关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以新世纪以来该刊38期涉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封面为研究样本,对其中国经济形象的塑造方式、塑造中国经济形象的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等问题展开研究,进而提出在中国经济形象自塑过程中媒体与设计者的关注要点。  关键词:《经济学人》;封面;中国形象;经济;他塑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
摘要:本文以旧城建筑更新为研究对象,以城市触媒为理论出发点,提出旧建筑在更新中应挖掘其潜在的触媒元素,引导其发生触媒效应,总结旧城建筑更新时的三个策略方向,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城市触媒;旧城建筑更新;功能复合;场所精神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02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旧城区老龄化严重,年
摘要:电影是一门现代艺术,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而拍摄手法的得当运用则可以使电影更加成功。本文探讨电影拍摄手法,主要从光影、色彩、道具、镜头等角度对《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的电影拍摄手法进行评价与分析。  关键词:光影;色彩;镜头;道具;拍摄手法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02  1 从光影的角度分析  光在摄影作品中是非常重要的
摘要:红色资源的传承与利用在于有效转化。数字化转化凸显运用数字科技实现红色资源从再现到表现、从呈现到展现的创造性转变。本文通过视觉重构的数字化形态、沉浸式表达的数字化展现、智能互联的数字化传播等艺术科技相融的方法,探索红色资源更为贴近时代和受众的数字形态,使其充分有效地发挥社会价值。  关键词:红色资源;数字化;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
摘要:苗族刺绣是贵州文化最具地域艺术特色的表现形式之一。过去,家庭成员与族群之间的母女相传、族群相授是女性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学习技艺、培养认知以及树立伦理道德意识、独立意识、长幼尊卑意识最主要的途径。其传承方式使苗族刺绣等传统文化能够保持本真并延绵至今。现代社会以及学校教育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苗族刺绣等传统技艺的发展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当代社会教育方式的多样性使苗族刺绣等传统技艺呈现
摘要:仡佬族多样而又独特的民俗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现代社会结构的调整给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冲击,使其面临现实的法律保护困境,需要通过构建体系化的法律框架,加大非遗的法律保护力度,让仡佬族的民俗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立法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