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兴趣教学的渊源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il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兴趣是开启学生潜力之门的钥匙。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会焕发出无穷的激情、力量和智慧。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到它能否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影响到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一、恰当生动的语言
  
  语言在政治课教学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兴趣的重要载体。政治课教学语言不同于文学语言。它不刻意追求词藻华丽、韵味优美,他所追求的是准确、鲜明、生动、逻辑性和说服力。要在语言上挖掘兴趣的渊源要求我们政治课教师有较深的语言功底,而且在备课过程中花一定的时间去推敲和揣摩。
  当然我们还可以引用关联性强的出自诗词歌赋中的名言警句、名人名言、谚语、俗语、成语、歇后语等。例如在讲“人在不同的社会立场上会形成不同的意识”时,教材已用了这样一首诗:“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与我们所分析的哲学原理关联性很强,也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仍觉得少点趣味性。因此我讲课时又引用了一首打油诗,这首打油诗是有四个不同社会立场的人做出的。一位诗人面对纷纷扬扬的大雪突感诗兴大发作出了第一句“大雪纷纷落地”。这时一位皇家贵人接上了下旬“都是皇家瑞气”,站在一旁的财大气粗的老财主不甘示弱对上了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老财主的诗刚一出口,就被在一个角落里冻得瑟瑟发抖的乞丐听到了,于是他对上了最后一句“放你妈的狗屁!”
  
  二、幽默、漫画、笑话、相声小品
  
  以上提到的这些形式的素材娱乐性、趣味性很强,其中大量的作品直接来源于生活现实,很能说明一些问题。并且它们和政治课教学比起其他课程更有亲和力。但这又不等于说政治课堂就能随意引用这些艺术形式。在引用这些形式的素材时,一定要注意他们是否同所讲内容有较大的关联性,不能生拉硬拽。不然的话,只能引得同学们哈哈一乐,却对课堂内容不知所云。例如,我们在讲授“现象和本质的特征”时,可以援用下面这个笑话:据说阿Q国国王到阿A国访问。阿A国女王热情的款待了他。面对美酒佳肴,阿Q国国王不由得多吃了一些。进餐过程中忽感内急,急匆匆地走进了厕所,这是他发现阿A国的厕所非常现代化。方便完后,按一下红色按钮,就会有一股接近体温的温水自动冲洗身体,再按一下黑色按钮,就会伸出一块非常柔软干燥的一次性毛巾自动地把身体擦干。阿Q国国王暗想:没想到在阿A国上厕所都是这么舒适,我们阿Q国也要建设现代化的厕所。第二年阿A国女王对阿Q国进行回访,阿Q国国王以同样的礼仪热情款待了她。碰巧的是阿A国女王也是一善啖者,因吃得过多,中途不得不去一次厕所。来到厕所,令阿A国女王吃惊的是阿Q国的厕所一年之间跨入了现代文明。她按照在阿A国上厕所的习惯,按了一下红按钮,然后按了一下黑按钮,她感到非常惬意。因阿A国女王有洁癖,她按了红钮按黑钮,按了黑钮按红钮……正在她乐此不疲的时候,突然马桶后面的一层隔板倒了下来,从里面走出一个干巴老头儿,一手拿着水管子,一手拿着干毛巾怒气冲冲地朝阿A国女王喊道:“你这死老太婆,你还有完没完。”
  
  三、寓言故事
  
  很多寓言故事本身并不搞笑,但它有一个特性就是能引人深思,有时候寓言故事比其它素材更能刺激脑细胞,发人深省。下面讲一则关于驴的寓言,它们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有一农夫奇懒,养了一头驴子。因一日三餐须喂驴,他感到甚烦,心想:要是想出个办法把驴子驯成不吃草料的驴子该多好呀,我也轻松自在一些。一日他想出一妙计:喂驴的时候,每天减少一半的草料。到第四天的时候,他认为自己的驴子已训练成功不用喂料了。第五天,他要赶驴子下地,发现驴子已死在圈中。农夫心痛不已,痛哭失声:“我可怜的驴呀,你刚学会不吃料就死了。”这则寓言说明了两个哲学问题:一、农夫违背客观规律,要把驴子变成只劳动不吃料的永动机,注定是要失败的。二、农夫不知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量变包括量增和量减,量减同量增一样,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导致质变。本则寓言所体现的量变就是量减的过程。
  
  四、口诀
  
  琅琅上口的口诀不仅是知识记忆的一种技巧,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践中我曾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编写一些口诀,但是结果超出了我的想象。有些学生套用了诗词的格律把政治课堂知识编了进去。有的同学用政治课堂知识篡改了流行歌曲歌词,用歌声把她唱了出来。还有些同学合作把课堂知识写成了快板。这些出人意料的结果让我们无不叹服学生们的创造力。
  
  五、课外活动
  
  长期在一个固定的教室里固定的座位上听课容易抑制大脑细胞。我们不妨通过课外活动让同学们换一个环境。换一种方式学习,也许能把抑制的脑细胞再次激活。我们讲经济常识时,可安排学生进行市场调研,访问经济行政部门了解宏观调控,参观企业了解企业形象、企业管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等等。讲人生观时可以让学生采访先进模范人物,聆听他们的生动报告。
  
  六、社会时事热点
  
  关心时政,关心社会发展是当代青年学生的共同特征。我们要潜心挖掘时事热点这种资源为政治课堂增添新鲜感。学生喜欢什么,关心什么,我们就是用什么素材做课堂教学的佐料。比如很多同学喜欢足球,我们就用足球明星、足球名队的发展历程来说明辩证发展观。我们用足球比赛背后的经济利益来说明经济活动的无处不在,进以说明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我们用足球赛过程中“前锋”、“中场”、“后卫”的队员安排来说明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的变化也是一种量变。
  
  七、信息化的课程资源
  
  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广大的中青年教师所青睐。它通过声、文、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刺激人的眼、耳等感官,从而大脑受到来自眼、耳等器官的信息流的叠加刺激,进而对所学内容形成较深的印象或较强的记忆。
  网络信息是一把双刃剑。现在学生家长可谓谈网色变。好像网络对青少年有百害而无一利,为此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法规限制未成年人出入网吧。实际上,我们处理这一问题完全可以向夏禹学习,采用疏导的方法。谁来疏?我觉得我们思想政治课老师有一定的责任。我们应当教会孩子如何使用网络,让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
其他文献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的过程。那么,作为贯彻实施新化学课程标准的主战场——化学课堂应如何应对?    一、创造和谐的教学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1、作为教师,要博学多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
期刊
化学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化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而有效地落实这一目标的关键,是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近年来化学教学改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就总体而言,长期的化学教育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播,轻视能力的培养,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对“讲、记、背、练”的方式习以为常,围绕应试展开的重复演练日趋严重,重结果
期刊
向量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新增内容,包括空间向量和平面向量。向量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已经成为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同时也成为高考关注的热点。下面通过例题解析,再现向量在各方面的应用:
期刊
近几年高考无论是各省市单独命题,还是全国卷,试卷形式虽有不同,但是考试的题型大体类似。选择题是必考形式之一,尤其是全国卷,生物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选择题相对比较简单,但每题相对分值却比较高,属于保分题不能失分,否则会影响总成绩;但是由于生物选择题在理科综合试卷的最前面,考生开始考试比较紧张,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错,得分率并没有预期的那么高。下面就我近些年的教学经验对选择题的答题技巧谈
期刊
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质变过程。我们下面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
期刊
何谓素质?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心理及文化的整体质量水平。它包括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化学科学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构成因素之一。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包括学生的化学科学的知识水平、能力、思想水平和品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培养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期刊
一、利用亲切的教态、优美生动的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情感    初中学生好说好动,听课时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所以讲述要生动,充分利用表情、语气、动作来感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仿佛亲眼目睹、身临其境,培养学生学好生物的积极情感。将难懂的知识转化成显而易见的、容易掌握的新知识,消除他们理解和记忆的疲劳感。例如:讲《种子的萌发》一节时,讲述《诚实的孩子》这段生动的童话故事,我用
期刊
义务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门文化基础课的初中物理,理所当然的应把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其教学的主要任务。怎样用好新教材,以适应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关键要体现新教材特色,加强实验教学。    一、重视实验是新教材的显著特色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要学好物理,必须重视实验。新教材在编写上突出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新教材安排了22个学生实验、150多个演示实验、2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还有助于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化学实验在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1、化学实验能激发起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这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  兴趣是学习动机内在起点,是一种趋向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尤其是河北省中考的历史学科的改革更是日新月异,考试形式由闭卷——半开半闭——开卷。为此,我们历史学科的教学也应该适应形势,与时俱进,下面就结合本人的一些教学实际,浅谈一下在新的形势下是如何进行中考备考的。  我主张采用“重两头,挖中间”的做法。所谓“两头”指历史事件的原因(背景)和影响(意义),而“中间”则指一些基础知识,基本史实,如历史事件的过程,文件的内容、条约的条款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