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初中体育学科教学在强调体育素质与运动技能发展的同时必须突出以育人为中心,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的重要任务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又被基础学科教师忽视。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运动特点和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素质,同时激励他们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1.体育教师做好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率
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都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以朴实、大方、优雅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教师的思想感情、个性、道德、意志等对学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体现教师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
2.充分利用体育课堂开展德育工作
初中体育学科教材中蕴含大量的德育素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丰富的德育素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渗透德育,提高德育的质量和效果。一般来说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田径、体操、球类等教学内容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果断等品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品质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训练运动素质、技能的同时,要对学生提出能让其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只有不断发现各种知识、技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提升教学效果。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创新德育形式。比如,篮球教学中,可以播放“CBA”联赛的录像,并结合“三对三”篮球比赛规则,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田径项目教学时,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3.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特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很多体育课堂教学都在室外进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气候、场地器材对学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不少初中生缺乏吃苦精神,缺少艰苦生活体验,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如在室外有时遇到寒冷的天气,学生都会选择退缩,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天气情况,灵活处理,以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原则,适当加强学生的冬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在教学跳马、单杠、双杠等项目时,可以设计不同的训练形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机智的优良品质,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4.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效能
体育课中德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德育方法也各不相同。体育教师要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效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可以灵活创新德育方法。比如,室内体育课教学,在学习抽象的理论时,可介绍我国的体育发展史、体育成就和为振兴我国体育事业奋斗的运动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在学校每年举行的校田径运动会召开之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弘扬“奥运匹克”精神;在班级取得优异成绩时,可结合学生在运动会上取得的成绩,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当然,体育也是一门艺术学科,在许多运动中运动员表现出的豪迈、奔放、节律恰当的庄重之美,也让很多同学惊叹不已。教师可以灵活利用舞蹈、韵律操、健美操、武术等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感受美的乐趣,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挖掘、揭示其中美的内容。在集会、集队时,体育教师应要求学生“快、静、齐”,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学生受到严明的纪律性教育,将来一定会形成良好的工作学习作风。
德育是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育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创新德育形式,提高德育效果。在这过程中,为师者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因材施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讲究实效,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努力、去研究,以便使德育工作开展得更好,使学校体育教学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晋裕.学校体育论文选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的重要任务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又被基础学科教师忽视。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运动特点和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素质,同时激励他们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1.体育教师做好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率
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都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以朴实、大方、优雅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教师的思想感情、个性、道德、意志等对学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体现教师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
2.充分利用体育课堂开展德育工作
初中体育学科教材中蕴含大量的德育素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丰富的德育素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渗透德育,提高德育的质量和效果。一般来说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田径、体操、球类等教学内容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果断等品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品质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训练运动素质、技能的同时,要对学生提出能让其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只有不断发现各种知识、技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提升教学效果。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创新德育形式。比如,篮球教学中,可以播放“CBA”联赛的录像,并结合“三对三”篮球比赛规则,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田径项目教学时,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3.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特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很多体育课堂教学都在室外进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气候、场地器材对学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不少初中生缺乏吃苦精神,缺少艰苦生活体验,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如在室外有时遇到寒冷的天气,学生都会选择退缩,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天气情况,灵活处理,以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原则,适当加强学生的冬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在教学跳马、单杠、双杠等项目时,可以设计不同的训练形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机智的优良品质,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4.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效能
体育课中德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德育方法也各不相同。体育教师要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效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可以灵活创新德育方法。比如,室内体育课教学,在学习抽象的理论时,可介绍我国的体育发展史、体育成就和为振兴我国体育事业奋斗的运动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在学校每年举行的校田径运动会召开之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弘扬“奥运匹克”精神;在班级取得优异成绩时,可结合学生在运动会上取得的成绩,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当然,体育也是一门艺术学科,在许多运动中运动员表现出的豪迈、奔放、节律恰当的庄重之美,也让很多同学惊叹不已。教师可以灵活利用舞蹈、韵律操、健美操、武术等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感受美的乐趣,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挖掘、揭示其中美的内容。在集会、集队时,体育教师应要求学生“快、静、齐”,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学生受到严明的纪律性教育,将来一定会形成良好的工作学习作风。
德育是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育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创新德育形式,提高德育效果。在这过程中,为师者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因材施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讲究实效,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努力、去研究,以便使德育工作开展得更好,使学校体育教学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晋裕.学校体育论文选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