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er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要:近年来,教育制度不停地改革,但是幼儿教育仍然存在着城乡教育差距悬殊,政府和家长投入资金比例不平衡,师资队伍质量差,教育资源短缺,“入园难,入园贵”等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幼儿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不均衡发展的现象,对促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字:促进 幼儿教育 均衡发展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0
  
  现今社会,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讨论的热点。今年两会强调,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促进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教育专家提出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议案,增加政府的投资,减轻家长负担。另外,幼儿园需要注重设备和师资的建设,呼吁和协助家长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教育教育机会公平化,教育过程均衡化。
  一、幼儿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状
  (一)幼儿教育的起点不均衡。
  现今社会,因为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入资金不足,降低了幼儿入园率,影响了房舍设备、师资乃至教学质量。而此时,幼儿园的招生要求越来越高,收费的金额不停地上涨。有些家长交不起学费,不让孩子接受幼儿教育,任由孩子在家玩耍,甚者有的幼儿成为留守儿童。但是有些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点,不惜重金,不停地托关系,查阅资料,询问专家,挑选最好的幼儿园。这导致了幼儿得到了不同的教育平台,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甚者没有得到教育机会,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二)幼儿教育过程的不均衡,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个性、品质。幼儿园在培养学生时,因为攀比和注重经济利益,选择小学化的教学内容,如:背古诗、奥数题、长单词、弹奏钢琴、生僻字等各种比赛活动或项目。另外,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帮孩子报名琴棋书画、奥数、舞蹈等培训班。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应该尊重适龄儿童个性发展,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避免家长盲目报培训班,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据调查,国内外的幼儿教育模式大相径庭,国内的幼儿教育偏重于应试教育,迫使幼儿完成过多的学习任务。幼儿园应以孩子健全的人格为重点,把教育理念由智力开发转向全面发展,赋予幼儿一个健康、意义深远的童年,便于未来的发展。另外,各个地方的幼儿园设备和师资都有不同的特色,但是高级的设备和优秀的教师团队,会导致幼儿个体在知识、技能、沟通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幼儿教育教育结果的不均衡。
  很多幼儿园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有些幼儿园变成了托儿所。相关研究发现,幼儿的可塑性很高,这个时期可以培养孩子坐姿和正确的生活习惯,减少犯罪率。与国外的幼儿相比,中国在幼儿阶段培养数学、逻辑思维。科学研究说明,幼儿阶段中,国内的小孩数学水平比国外的小孩高,但是观察力和独立能力的却不如国外的小孩。家长对幼儿过于溺爱,怕孩子受苦,甚至为孩子铺好路,导致小孩在宠爱、没有困难的环境中长大。家长应该走出溺爱的教育误区,不强迫幼儿学习高难度的知识,做到教中有爱,爱中有教。
  二、促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
  (1)平衡政府和家长资金投入比例。
  政府根据各地的申请单,赞助幼儿园平衡发展的资金,协助幼儿园配置良好的房舍设备和伙食,吸纳优秀的教师团队和教育资源、教育设备。国家应对到贫困地方任教的幼儿园教师给予鼓励和补贴,适当调整政策,吸引更多的教育人才到贫困地区,便于抓紧幼儿教育的教师团队建设。另外,国家应该抓紧园长建设工作,培养有责任心,有爱心,全心全意为幼儿教育奉献的人才。近年来,社会上的幼儿教育投入资金里,家长的投入过高。家长为了孩子可以得到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会同意支付学校给出的收费单。但是个别幼儿园为了经济利益,恶意压低教师薪水,影响教学质量,减少学生伙食,购买低质量的学习设备,影响幼儿教育的发展。所以政府需要大力打击这些非法行为,为幼儿提供公平的入园机会和优良的学习环境。
  (2)减少城乡差距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我国各大省份的幼儿园比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是主要影响因素。国家应注重农村的经济、教育发展,抓紧农村的幼儿教育工作,给予帮助,提供资金,修改政策,吸引更好的人才涌入农村教育系统。虽然近几年的国内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城乡幼儿园基础设施还是存在差异。农村的幼儿园图书总量、卫生资源总量、多媒体设备、校舍面积都不及城市。现在,教育资源共享是解决资源短缺的方法,一方面是捐赠教学设备、教材等,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实现知识的共享。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市和农村幼儿教育的差距。
  (3)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所以,幼儿园要招聘优秀的、有责任心的教师。教育局即将推出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政策,严格筛选符合各阶段教育的高校毕业生,减少非师范和非主修专业的高校学生任教,影响幼儿身心发展。另外,各大高校需要注重幼儿师范生的教育,以输出高质量的教师为教学目标,便于强大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均衡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资源。
  (4)家长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导师,他们不同的行为和语言对幼儿的影响也不同。国家应该建立培养家长的机构或者协助家长的社区,帮助家长认识和了解幼儿发展特征,培养孩子的一些基本技能、性格、品德,如爱护动植物,诚实,乐观等。家长应该尽可能提供环境,鼓励孩子从事社会或者艺术实践活动,譬如指导孩子画画,裁剪,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动。家长应该观察幼儿的特性和性格,培养其成为有特色的人。除此之外,家长应该注重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不对幼儿的期望过高,重视亲子活动。这样家庭教育的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才可以均衡家长对幼儿教育发展的作用。
  三、总结
  我国应该加快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脚步,以培养健康、有个性、品德优良的祖国未来花朵为目标。据研究表明,在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中,幼儿教育回报率极高,为国家教育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幼儿教育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化,为祖国培养未来的接班人。笔者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幼儿教育会达到公平、均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徐晓燕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J]. 科教导刊 2014
  [2] 姜世健 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刍议[J]. 保定学院学报 2013
   [3] 熊丽娟,伍丹幼儿家庭教育初探[J]. 科技信息 2009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反思是我们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德者师之魂。”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教师必须“立德树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打动学生,提高学生的学识和修养,这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也是对现代教师人格塑造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老师;知识;健康;爱;  【中图分类号】G635.1    我作为凡人
摘要:班主任是技校负责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人,在技校教育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族的振兴和发展,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整个技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更是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性人才核心因素. 从宏观上来看,班主任要传达学校的方针政策,把抽象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加入到具体的班级规划中,通过平常的班级活动,保证了学校各育工作任务的完成.从微观上,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
目的本研究利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L)诱导小鼠白血病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系向破骨细胞分化。在此
【中图分类号】G625    近日,和老师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教育一个永恒的话题。基本上老师们说的,无外乎这么几点做法:多关注,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要多提问,多表演,在学困生前驻足一分钟等等;多鼓励,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放大他们的优点,不断提高自信心;多付爱心,给予希望,作业要面批面改;有耐心,不厌其烦,态度要好一些,降低对他们的
【中图分类号】G630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美丽的百合花,爱是它绽放的最好肥料。  从一开始做老师,我就想着做一个好老师。可怎样做一个好老师,怎样才算是一个好老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有一天我终于有了答案。那是我的搭档,也就是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现已经去世的田凤云校长带给我的启示。那天,我们班学习最差、卫生最差、纪律最差、品质最差(我接班时前任班主任就这么说的,我也就这么认为了)的张浩同学
摘要:近年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观注和重视,尤其是在高校学生素质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讨论更是非常广泛。国家教育部在教育方针的制定上,明确指出了要贯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德育工作,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使现阶段的教育水平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素质教育的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含义、分类以及相关要求;在此基础上对两者之间
【文章摘要】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的增多,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已悄然变化,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改变策略,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1放下师道尊严,俯下身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成绩差的学生。2必须设法“雷”住学生,既然学生不怕我们,那我们就用别的方面来震慑和吸引学生。3重视学生的健康,至少应该将它与德育、智育并举。4我最想强调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