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法治教育的现状和策略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bin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如今,为数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转向城市方面。以至于农村地区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其和父母长期存在时间、空间等诸多方面的隔离,以至于这些留守儿童面临为数众多得到各方面问题,由于其涉及内容众多,单靠个人及家庭的力量是不可能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出有效的解决,本文从法治教育这一层面出发,总结留守儿童法治教育的现状,提出相对的问题应对措施。
  关键词:策略;法制教育;农村留守儿童
  如今,我国境内的留守儿童“大军”规模远超先前,全国妇联在本世纪10年代中期发布的研究报告文件中体现出:按照本世纪初所开展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活动所获得的数据,可以确认目前我国全体儿童中17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在占比21.72%——从这样的状况可以推断,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000万左右,其中约

为14周岁以下者。除此之外,留守儿童在地理层面上有着广泛的分布,换言之,其并非某一个或几个地区的局部问题,尤其是蜀、赣、皖、湘、豫等省更是有着极高的留守儿童比例。这些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留守儿童自然会带来为数不少的社会问题,为此,针对这一群体提升法制教育效果的活动已经势在必行。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道德意识缺失
  几乎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其成长期间基本上没有来自于父母的引导与陪伴,以至于其在安全感、社会道德责任感等方面均弱于其他群体。这样的状态下,在其现实生活中往往很容易形成各种不良的礼仪和散漫的生活习惯,如,情绪暴躁、随意顶撞长辈等都是其典型表现。也有很多留守儿童受“学习无用论”为代表的各种消极思想的影响,并因此出現诸如迟到早退、不遵守学校规章体制、旷课等消极行为。
  (二)理想信念薄弱
  为数不少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没有完整的家庭教育,往往很容易遭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并因此难以树立积极、进步的理想信念,缺乏对掌握技能、学习知识的意义等方面的认识。
  (三)价值观扭曲
  农村留守儿童之中,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意义有一个真正理解者少之又少,以至于其从小就产生了贪慕虚荣、追求物质等消极的价值观念。同时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能够令家中的子女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往往会给其更多的钱财用于花销,由此来使得留守儿童很容易形成享乐主义人生观念、功利主义价值观等。
  二、强化农村留守儿童法治教育效果的办法
  (一)有效落实法治教育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所开展的法治教育活动而言,留守儿童在校期间一般都是以法治课程作为主要载体,为“提升”其道德素质,学校层面有必要对法治课程加以应有的重视。如,充分提升师资团队建设力度,保证德育资金落到实处,在其他课程教育中“植入” 热爱祖国和家乡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等都是如此。除此之外,思想道德课程教学之中也可以更多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来对课程资源加以充实,最终激发学生在此方面的学习兴趣,借助于法治教育来帮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
  (二)强化现实生活与法治教育间关联
  此方面可以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之中的《衣食的来源》这一课作为典型例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一起对现实生活场景加以回顾,通过学生彼此间的合作交流。总结出了“金黄色的稻谷”、“在田间忙碌的人们”等生活场景。借助于这样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为他们提出“看着这各种场景,人会想到什么?”这一问题。学生进一步经过交流和思考后,有人答出“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又有学生会提出“要珍惜劳动成果”等。在这样的自由讨论气氛之中,学生会逐渐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除了能够在生活中自觉珍惜劳动成果之外,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了解到针对浪费、贪污之类的法治知识。如此的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关联于留守儿童身处的现实生活,其所获得的法治等方面的教育自然会在其头脑中形成更深的印象。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
  小学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个体年纪尚小,自然也不会拥有足够“强大”的明辨是非能力,而模仿能力则反之。也正因如此,其经常会在在校期间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有效加强留守人员本应具备的道德水平,作为教师才更应约束自己的行为方式,尤其要充分保证自己做到言行统一。由此,方可对学生的行为方式乃至于思想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还应充分借助于激励的办法,对学生做出应有的引导,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获得鼓励的过程中持续地“升华”自己。
  结束语:
  总而言之,鉴于几乎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存在成长期间,基本上没有来自于父母的引导与陪伴,以至于其在安全感、社会道德责任感等方面均弱于其他群体的状况,小学教师在法治课程教授过程中才更应充分认识到法治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中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现状,采用更多样、更有效的方法体系来持续地优化教学水平,推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曹凤英.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开展反思[J]. 成才之路. 2019(16).
  [2] 李宁,傅凯. 关于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以济宁市农村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17(52).
  [3] 史永涛,郭宇鹏,郭智慧,韩志红,邢麟.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探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4(0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也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众所周知,英语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长远发展。然而,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导致目前很多地域初中英语教学课改的步伐与效能与新课改标准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对此,教师必须引起重视,以新课改要求为导向,在教学观念上寻求转变、教学方式上进行变革、教学效率上重点关注。深入探析新课改下制约初中英语教学发展的问题,并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传统的数学授课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注入式教育为主,大多数小学生只会机械地学习和记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让小学生逐渐丧失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举一反三。为适应新课程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要求,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摒弃传统
期刊
摘 要:英语写作是初中生掌握英语的关键,只要他们掌握了英语写作能力,他们的英语学习就会大大提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生的英语水平也在提高,但英语写作水平普遍偏低,这就要求教师在原有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使学生真正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进而实现质的飞跃整体英语水平。本文拟详细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深入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积极性,让学生找到正确的
期刊
摘 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大多数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方面进行教学,整个语文课堂都很沉闷。学生在沉闷的语文生字、生词讲解,昏天暗地的名篇背诵中感受不到语言文学的一丝美感,体会不到学习汉语的快乐,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许多学生被困在应试学习的漩涡中。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采取有趣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期刊
摘 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取得了不俗的效果已是不争的事实。文章从五个层面谈怎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上语文试卷讲评课才更有实效,指出采用“理”“寻”“点”“验”“悟”的试卷讲评方式开展试卷讲评课,可以让学生“动”起来,发挥“生本”效应,还可以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讲评课;语文试卷;评讲方式  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的今天,可以借用信息技术,进行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语文科目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阅读理解。高三正值高考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中整体阅读训练不仅仅关系到语文的最终成绩如何,还关系到其它科目读懂题目意思,理解问题,可以说对其它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这就对高三语文老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身为老师的我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更新自身理念,以其努力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  关键词:高三语文;语文教学
期刊
摘 要: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新理念的提出不仅充分表明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还提供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的创新思路。文章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大学英语课程的特点及现状,阐述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转向的重要意义,并就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从改革开放初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
期刊
摘 要: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们来讲,英语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但同时也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因为我们从小就在母语的环境下长大,英语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但英语在如今的社会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于即将高考的学生来讲,英语这门课程同样可以决定着自己以后上什么样的大学。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增加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含义
期刊
摘 要:人类文明要靠文字传承下来,而人类要想获得前人的知识,必定要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可见,阅读就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阅读,就是一条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那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也是非常关键的。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识字越来越多,也开始了自主阅读之路,这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学生不断调动自己的思维活动,而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想象力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教师日后培养学生全面创造能力的重要前提。小学语文教学带有很强的启蒙特征,所以,教师需要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才能让学生产生对作文的个人热情,避免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并从多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