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场”同样美丽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rd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心观察各级语文优质课、观摩课,不难发现,一些老师为了一味地追求课堂的“热闹”,因而只喜欢采用各种朗读形式来调动情绪、烘托气氛,营造“读书氛围”,极少安排默读训练。这说明,他们的心里只装着听课教师而没有学生。因为默读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不出声,这一点对一节课,特别是面对专家、评委,还有很多听课老师的场面来说,时间稍长一点,就会觉得“冷场”,出不了“效果”。因此,现在的竞赛课、观摩课,甚至一些名师课,都极少有默读训练,如果有哪位教师敢于安排五六分钟默读课文,那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提问(质疑)—思考—讨论—发言”是课堂教学一个完整的过程,提出问题之后的“思考”环节是一个极其重要且不容忽视的步骤,这个环节是个人的、寂静的,需要在沉静中回味;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鸦雀无声的“尴尬”局面,不少教师在一些公开课上只好刻意简化甚至省略掉这个环节。这样,从整体上看,一堂课始终都很热闹,没有“冷场”,然而实际上却挤压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消解掉了学生的“思维张力”。
  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需要整齐宏亮的诵读感知,也需要默读体验,默读静思的“冷场”同样美丽!
  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在评价2003年湖北省高中语文优质竞赛课时曾说:“现在,我很少在优质课竞赛中看到‘默读’的场面。应该说,全班学生那样一种沉浸于作品中的静悄悄的‘默读’场面同样是撼人心魄的,也是最利于学生体验的。这样一种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沉浸于文本的读书样式正在阅读教学中走向衰落,甚至走向消亡,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这无疑是颇有见地的深沉呼唤。潜心默读是一个“潜心读书、静思默想、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个体的感悟,就不可忽视默读的作用。
  默读静思的“冷场”,有利于深入推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默读静思的“冷场”给学生留有亲近文本、展开对话的时空,让每个学生都与文本“零距离”接触,默读文本、品味文本。从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乃至一个标点中去涵泳体味语言,真正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产生共鸣,达到心灵的融通,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的“冷场”可以为其它形式对话的有效进行、精彩的动态生成提供必要的基础。
  默读静思的“冷场”,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刻的思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默读静思的“冷场”,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自由的时空中对各种疑问进行深入地思考,对思维障碍进行深度探究,这不但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个体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觉认同、反思和体验的习惯。现在一些课堂上,各种流于形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追求表面的热闹,从而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地、静静地思考的权利。要让过于喧嚣的课堂安静下来,让思想在学生脑袋中产生出来,把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所用去的时间还给学生去独自思考。当学生默读静思、潜心会文有所得时,一方面会胸有成竹地畅所欲言,另一方面,他们会格外专心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在倾听的同时,他们会不断地把别人的感受与自己的理解进行比较和反思,在比较与反思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完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使自己的感受由浅显变为深刻,由片面变为全面,由单调变为丰富。课堂上要多一点想好再说,少一点问后即答,做到动静相宜,千万不要以动制静。
  默读静思的“冷场”,有利于语文教学回归本真。由课堂辩论、游戏表演、绘图作画、影视观摩、小组讨论、媒体运用带来的“满堂闹”,这些花哨的、浮夸的、炫目的新包装,已使语文味丧失殆尽。当教师给时间让学生默读批注时,静静的读书“场”、思考“场”就形成了。在这个“场”中,没有喧嚣、没有浮躁、没有干扰,学生在这个“场”中极易走进文本,达到“文我合一”,进而忧文中“人”所“忧”,喜文中“人”所“喜”,情感得到交流,思想受到启迪,认识得以升华,情操得以陶冶。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言实践,课堂教学需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学生能够在默读静思的过程中学习、理解、积累语言,经过长时间训练,学生的理解就会更深刻,表达方式就会更丰富,语言运用就会更规范、流畅,学生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就会在默读静思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一个细细品味的“场”,引导学生读书、感悟、体验、欣赏、评价,这样才能够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简约、走向真实、洗尽铅华、回归本真。
  在充满喧哗与骚动的世界里,默读静思传达的意蕴更为深刻。它不是被动的无可奈何的沉寂,而是积极的等待与不干预。如果体会不到这背后的无限生命及教育教学的意义,那么,就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未能真正浸入师生的心灵。机智的教师知道“冷场”的力量,也知道何时保持沉默,它给学生认识自己和不断成长留下了空间。在“冷场”中,我们能倾听教室里无数的心声。清华附中的特级教师韩军曾经撰文介绍其教学《药》的过程:第一节课,几乎不提任何要求,就让学生自己默读(而且课后也要求学生接着读);第二节课才开始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达到深入透彻地理解文本的程度。给学生充裕的时间,他们才能沉下心来,静静地看、静静地想、静静地回味、静静地收获,才会养成深思熟虑、潜心钻研的良好习惯。
  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多留给学生一份潜心思考的平静,还学生一个品味的空间,给学生一个涵泳的时间,让语文课堂如同花蕾般悄然绽放,花瓣一片片展开,展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闪耀着孩子们思想的独特光辉。
  [作者通联:山东泰安一中]
其他文献
笔者在基层一线的教学调研中看到,能真正驾驭、科学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备课组和教师不多,因为这项工作除了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外,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研发,而一线教师要按照既定的课程进度完成教学,往往是来不及对课程进行综合的深度的设计就推进过去了;而进行专题阅读教学则是一线教师能够驾驭、常用的一种深度教学,可以较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回应和破解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专题阅读教学有力促进了语文课堂
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的教育观中指出[1],为更好地发展智力和思维,活动教学法理应被广泛提倡。教育与活动的重要性亦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实践中得到证明。近年来,教育教学工作者广泛的课堂活动实践揭示了活动化教学在应用时存有的几大教学问题:课堂局限于认知,忽视体验[2][3];未能重视语言文本,忽视品味词句本身[4][5][6];课堂活动过多且流于形式,忽视逻辑性[7][8][9][10]。   张红老
文化心理是指一种或几种文化制约下活动着的个体的心理面貌和秉性,这里指文学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地显示出的创作者的思想向度和情感偏执①。文化心理是作家审美和艺术表达的原动力,作家的文化心理影响着他们的创作,也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入手可以对作家的文学文本寻得有意义的解读。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写于1934年4月,是一部描绘湘西农村风俗人情的作品。它以其如诗如梦般的优美故事成为现代文学中
案例缘起    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在于“言”、“文”分离,要么重“言”轻“文”,搞机械枯燥的字、词、句、篇的串讲训练;要么重“文”弃“言”,忽视文体特点,凌空蹈虚地架空分析文章。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文”与“言”的和谐——既依据文体特点,重视文言文字词基础知识的落实又符合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文章语境中动态积累字词,进而通过经典文章的学习,传承古典文化,是文言文教学摆脱困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帕斯卡尔是17世纪最卓越的法国数理科学家,他的《思想录》中有这样一段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棵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此,语文课尤其是作文课的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思维的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语文阅读也好,创作鉴赏也好,那些文质兼美、文道并重的文章不但可以以其强大的艺术魅力感染学生,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情
教过几年初中语文的教师,想必对《分马》这篇课文并不陌生。该课文选自于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第二部第二十四章。其中老孙头这个人物个性鲜明,尤其让人喜爱,他风趣幽默,聪明睿智,是作品中绝无仅有的一个喜剧人物。   长期以来,各种教参、资料及教学人员无不众口一词地认为老孙头圆滑世故、自私落后,是个正在觉悟的农民形象。得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老孙头在分马、换马过程中表现出的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等。笔者以为
针对高考作文的审题难,有没有一种易学易操作的方法或技巧去解决?笔者经过对最近10年高考作文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有。  先请看下面三份表格:  细读三表之后,我们先来研究最近10年高考作文题目的特点。  综合1998年至2008年这10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我们可以从“表达的语言形式”这个角度出发,将题目分为“陈述式”和“并列式”两大类(划分是否科学有待商榷)。前者指题目本身是一个陈述性的短语或词组
相信每个人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之后,都会感到一种全身的震颤,为他的人生坎坷,为他在苦难中的不屈抗争。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史铁生之所以选择了坐在轮椅上顽强活下去,在某种程度上讲得益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更确切地说是园子里的那些卑微的生命体给予了作者有关生命价值的启迪。肉体与精神“伤残”的史铁生冥冥之中走进了地坛,地坛里触目所及的景物又走进了作者的心中,给了他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解读这些景物实际
风流百世诗三百,文采千秋事万千。翻开《诗经》,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而过,无论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对心爱女子的思念追求,还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对爱情难得的惆怅迷茫,有名无名的河流旁,上演了一幕幕爱情的悲喜剧。追寻流水的足迹,穿越诗经的画廊,走近《卫风·氓》,足以探访远古的诗情与爱意,领略先贤的美丽与哀愁。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了一位女子被丈夫氓抛弃后,回
优秀的文章总是相似的,而庸劣的文章则各有其弊病。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构思新颖,结构精巧,文笔流畅,而立意的深刻则是其核心因素,它是评判文章价值的主要依据。杜牧有言,“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可谓是文无定法,立意为上。  然而,有些学生的作文,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流于“小气”,立意不远。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场景型、生活化的话题作文时,往往容易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个人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