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景物就是解读生命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lovec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每个人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之后,都会感到一种全身的震颤,为他的人生坎坷,为他在苦难中的不屈抗争。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史铁生之所以选择了坐在轮椅上顽强活下去,在某种程度上讲得益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更确切地说是园子里的那些卑微的生命体给予了作者有关生命价值的启迪。肉体与精神“伤残”的史铁生冥冥之中走进了地坛,地坛里触目所及的景物又走进了作者的心中,给了他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解读这些景物实际上就是在解读作者生命的心路历程。
  
  一、衰败的地坛与荒芜的心灵
  
  史铁生在生命最灿烂的时候忽地“残废了双腿”,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年轻人一下子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啊,美好的青春才开始不久,仿佛就走到了尽头,这又是多么大的悲哀啊,双腿残废后,史铁生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甩向四周的墙壁。”活着还是死去?在一座名为“地坛”的废园里,这个坐在轮椅上自感被命运抛弃的21岁的年轻人成年累月想着的就是这样的问题。宿命之中注定他要走进地坛。“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圯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浮夸的琉璃剥蚀了,炫耀的朱红淡褪了,高墙坍圯了,玉砌雕栏散落了,岁月使得地坛失去了往昔的金碧辉煌,失去了张扬耀目的资本。它只能静静地独自在黄昏里落寞地回味着、感伤着,感慨以往的繁盛与辉煌,感叹今天的衰败与荒芜。这正如作者自身的命运,“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正当青春年少个性张狂的时候,无情的岁月也剥夺了作者狂妄幻想的资本。一切都显得失魂落魄了,心灵“荒芜冷落的如同一片野地”,古园的命运成了作者命运的宿影与写照了。于是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的地坛就成了作者一位同病相怜的难友,只有在这个地方,作者才得以逃避现实的世界,静静地舔舐自己的伤口。可以这样说,衰败的地坛为作者荒芜的心灵作好最好的注译。
  
  二、生气的园子与生命的律动
  
  从作者双腿瘫痪的时候起,一直到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的时候,中间相隔了整整7年,7年的时间,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作者来说,却是漫长的7年轮椅的生活。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在这个园子里,作者坐在轮椅上与地坛进行了长期的物我交流,走完了一段艰辛的心路历程。“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是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胡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应该说他刚进园子的心绪仍旧很坏,“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有时他真的不明白,那么小的昆虫为什么要来到世上,自己这样残疾,何以还要活着?然而当他静坐时,他惊奇地发现,也许并不需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来到世上的昆虫,照样活得有滋有味,无论是天天处于忙碌的蜂儿,还是边行动边思考的蚂蚁,无论是或爬行或飞翔的瓢虫,还是平凡的生命孕育出精彩的露水,地坛的草木昆虫等生命体虽然平凡卑微且处在荒芜之中,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跃着,向人们展示着缤纷的生命世界,无声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给了作者以深深的启迪,作者在园子里发现了生命的原生状态,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从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应该按它的本真状态来活。于是他突然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者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原始生命中,得到了生命的感悟,把死的日子当成是一种“节日”,他开始走出了人生的阴霾,并且获得了生命的律动。
  
  三、沧桑的景物与价值的追寻
  
  解决了要不要活的问题,可是怎样活的问题不是一次能够解决的,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的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旱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作者触目的是“落日”、“冬天”、“落叶”、“古柏”等感伤悲怜的景物.感受到的是“寂静”、“落寞”、“忧郁”、“微苦”等伤感冷涩的韵味,解读这些景物,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还没有真正面对命运残酷的事实,还没有从痛苦中完全解脱出来,还没有完全找到摆脱“死”的方法,所以他15年了,还得去同古园交流。在不断地与园中景物交流与思考中,作者发现再磨难的生命也应该有它精彩人生的时候:虽为落日,却也要将坎坷照得灿烂;虽为古柏,也要坦然面对命运的多舛;虽为落叶,也要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点灵动的色彩。每一种看似感伤的景物背后都有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一次磨难其实都是人生的一次历练。作者终于明白了,残疾之后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出精彩。恰如一位伟人所说:“当命运递给我们一个酸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史铁生从他残废走进地坛之日起,就与地坛有了一种心灵的契合。心理上迷恋,精神上仰赖,情感上感激。解读地坛的景物便是解读史铁生对生命价值的探寻,这三处景物正是作者心路历程的反映:厄运到来时心灵的荒芜——满是生气的园子引发了生命的律动——历经沧桑的景物引发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执着追寻。这样的心路历程和思考从而也让我们明了:人的一生可以伟大,当然也可以平凡;飞翔是一种生活状态,爬行也是一种生活状态;无论是飞翔还是爬行,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身处逆境,不能消极颓废,而应该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那份喜悦,为生命增添一分活力与亮丽。正如史铁生自己所说:“我越来越相信,人生是苦海,是惩罚,是原罪。对惩罚之地的最恰当的态度,是把它看成锤炼之地。”
  
  [作者通联:广东深圳宝安区光明中学]
其他文献
一、积累写作材料的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来说,人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学认为要输出信息必先输入信息。写作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浸透着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是一种输出信息的心理活动,也必然要先输入信息,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正是输入信息的过程。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是写作的必然环节之一,“写作基本过程按照写作活动的一般程序分为四个阶段,即积累、构思、行文、修改”①,对于写文章有两方面意义。  
依照常规教学的思路,语文教师总是依据教参大纲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布局完成课堂任务。因课时有限,教师需在一定课时内完成授课任务。为此,常常使部分学生乃至于好学生对一些时代遥远、民族背景文化不甚了解的文章很难领会吃透,更谈不上全方位掌握。笔者认为对于此类作品(如《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除上课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外,均应添加一节“专题课”,以便于组织学生精心探讨正课不易深入的问题及学生难于细化内化的
九 师表万世    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首开平民教育的先河,首用启发式教学,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有很多,主要有四点:    一、忠爱师魂    孔子教育学生,一以贯之的是以仁为本。“仁者,爱人也。”在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尊师爱生的关系。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7》)这是他教育学生
笔者在基层一线的教学调研中看到,能真正驾驭、科学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备课组和教师不多,因为这项工作除了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外,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研发,而一线教师要按照既定的课程进度完成教学,往往是来不及对课程进行综合的深度的设计就推进过去了;而进行专题阅读教学则是一线教师能够驾驭、常用的一种深度教学,可以较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回应和破解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专题阅读教学有力促进了语文课堂
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的教育观中指出[1],为更好地发展智力和思维,活动教学法理应被广泛提倡。教育与活动的重要性亦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实践中得到证明。近年来,教育教学工作者广泛的课堂活动实践揭示了活动化教学在应用时存有的几大教学问题:课堂局限于认知,忽视体验[2][3];未能重视语言文本,忽视品味词句本身[4][5][6];课堂活动过多且流于形式,忽视逻辑性[7][8][9][10]。   张红老
文化心理是指一种或几种文化制约下活动着的个体的心理面貌和秉性,这里指文学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地显示出的创作者的思想向度和情感偏执①。文化心理是作家审美和艺术表达的原动力,作家的文化心理影响着他们的创作,也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入手可以对作家的文学文本寻得有意义的解读。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写于1934年4月,是一部描绘湘西农村风俗人情的作品。它以其如诗如梦般的优美故事成为现代文学中
案例缘起    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在于“言”、“文”分离,要么重“言”轻“文”,搞机械枯燥的字、词、句、篇的串讲训练;要么重“文”弃“言”,忽视文体特点,凌空蹈虚地架空分析文章。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文”与“言”的和谐——既依据文体特点,重视文言文字词基础知识的落实又符合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文章语境中动态积累字词,进而通过经典文章的学习,传承古典文化,是文言文教学摆脱困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帕斯卡尔是17世纪最卓越的法国数理科学家,他的《思想录》中有这样一段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棵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此,语文课尤其是作文课的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思维的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语文阅读也好,创作鉴赏也好,那些文质兼美、文道并重的文章不但可以以其强大的艺术魅力感染学生,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情
教过几年初中语文的教师,想必对《分马》这篇课文并不陌生。该课文选自于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第二部第二十四章。其中老孙头这个人物个性鲜明,尤其让人喜爱,他风趣幽默,聪明睿智,是作品中绝无仅有的一个喜剧人物。   长期以来,各种教参、资料及教学人员无不众口一词地认为老孙头圆滑世故、自私落后,是个正在觉悟的农民形象。得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老孙头在分马、换马过程中表现出的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等。笔者以为
针对高考作文的审题难,有没有一种易学易操作的方法或技巧去解决?笔者经过对最近10年高考作文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有。  先请看下面三份表格:  细读三表之后,我们先来研究最近10年高考作文题目的特点。  综合1998年至2008年这10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我们可以从“表达的语言形式”这个角度出发,将题目分为“陈述式”和“并列式”两大类(划分是否科学有待商榷)。前者指题目本身是一个陈述性的短语或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