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语文趣味课堂 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hhl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趣味性体现在教学内容、传授方法和课堂结构对学生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在语言优美 、内容充实、形式灵活、方法多变,还体现在“以短胜长、以浅见深,做到课开始、趣已生;课正行、趣亦浓;课已尽、趣犹存。根据自己积累的一些教学经验,认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编成有趣的小故事。设计的故事要和课文内容有所关联,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例如在讲《别董大》这首古诗时,先讲诗人高适早年仕途失意,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深切感慨,从而在这样景况我下他还很开朗,并真诚鼓励老朋友不要忧虑前途迷茫孤寂。要看到天下的知心朋友很多。高适不也是身处劣境吗?有什么可灰心丧气的,这就给有“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之感,引发学习诗句“北风吹雁雪纷纷”,“天下谁人不识君”让学生深入体会诗境中去撩拨兴趣。
  二、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设置悬念应生动形象、简洁鲜明。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直接出示问题,有意识地布置陷阱,才能抓住学生学习新知的好奇心理,造成疑惑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做到学有目标,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一节课的导入恰似一出戏的序幕,或似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和安排有艺术性,富于变化,悬念叠起,往往能像磁石引铁一样把学生吸住,能很快调集他们的注意,点燃智慧的火花。在讲《渡船》这篇课文时,这发问:船上的人对病孩议论纷纷,并出了不少主意,那么假如你当时在渡向上,你会怎么想的呢?这样的提问调动了同学们意入此境,控讨问题的关键,在争议中获和知识。这样激起了学生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对文本阅读期待,自然地导入了新课的学习。
  三、引用诗词导入新课,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乐读。学生如果乐于读书,积极主动地探求思考,阅读教学就会成功一半。因此,教师要设法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吸取知识的阳光雨露。例如我常常利用阅读课前的3-5分钟时间声情并茂地朗读一篇精美短文,并加以三言两语的点拨来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我给同学们读了《多情自古江南雨》一文,本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古典诗词,且情感浓郁,可谓是“诗情画意”,学生听完,完全陶醉于文章的意境当中,很多同学都说:我怎么没有读到这么美的文章呢?都希望以后老师能多读。这样顺势引入了《春》的教学,课后我还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朱自清的作品,告诉学生文字也一样的优美,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过了几天,我果真发现班级里面多了几本散文选。
  四、播放歌曲导入新课,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歌曲导入法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如在学习《繁星》时,我首先让学生在轻柔的钢琴曲中欣赏夜晚繁星满天的投影,当画面上出现海上繁星图时,学生不由得轻声地朗读起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读到此处,陶醉的神情洋溢在学生稚气的脸上,也许他们并不能体会当时巴金写作此文的心境,然而,当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重新诠释这样一篇散文时,这怎能不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此时无声胜有声”,无一字一句,却已将学生带入文中所需的境界中。
  五、通过谈话导入新课,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谈话导课,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接受新知识。不同于教师自言自语式的单向传授,它的主要特征是交谈。如学习《邓稼先》一文,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课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他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大大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六、温故知新导入新课,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回顾旧知识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学习梁衡的《夏》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走过多姿多彩的春,越过清冷萧瑟的秋,趟过小雪滋润的冬,我们走向炎热的夏,去感悟夏的紧张、热烈、急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夏》”。简单的几句话不仅点明了前几篇课文的风格,也交代了新课的主要内容,引起学生对前几课内容的回忆,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 学习《七颗钻石》这篇童话故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在浩月当空、繁星满天的夜晚,巴金爷爷写下了散文《繁星》、冰心奶奶写下了小诗《繁星》,同样19世纪的俄国有一位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看到繁星满天,写下了童话故事《七颗钻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童话”。这样的导入将本学期的关系密切的课文结合起来,加深感知,对学生的归纳性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适时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旧知,开启新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情感传导的作用,把学生引入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创设出和谐的课堂气氛。
  总之,导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好的导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导入新课,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今作文教学出现许多的问题,加强作文的训练革新已经刻不容缓,有方法的进行作文教学是迫在眉睫。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需要有新方法就是要新颖而又效。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有序 有方 有效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写作教学。当今许多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人堪忧,但是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全部问题在于学生。现代的作文教学方式也存在它的不足和缺点,主要存在三大不足:一是训练无顺序,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中青年单纯中重度舒张期高血压疗效。方法:选取进入我院治疗的334例单纯舒张期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其皆为经过严格的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并
目的:观察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手段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7例采取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向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以及中药熏洗患肢的中西医结
目的:探讨通过加强入院护理宣教及健康教育对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3月-2013年03月收治16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成宣教组80例,对
目的:观察蒲参胶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作用。方法:80例TIA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蒲参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对照组40例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6周,分别观察
编者按:都建恒先生,1928年生,山西榆次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现兼任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顾问、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