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与历史课堂教学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2006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学大纲为导向,把所讲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并辅以多种教学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示、音像等方式,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视、听等器官的接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那么,如何有效地巧设情境呢?笔者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一、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在现行教科书中,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生动的历史事件在教材中只能一笔带过。因此,教师要借助丰富多彩的史料,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再造历史形象,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例如在教学“九一八事变”时,笔者通过一段简短的影片,将日军的侵华阴谋、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都鲜明地展现出来了,这不仅增强了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拉进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历史事实中,能更准确、更透彻地掌握史实。
  二、运用优美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共鸣
  优美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美感,生成一种积极的动力。教师可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沐浴在情感的暖流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一句简洁、有趣、活泼的开场白,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历史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运用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画面刺激大脑,能产生较强烈的条件反射,人们会更容易掌握和记忆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教具,创设不同的历史情境,从不同的角度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形成形象思维,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可以有效地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及其相互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四、积极、有效地开展各种课外活动
  为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弥补课堂教学的欠缺,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如结合乡土教学、参观遗址、邀请革命前辈做报告、撰写历史小论文、举办古诗词朗诵赛等,把学生“带入”历史,“重游”历史。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有序进行,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情境的创设不但关系到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习和主动探寻知识,还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在历史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真实性
  虽然我们不可能重复昨天的历史,但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还原历史,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审视和认识昨天。
  2.趣味性
  如果教师能够创设有趣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历史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充分挖掘历史的现实性、趣味性、审美性等因素,营造一个愉悦、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放性
  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创设共同研究的情境。教师还应突破传统的设问方式,设置具有批判性、现实性、新颖性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而要打破历史课本的框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重新整合课本内容,适当地拓展课本内容,引导学生鉴古知今、关注现实。
  总之,创设新颖、生动、开放的历史情境课堂,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前景指出了一条新路。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东方中学)
其他文献
由特殊性前提引出一般性结论的过程叫归纳。以归纳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方法叫归纳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个别事物开始,先认识一个个具体事物的属性,然后才逐步认识一类事
日本理光公司是世界一流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它建于1936年,现有雇员13000名,产品年销售额达50亿美元,电子复印机、传真机、一次写光盘等产品的销售量居世界首位,每年对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冶金学家——李文采谈创新李文采院士虽已年逾9旬,但他仍思路敏捷,并以强烈的创新意识,为开发冶金新工艺在进行着不懈地探索。1创新——钢铁工业发展的关键中
由于CT检查的开展,对小脑出血的诊断率大大提高。现将我院在1984年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15岁,于1984年3月20日入院。入院前一天无明显诱因,突然头晕呕吐10余次/日,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一个有400多人(含离退休职工)的知识密集型的设计单位。改革开放以来,院党委和院行政领导班子十分注重内部改革,特别是1994年国函100号文下发以后,更
那天,儿子放学回家后异常兴奋地从书包里拿出一张成绩单给我看,并说:“妈妈,开学以来几个单元考试我都考得不错,老师让你奖励我。”我知道儿子一贯淘气,学习不大用功,于是就
2011年8月24日《京华时报》第10版有一篇报道的标题是:为能与儿子经常见面(眉题)九旬老太起诉儿子轮流赡养(正题)该报道的正题易产生歧义,在“轮流赡养”前应加上“要求”。
首钢机械运输工程公司建厂已有40余年的历史,80、90年代共完成首钢800万t钢综合生产能力的改扩建和新建近百万m2民用住宅的吊装和土石方施工任务,是一个典型的起重机械、土方设备综合使用单
在清代前期,也就是《红楼梦》的成书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末期,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奴役和剥削农民的基础。广大农民深受政治压迫
现代化的生产过程,要求人们彼此密切合作,共同劳动。一项新科研成果往往是多学科高深理论和技艺的综合,是由许多在不同领域中学有专长的科技工作者合作奋斗的结晶。生活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