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外实验活动的拓展与策略研究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qlfal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小学阶段设置的科学课程,即是围绕新课改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所倡导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由于科学课涉及的知识内容十分广泛、多元,很多科学现象、科学常识就蕴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小学科学课教师应当灵活掌握科学课教学的模式与内容,不要将教学环节仅仅拘泥于课堂之上。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对周围事物好奇的自然天性,挖掘学生对科学现象所产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将科学课的教学活动,尤其是科学实验活动拓展到课堂之外,让学生能够真正从自身出发、从日常生活出发,去发掘身边有意义的科学实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动手能力,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与自然观。
   一、日常实验小课堂
   由于校内的科学课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来说,都十分有限,所以小学生在学校里接受到的科学知识十分有限。如何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在科学课堂的深入学习与实践,是小学科学课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科学知识就蕴藏其中,所以小学科学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课外时间,鼓励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因地制宜建立实验小课堂。与此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一些简单、安全、易操作的小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
   二、大自然百科课堂
   科学源于自然,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好的课堂在大自然中。科学课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索自然奥秘的能力,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用眼睛去觀察,用头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自然事物,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以及从课外书籍中获取的科学养分,在大自然这个百科课堂上,去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开花了,结果了》时,科学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公园、植物园、郊外草地等,去搜集自己看到的花朵与果实,通过记录鲜花或者果实的名称、外形、特征、花期、习性等,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到自己的实际探索中。在大自然这所百科课堂里,拓展更多的科学知识,从而进一步了解大自然,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科学情怀。
   三、生活提问小能手
   科学课由于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的科学知识既神秘又有趣,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同时,每个学生都是爱问问题的小能手,所以小学科学课教师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扬学生的这一优点,在课外实验活动中,鼓励每一位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学科学课教师要在学生中间建立自由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针对彼此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积极交流。在这个提问与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的交际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们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科学课教师也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总结性的分析与指导,让学生不仅从中学会科学发问的能力,收获科学相关知识,也培养他们热爱钻研、善于思考的科学品质。
   结束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小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对于其个人未来的发展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小学科学课教师应当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观察能力,增强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学习能力,在布置科学实验活动的内容时,要充分掌握学生对实验相关内容的认知水平,正确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必要时可以与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外实验活动当中来,真正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为此,小学科学课教师应当不断创新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与形式,挖掘出有益于提高小学生科学意识的课外实验活动,从而带动小学科学课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整体概说】    写文章首先要研究语言。好的写作素材、丰富的思想感情,是写好文章的前提,但要真正将素材、感情转化为文章,还需要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章,没有好的语言,就没有好的文章。一种高质量的商品,用粗糙、低劣的纸张包装,无法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意义的理念,借助于文采,更容易传播。如果说好的素材是文章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就是文章美丽的面
期刊
西班牙作家塞拉以自己独特的文笔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金胗的公鸡》是一个富于哲理的故事,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对话和意识流式的内心独白,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约瑟·马黑尔的命运》把一个老汉深夜心血来潮上酒店,从而避过一场屋塌人亡的飞来横祸的故事写得有声有色。  (格 字)    【作家档案】  卡米洛·何塞·塞拉(1916~2002),西班牙小说家。出生于加利西亚省的小镇帕德隆。父亲是西班牙
期刊
【活动背景】  流行歌曲是一种通俗文化,许多学生非常喜欢。古典诗词对流行歌曲创作有较大的影响。语文教学有必要引导学生除了留意歌曲优美的旋律外,还要留心从歌词中汲取营养,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对古典诗词进行赏析,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因此,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流行风古典味——流行歌曲歌词欣赏》是让师生在诗与歌古典雅丽的氛围中,感受古韵今风,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 
期刊
【整体概说】    什么是立意呢?简单地说,立意就是确立一篇文章的主题,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深度,它制约着文章内容的展开和表达形式的选择。立意是评判文章价值的主要依据。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衡量的关键尺度就在于“意”。中考作文竞争的焦点很大程度上就落在立意能力的高低上。谁的文章立意高、立意深、立意新、立意巧
期刊
高考语文考纲中对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解释为“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示作用”。可对高中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很难。特别是针对现在流行的任务驱动型文章,很多学生只会围绕材料给出的观点去分析,思维不够发散,所以内容也就不深刻。下面笔者就针对任务驱动型材料,从历史观、现实观、发展观、辩证观的角度,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  一、从历史的角度追本溯源  历史观的核心是社会存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的安排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认真考虑学生的要求和实际水平。高中阶段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已经十年了,师生最初的热情已经消退,选修教学也愈来愈不像选修教学了。  一、问题:选修教学的“异化”  1.教学内容机械化  限于种种原因,目前的高中语文选修教学主要以各出版社出版的选修教材为课本,这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学校、教师往往受“高考”这一指挥棒的影响,在进行选修教学时以“高考考什
期刊
小学生对于其生活的外在客观世界基本上还处于懵懂的认知时期,在人生观念以及德育观念的形成方面基本还处于空白认知状态,这就进一步凸显了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一、教学内容直观化   道德与法治讲述的内容较为烦琐、专业性强,以小学生的能力很难完全理解,就算勉强记住了,也很难灵活运用。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学生引到正确的路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完善教学方式,将以人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摆脱功利化的教学,加强知、行、情的合一,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有爱国的情怀、至爱的亲情、真挚的友情等,都散发出美的魅力,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去审美,去感知形象之美、品味语言之美、领悟其中意蕴之美,能在审美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一、精心做好情感准备   教师要倾注自己的情感,关心学生、呵护学生,成为学生的挚友,帮助学生解决人生的困惑。教师要激励学生,满足学生被关心
期刊
【摘要】基于对如何阅读与鉴赏古诗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分析,首先分析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出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教学对策,进而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阅读与鉴赏;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无论在哪个阶段,古诗词教学都是语文教学当中的重点内容。在古诗词当中有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也体现出了我国的民族文化,所以在小学语文中古诗词的教学有着重要的
期刊
随着教育教改的不断深化,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在农村的迈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小学生正处于懵懂、幼稚、半成熟的身心发展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及时有效地对学生施与美感教育,对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的薄弱状态,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作为小学教师,如何开展小学生的美育教育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