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运中沉浮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o_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叫,是小狗的本能,不需要学,也不需要叫。但在这个故事中,这是一条不会叫的小狗,到处学叫。这样看似荒诞的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隐喻式”的人生故事,小狗的身上有我们自己的影子。若是要提炼出一个主题的话,那就是——在命运中浮沉。
   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狗,不知道怎么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
   这是一条被命运捉弄的狗,它“叫”的本能丢失了,而且被置身在一个“没有狗的国家”。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这条小狗一样,被命运丢弃在一个特别的环境中,无法认清自我。这条小狗也是一样,在一个没有狗的国家,它无法发现自己的缺陷,也无法去追问“自己是谁”。
   不过,这样的追问始终要来,无论是来自自己,还是他人。
   别人的质疑开始敲破了这条小狗的懵懂。不过一开始,它依然是笨拙的,昏睡的,不知如何回复,只好不知所措地面对。
   在面对他人的批评时,它紧张、躲闪,回答苍白无力。
   这很正常,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面对他人的质疑时,不也是这样慌张、惶恐无助,下意识地躲闪吗?
   接下来,它要开始学叫了,学叫的过程就是发现自我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磨难总是人生的主题。小狗学鸡叫,学杜鹃叫,可现实总是打击了它,它的角色错位,让自己面临的不仅仅是嘲笑,而且是生命的危险。
   在经历了这样的磨难之后,这只狗会怎么样选择呢?继续寻找,最终发现自我,功德圆满,还是随波逐流,甚至自暴自弃?
   有意思的是,課文呈现了三个结局:它碰上了母牛、农民、狗,只是面对三种不同的遇见时,这只狗有什么反应呢?课文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读者来构建。
   其实这篇文章也曾选入了七年级语文长春版教材。在这个版本中,小狗有了三种不同的结局:
   1.它碰到母牛,母牛要它学“哞哞”叫,它是这样的反应:
   “好主意!好主意!”狗大声说道,“什么主意?”
   “此时此刻我想起来的那种主意。我将学会所有动物的叫法,我将让一个马戏团聘请我。我将获得极大的成功,我将变得很有钱,娶国王的女儿为妻。固然是狗中之王的女儿。”
   “你真不简单,想的真妙。那你就开始学吧。你听好了:哞哞哞。”
   “哞。”狗学着。
   这是一只不会叫的狗,但它却很有学习语言的天赋。
   2.它碰到农民,农民要它看守鸡舍,它答应了。
   就这样,不会叫的狗找到了一个工作,它戴着锁链,每天都能喝上一大碗浓汤。
   3.它碰到了狗之后,“不知为什么,它的心跳得十分厉害。”最终——
   “汪,汪……”我们的小狗很快就学会了。它又激动又高兴地想道:“我终于找到我应找的老师。”
   虽然我们很希望小狗是第三种结局,但是,现实往往不以愿望为转移。前面两种结局同样有可能会发生,虽然我们并不希望小狗有这样的结局。第一种结局,小狗是那么庸俗;第二种未免太凄惨,非但没有寻找到自己,而且失去了自由,令人唏嘘不已。
   三种结局代表三种人生。不同的结局是否也在昭示,我们在认识自己、寻找自己的路上,有太多的不确定,有太多的偶然,以至于我们无法把握自己。
   事实上,作者并没赋予这条小狗个人意愿。小狗在这个过程中不过是一个被动的角色,它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追求,它的自我发现、自我寻找都是被动的存在。不会叫是别人的批评,向公鸡学叫,向杜鹃学叫,都是公鸡、杜鹃的要求,而非小狗自己的选择。
   因此,这三种结局都有可能,一切都看个人际遇。
   好在这三种结局在进入小学教材之后,编者进行了处理,隐去了三种不同际遇下的结局,而是以一个开放的文本,供学生自主构建。
   学生顺着小狗三种不同的际遇想下去,估计会有很多不同的答案。
   而这,或许恰恰是丰富的人生所在。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的安排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认真考虑学生的要求和实际水平。高中阶段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已经十年了,师生最初的热情已经消退,选修教学也愈来愈不像选修教学了。  一、问题:选修教学的“异化”  1.教学内容机械化  限于种种原因,目前的高中语文选修教学主要以各出版社出版的选修教材为课本,这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学校、教师往往受“高考”这一指挥棒的影响,在进行选修教学时以“高考考什
期刊
小学生对于其生活的外在客观世界基本上还处于懵懂的认知时期,在人生观念以及德育观念的形成方面基本还处于空白认知状态,这就进一步凸显了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一、教学内容直观化   道德与法治讲述的内容较为烦琐、专业性强,以小学生的能力很难完全理解,就算勉强记住了,也很难灵活运用。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学生引到正确的路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完善教学方式,将以人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摆脱功利化的教学,加强知、行、情的合一,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有爱国的情怀、至爱的亲情、真挚的友情等,都散发出美的魅力,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去审美,去感知形象之美、品味语言之美、领悟其中意蕴之美,能在审美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一、精心做好情感准备   教师要倾注自己的情感,关心学生、呵护学生,成为学生的挚友,帮助学生解决人生的困惑。教师要激励学生,满足学生被关心
期刊
【摘要】基于对如何阅读与鉴赏古诗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分析,首先分析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出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教学对策,进而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阅读与鉴赏;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无论在哪个阶段,古诗词教学都是语文教学当中的重点内容。在古诗词当中有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也体现出了我国的民族文化,所以在小学语文中古诗词的教学有着重要的
期刊
随着教育教改的不断深化,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在农村的迈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小学生正处于懵懂、幼稚、半成熟的身心发展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及时有效地对学生施与美感教育,对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的薄弱状态,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作为小学教师,如何开展小学生的美育教育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期刊
目前,在小学阶段设置的科学课程,即是围绕新课改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所倡导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由于科学课涉及的知识内容十分广泛、多元,很多科学现象、科学常识就蕴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小学科学课教师应当灵活掌握科学课教学的模式与内容,不要将教学环节仅仅拘泥于课堂之上。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对周围事物好奇的自然天性,挖掘学生对科学现象所产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
期刊
语文教学中的“生本理念”已经提出多年,可是当下,儿童仍在“被阅读”的边缘游走。目前的许多语文课均不同程度存在阅读错位。   一是任务阅读重于兴趣阅读,二是理性阅读重于感性阅读,三是同步阅读重于自主阅读。时间紧,任务重,同步合范、整齐划一的阅读既壮声势又有速率,实战性强。自由、自主阅读注定成了应景之需。   阅读究竟如何步入“童本”,突破阻碍 “学”与“教”融合之藩篱?   一、“问题”与“引
期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和诗词更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内涵十分丰富。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还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许多借鉴和引导。   如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认知是关键。   一、加強引导提高认识,让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主动探索学习的精神   一个人愿意学习某种知识,一定要充分认识这一知识的重要意义,了解
期刊
态度决定命运,这句话说得好。   我读小学的时候,小学老师义正言词地说:“要端正态度!”   我读中学的时候,中学老师义正言词地说:“态度要端正!”   那时不解啊!   态度!态度!天天是态度!不就是听听讲,做做作业嘛?   可今天,我就對这个休闲了一节课的学生谈起态度了。   我对他说:“态度决定行为,一个学生所选择的行为决定了自己的未来!”   我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他回头了,在
期刊
【摘要】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我国经典书籍进行诵读,以此扩充知识储备,使其拥有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对中华优秀经典文化得以传承及弘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不但能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积累,更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因此,广大教师应根据教育改革,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对小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教学。   【关键字】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前言:无论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