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是主体意识的本质特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就要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要适应新课程,实现地理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提高地理课堂质量,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创设一种“以人为本”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师在地理课堂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探究,而且要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不断的心灵交流,使学生处于振奋的心理状态之中,这有助于发挥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师生双方情感上的接近与默契,减少了人际间的心理冲突,因此地理教师应该充分调动情感因素,时时处处从“尊重人、爱护人、促进人”的角度,关爱每一个学生。如果以爱为出发点,必然得到的是学生爱的回应,如果能够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使课堂充满“和谐的情感、心灵的沟通”,那么学生也就能感受有趣的课堂,感受教师的关爱,也就会产生尊师情感和爱学的热情,从而地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会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激发。例如,教授“日照图、气候、洋流”等内容时,地理教师要尽可能做到,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用理解的微笑、耐心的态度来化解学生的焦虑;当学生破解难题时,用嘉奖的眼神、热心的祝贺来焕发学生上进的动力,这种积极的评价与适时的激励,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感受到课堂的趣味。
  二、培养学生思维习惯,教会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时时思考的习惯。在课堂上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因为良好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的期待感,形成对问题的探究的强烈热情,这是培养学生思维活动能力的重要条件。同时,问题情境创设,也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引发积极思维活动。教师应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运用观察、提问、探索、实验等各种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难度,处于一种“跳一跳能碰到”的状况,促使学生讨论、争辩、辩论,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另外,还要多向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有意识地进行地理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掌握设疑—提问—思考—解决的思维线索。根据地理教材的不同内容,进行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这样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散。
  例如在学习了高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后,我让学生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大洋西岸为暖流,东岸为寒流。具体地说,中低纬太平洋西岸为日本暖流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大西洋西岸为墨西哥湾暖流和巴西暖流,印度洋西岸为马达加斯加暖流和莫桑比克暖流;中低纬太平洋东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大西洋东岸为加那利寒流和本格拉寒流;(2)中高纬大洋西岸为寒流(太平洋西岸为千岛寒流,大西洋西岸为拉布拉多寒流),东岸为暖流(太平洋东岸为阿拉斯加暖流,大西洋东岸为北大西洋暖流)。在此基础上我继续设疑:除了同学们总结的规律外,还能够概括出哪些分布规律(如中低纬洋流呈反气旋型流动;中高纬洋流呈气旋型流动等)?在一堂课结束时,通过提出新的问题,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学生课后进一步的思维也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增强学生生活中的地理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把身边的实例融入到地理课堂中,让教与学跳出教本,走到现实生活中,使地理课堂大起来。我们要创设运用地理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比如在教学《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我问:“我们生活的城市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能否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呢?”在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甚至有学生写成文章提交给相关部门。还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关注的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既对地理内容进行拓宽,又激发学习热情,激发课堂活力,达到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
  四、积极开展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如何让知识走向学生,如何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递,而忽略学生是通过何种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其实知识掌握的过程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探究不重视,甚至忽略,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就难以得到真正的、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个性也就难以得到发展与解放。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让学生有充分思考和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围绕地理的主干知识,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特别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得出结论。例如,“气温分布”和“等温线”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就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讨,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进行适度的引导和启发,从而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五、分析学情与考情,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考情主要是指研究高考命题的思路和走向。老师只有知道了考情,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教学、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高考时才能“命中目标”。
其他文献
山地茶园覆草效应的研究汲长岁(山东省莒南县果茶中心)高家沟山地茶园,无灌溉条件,近4年年平均降水量为630mm,年降水量小于年蒸发量(450mm)与径流量(250mm)之和,茶树生长势弱,经济效益差。为了研究旱地茶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信息技术新的发展和不断突破,将会对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乃至日常生活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已经开始把信息技术教育列为中学必修课,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旨在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并初步具有收集、传输、处理、应用现代信息的能力和具有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这是“全面提高
会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常常就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才能引发解决难题的愿望,才能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创新思维.爱因斯
数学知识具有直观的特点,在政治教学中适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现行的政治教材就运用了许多的数学统计图表数字信息辅助教学,可以说透过数字理解经济现象、解读经济信息是高中政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政治教学中注意应用数学知识,是高考的要求,也是政治学科本身的内在要求。  一、采用公式的方式,讲解知识点  经济常识中可利用公式辅助教学的知识点很多,如:流通中的货币量公式、股票价
提高地理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乐于学习地理;要优化教学手段与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善于学习地理;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一、强化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是激发学生学习更加投入的内在因素。针对现在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不够重视的状况,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强化思想教育,激发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