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片段及反思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9页。【教学片段】片段一:教室中间的空地上布满鲜花,用5把小雨伞撑在地上做蘑菇。随着音乐声,教师和其他扮演小动物的学生边唱歌边跳舞,“小白兔”高兴地采蘑菇,采完蘑菇“小白兔”回家了。
其他文献
一、“半乐盲”现象    在我多年的专业教学中发现,中等专业音乐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音乐知识匮乏、音乐综合水平偏低的现象。我在学生们中间作过一些测试:音乐术语的含义、音乐作品的作者、年代、风格等,所得结果令人失望,很多钢琴专业的学生对于歌剧,艺术歌曲等声乐作品几乎不知道;声乐学生对器乐作品几乎一窍不通。    二、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原因  首先是学生们认识不足。作为表演专业的学生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初中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它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把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发展寓于素质教育之中,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那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培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情感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各不相同,学习效果也各异。我们习惯上把学习成绩差、不遵守纪律、愿意调皮捣蛋的学生说成“问题生”,这种评定对学生来说有些不公平、不合理。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由无数行为构建的,不能因为学生的某些行为表现就作简单地判定。  记得那是我刚毕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