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和谐性”的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要素之间以及教学环境始终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自学能力。
  【关键词】和谐教学法;创新精神;审美对象;才与学;知与能;德与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理与情;以诚相见;情感交融
  
  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和配合,协调和多样中的统一,在新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那么这样一个令人愉快的氛围,引入课堂教学将达到什么效果呢?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要素之间以及教学环境始终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今天的教育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教学中的和谐,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
  
  1首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
  
  有人给“和谐”这样定义:审美对象在多样联系中形成的协调的整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协调一致。美在于和谐,和谐在于对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在这一交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交往是最重要的。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在你的心中有学生,在学生的心中就有你,要爱学生,把教师的爱洒向全体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气氛积极和谐的首要条件,只有建立了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师生才能平等交往,相互交流信息和感情,才能产生积极的课堂气氛。同时师生关系密切、融洽,使学习气氛活跃、浓厚,这就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基础。因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与教学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即知识传授、智能发展、品德教育、美的陶冶、行为的感染等要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起主导作用,学生的灵魂要靠老师的灵魂去塑造,而教师的灵魂是从他们热爱教育事业,乐为学生奉献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才与学、知与能、德与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理与情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使他们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探索。
  
  2 其次教师尊重、信任、鼓励学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课堂上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这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劳动,而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师生双方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这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表现为师生以诚相见,情感交融,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即使表扬、鼓励,使师生关系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状态。
  教师特别希望得到学生的尊重,希望学生们能认真听他讲课。没有一个老师面对学生那渴求知识的目光而敷衍讲课的。当然老师辛勤的劳动也需要感情的报偿,当他站在讲台上看到全班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课时,他会有一种成功感,他会有一种幸福感,讲课的激情就越高涨,愉快的情绪会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许多课前备课时没有准备的妙语警句也往往会脱口而出,思路更加清晰,教态更加自然,效果会出乎意料。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也要出自内心地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要相信老师能够教好自己,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
  
  3 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在和谐的气氛中得到体现,其最终表现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学生是真正知识的构建者。因此,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活跃最积极的要素。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知识任何其他因素都无法代替的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教师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看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均能获得正常健康和谐得发展。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而有些课创设的问题情境牵强附会,教学实效性差。所以,我认为“现实性” 应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  那么,怎样创设符合学生内在发展需要的富有“现实性”的情境呢?  我们知道“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因为教学的需要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估算教材设置、教学方法的失当和教师专业知识的缺失,对估算的教学的把握成了数学老师新的困惑。  【关键词】估算    1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意义    估算是学生应该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
期刊
反思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课堂上,安排学生反思评价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回忆、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和补充以及教师的点拨,总结计算方法、学习方法及其他收获,进而优化学生数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能力。反思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1 反思课后小结    对学习主体而言,学习是一种经历,只有当经历提升为经验时,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总结回顾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最终要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的  认识数学,学好数学,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新知的引入
期刊
鲜明的感染性和陶冶性是语文情感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以及学生情感的心理特征,现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作以下几点探讨: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课本中所选的每一篇课文,大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直接或间接体现,离开了具体的情境,就很难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达的主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之中。首先要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引
期刊
【摘要】课堂是动态的,资源亦是动态的,教师应把握时机,精心呵护好教学中不断闪现的生成性资源,这样不仅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源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能彰显教师的教育智慧,让课堂精彩纷呈。  【关键词】生成; 教学资源; 生命力课堂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教学课堂过程是师生积极交往、共同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正如著名教授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期刊
聋哑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优良的道德品质,比正常学生更加困难,针对聋哑生的这种具体情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实际, 积极探索“三心”“三乐”特教教学之路,特教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爱心、耐心、信心    1.1 爱心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与老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聋哑班特教老师,更应该爱学生。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
期刊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根据教学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目的、作用和要求,对其信息元、信息点做出了改进,并提出了一种信息元能够自动在教学实施体、教学对象与教学管理体三者之间流动的反馈型流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其信息流动模式可大大增加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能动作用,提高其系统的运行效益。    1 信息元的优化设计——目前中学生上网状况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我们在
期刊
众所周知,大到宇宙中的大小不同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粒子,构成了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各种物质之间是不断发生变化的,物质的变化不外乎两种变化: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水在三态变化中只是外形和状态变化了。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出来,所以属于物理变化。又如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毒气等它们也没有新物质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