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探微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nneng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一个教学重难点,其主要问题是学生学得枯燥,易形成思维定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同时教师也感到难教。久而久之,学生对应用题产生恐惧心理,引发对数学学科的畏惧,从而影响学科成绩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只好采取某些传统对策来应对,如加强练习等,但结果适得其反。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应用题教学的能力应该怎样提高呢?
  一、现阶段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主要问题
  (1)应用题的呈现形式单一化,结构十分封闭。
  (2)忽视了语言教学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3)教学“类型化”的现象严重,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模式化,没有创新意识。
  (4)教学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问题的实际意义、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都不够重视,只是把实际问题的处理变成了一个纯数学问题。同时,“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数学公式”的转化过程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只能程序化和机械化地接受。
  由于这几种弊端的存在,让应用题教学失去活力,变得既费时又费力,而学生的学习变得郁闷、困惑,使学生陷入了“厌学——怕学——逃学”的恶性循环之中。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1.课堂导入方式要新奇、有趣
  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总会对知识充满好奇。教师应当好好利用学生这份好奇心,通过新奇和有趣的导入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转化为对知识的渴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例如,“有关物体面积的应用题”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使学生认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面积是怎么进行计算的,这时就不要单一、枯燥的讲解公式。像教材例题中的“想一想”、矩形的问题等,教师可以运用道具,如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圆柱体或图形,现场给学生进行演示,如去掉一个角或者添加一个边,这样就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2.应用题的形式要新颖具有实用性
  教师可以利用表格、图画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乘法应用题时,要让学生明白理解倍数的关系,这时就要准备好相应的图片。如乘法应用题中有关倍数的题目,教师若只是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内容会空泛,导致学生不理解其逻辑关系,产生不理解的错误。只要教师举个例子,如种树的问题等,并用一些具体的物体展示,如木棒代表树木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和动手运用公式,学生就会容易理解了。
  3.应用题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题材可以编成各个知识章节的训练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和实际观察中都有所表现,如果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会大大增强学习兴趣和动机。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教材中关于“百分数应用”的例题:“城西饭店去年9月份营业额是25000元。如果按营业额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款多少元?”通过这道题,既让学生了解国家税收的一些法律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由课内走向课外,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1.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不仅在学校考试中有所用,在实际生活中更要学以致用。教师除了在教学中进行改进外,也要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也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这要求应用题素材是学生熟悉的和感受过的,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在解决关于路程的应用题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列举问题:“一辆火车上午8时从北京开出,每上时行55千米,晚上6时到达杭州。你知道北京到杭州有多远吗?”这与简单的编造题相比,学生会很明确问题,而且富有生活化,学生更加乐意去学习数学,因为他们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又如,在解决位置定位的应用题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教室中进行实际的计算和验证。例如:“三年(二)班有男同学27人,女同学30人,如果每排坐9人,能坐几排?”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计算,再根据答案让学生实际地排一排座位。
  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
  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教师除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积极鼓励学生做题和说明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强调解题时要冷静、沉着。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习和复习,使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复习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让学生和以前所学知识相联系。
  总之,教师不仅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去纠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还要有意识地去收集和整理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问题来组织教学活动。在进行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后,教师要注意学生心理和学习接受能力的程度,使学生更好地去领悟数学的应用价值,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发展。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尽管欧洲市场上豪华汽车的销量仍不尽人意,但美日两大市场正在逐渐复苏。在去年10月6日举行的"94巴黎汽车展示会"上,各种豪华轿车纷纷亮相,一些生产厂家有意再展宏图。目前,
一个小小鞋垫、一个小小的肚兜能做出个啥名堂!别说,一个普通的农家女还真就靠它起了家!2000年的夏天,突如其来的一场冰雹把庄稼打了个稀烂,全村人的脸上都布满了愁云。成小
亲和力是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亲和力在现代社交活动中或在与公众交往、交流(如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必须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坚强的学习意志、较好的审美素养和教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塑
自主探究式教学,是与传统单一教师讲授相区别的,通过情境构造以及任课教师的讲述,带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研究数学问题,从而达到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
引进开放性教学思想,设计数学开放题,对课程改革和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设计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交流,有利于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条件,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一、设计开放题的意义  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传统封闭题而言的,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且给学生形成较大认知空隙的问题。从理论的角度分
数学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没有那些需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就谈不上数学的价值根源。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数学课程中强化应用意识重新被我们所关注,由此情境教学法
“读”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听、说、写的训练要以“读”为本,讲授、提问、讨论、作业等诸多教学方法的运用也要以“读”为基础。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读”。如
教学片断:一、教学环节1师:小朋友们,升入一年级,我们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你的同桌肯定是你最亲密的朋友。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