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民族化的趋势展望

来源 :哲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for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下经济和文化全球化一体化的语境下,本文从总体上把握平面设计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脉络,尽量引用最新研究资料和文献,关注国内外最新的设计语言的发展和应用,着重探究和总结民族化风格在书籍设计中的语言表现和规律,力图以较新的观察角度审视和研究课题对象,实现理论创新的目的,并进而指导实际应用。本文主要运用概念内涵阐述—要素剖析—总论归纳的论证手法,不断地对比论证和展开剖析,逐步地对研究课题进行深入阐述。
  [关键词]书籍设计;民族化;表现语言
  [中图分类号]G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4X(2009)02-0067-03
  
  新闻出版市场的逐步开放,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势必加剧图书市场的竞争,从而对图书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设计创意的完美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而印刷工艺、装订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不断推动我国的书籍印制在追求精致和豪华方面达到新的高度。烫金压膜屡见不鲜,撒“金粉”、撒沙和起凹凸,UV上油加硬皮,PVC材料做封面,用红木做函套等花样迭出。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读图时代”的悄然来临,全彩色的“彩色阅读”成一时风尚;与此同时,不含插图或是插图很少的图书竟然成为“异类”时,书架上一派缤纷。但是,我国图书装帧业仍有种种不足,一味迎合市场口味的多,坚持本土化民族化语言表现的少,与国际上的差距仍然很明显。
  首先,内文版式的单调乏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最为明显,没有针对不同的图书学科内涵进行分门别类地细致设计。重封面设计而轻版式设计,重外部面貌而轻内容表达,这都是受传统的“封面装帧”观念所影响,而且大多是没有图书整体设计的观念指导,没有一个民族化语言的表现方法。 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已呈现图文互动的趋势,先进的印刷技术加大了版面文字设计的可能性,文字的设计呈现出多元化、艺术化的趋势,这就对图书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充分理解书籍的内容特质、品质定位,以及满足读者的视觉需求等前提下,重在打破传统思维设计的束缚,运用民族化的视觉表达,符合读者愉快阅读的要求。
  当下,民族化的表现语言得到了进一步的社会认可。比如近年展出的2006年获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设计奖的《曹雪芹风筝艺术》和2004年获该奖唯一金奖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就是很好的例子。一般而言,一本书的整体感觉要亲切又不浮华,中国化但又融入现代的时尚因素,才符合“最美的书”评选标准。这就是对民族化表现语言的一种共识。
  
  1.民族化表现语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图书市场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纷繁的表现形式又需要一种内在文化理念作支撑。表现语言的发展变化总是由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所决定。从外部环境来看,社会和设计行业的重视会不断加强本土化、民族化设计语言的探索,客户的觉醒、社会需求的增加也让这种风格语言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收稿日期:2009-03-20
  谭有进(1968-),男,副编审,艺术设计硕士,研究方向:平面设计的语言表现和创意思维。
  并真正促使该风格与语言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从民族化表现语言的自身发展来看,总是不断地加深对民族文化传统内涵的挖掘,扬弃那些不适合时代需要的部分,并且不断地吸取外来文化的优良部分,用那些有生
  命力的承载形式和永恒理念充实到表现语言中来,从而能与自然、与人类、与社会产生有机的联系,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获得社会大众对抽象观念的认同。
  由此可见,民族化的视觉传达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围绕着民族精神的基调和生命力主题形成更丰富的外在表现,而内涵却得到了不断地锤炼提纯,从而给读者更深刻的思想震撼。具体地说,图书市场会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化,书籍设计也因不同的市场需求变化而呈现出更多样化的局面,资讯时代和网络阅读不断地给纸质媒介更多的干预和影响,图书设计的视觉传达方式便进一步结合读者阅读习惯的调整作相应的变化,更多的纸质印刷物要考虑与网络出版、电子出版物等多种信息载体的协同合力,并要考虑统一的视觉形象,这就可能给书籍带来更多与科技意味的趋同。
  本土化、民族化的视觉传达语言的优势,就是因为它根植于本土,能获得区域内读者的情感认同,能够让复杂的表现形式围绕着民族文化这个中心进行取舍。只有与图书主题相符合,有利于市场营销又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视觉传达语言才予以考虑,避免了在众多表现语言的选择面前手足无措。更重要的是,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剧,更进一步让那些具有区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体系凸现出来。比如从台湾汉声出版的《大过年》民俗丛书来看,他们的图书设计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蕴,又切合两岸三地同胞的心理需求,因而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市场业绩。
  从文化环境来看,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挖掘和抢救工作逐步地深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和深邃思想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这也不断充实民族化表现语言的资源,为民族化语言的表现手段提供了种类更繁多的借鉴对象。一方面,让涉及的服务对象——社会、团体或个人进一步认同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又为设计本身注入了更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更鲜活的表现语言。本土化、民族化的设计语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2.在多元化的表现风格中艰难前进
  
  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竞争的全球化,图书出版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境外的图书销售巨头已经进入了我国国内图书市场的流通领域。如此,一方面,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市场拓展难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在社会转型期中,读者需求更加千变万化,各种需求层出不穷。不但有受欧风美雨洗礼的中青年阶层,更有在哈日、哈韩风中熏陶出来的年轻读者。市场在细分,服务在细化,不同的图书适合不同的读者层。图书的设计语言和表现风格迎来了真正百花齐放的时代,因为只有多样化的表达才能适应多样化的读者需求。民族化的表现语言也只能适合特定的图书主题,适合某一类特定的读者群。
  也许,民族化表现语言风格的图书应更多应用在需要强调文化传承的客户身上,更多应用在教育类图书和个人作品上面。正如谢赫所说的“随类赋彩”的道理一样,需要根据对象需求来赋予不同的表现方法。不从实际出发的滥用,张冠李戴的民族化语言应用,不但会妨碍图书主题的恰当表达,也会对民族化语言的发展产生伤害,影响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应当在清醒认识社会环境和竞争市场的前提下,恰如其分地选择适当的表现手段和形式语汇。我们不能因为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民族化语言表达的娴熟,而把个人喜好强加给读者。何况,市场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图书市场也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只有为读者提供合适、增值的阅读服务,才有可能获得市场认可。任何不切实际地对民族化语言的滥用,只会遭到市场和读者的冷眼。
  总的来说,书籍设计的民族化语言表现应该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得到以往所没有的重视和发展,并进一步引起社会重视形成互动,反过来又促进该风格语言的发展。但是,书籍设计总是从属于图书主题,而且它只是拓展市场的营销手段之一,其应用范围、表现程度都受很多条件制约,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因此,它只能是多元化表现语言风格中的一种。
  
  3.民族化设计任重而道远
  
  正如我们一再强调的一样,全球化首先是国家的全球化(国家间的竞争),之后是组织机构或公司的全球化(组织间的竞争),再之后是个人的全球化(个人间的竞争)。个人的全球化表现不仅仅是每个地球人须具备国际性视野和沟通能力,更表现为在多样化的文化背景下的生存和工作能力,具有民族化的文化表达能力才能显得尤为可贵。如此可见,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族化的文化表达(包括本土化的书籍设计)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文化生态之一。
  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练就娴熟的民族化表现语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样,不同的思想高度决定了不同的表达高度,设计师的思想高度就决定他自己的设计水平。
  台湾作家高阳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你有一乡的眼光, 你可以做一乡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 你可以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 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这里面的观点也可以用来衡量书籍设计:如果你有一流的眼光, 你可以做一流的设计,占领着高端市场,占据着利益链的顶端;如果你是二流的眼光, 你只能做二流的设计, 还有很长的积累阶段,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你只是三流的眼光,对不起,你只能做三流的设计,成为了做劳动量最大而创意含量最少的最多数“匠人”。
  因此,眼光的高低取决于思想高度, 取决于思想的开放程度和全面的知识体系!要求设计师功在画外, 也就是要求设计师除了在本专业范围内不断加强和补充“营养”外,广为涉猎,注意积累,多有体悟,还要多接触一些与本专业无关的领域,才有可能养成广阔的专业视野,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眼光的设计师。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传承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思想,而不是旧的造型方法和旧的观念。丧失生命力的造型观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表达需要,我们应该为之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新的造型理念。现代的书籍设计理念和思路应该是全新的、开放的,不断地吸收各个学科好的思维方法,不断地创新发展,这一点与传承的观念并不矛盾。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寻胜兰.新民族图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4]章利国.现代设计社会学[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王荔.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The Outlook of the Trend of Nationalization
  in Book-design
  Tan Youjin
  (GuangxiCollege of Education, Nanning, Guangxi, 530023,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economy and culture, it generally grasp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study venation of graphics design, citingthe latest research documents and references. It looks into the lates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design language home and abroad. It also probes into and concludes from a new aspect the language expression of nationalization in book-design and the rules of i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the theory and to guid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thesis uses the methods of conception connotation—element analysis—summary to demonstrate and analyze the trend of nationalization in book-design.
  Key words: book-design; nationalization; expressing language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研究襄阳大头菜正常发酵腌制液与长膜腌制液的细菌多样性,并对优势条带进行测序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在两个不同状
一、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明确教育资源应向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为应对日益严重且社会反映强烈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的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强调了教育的
为探究最佳风味大豆肽的制备工艺,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综合考虑水解度和感官评分,确定了风味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复配后酶解效果较好,并采用响应面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研
日本人在逐渐丧失民族文化、缺乏继承传统的教育下,已经成为无国籍人。因此,孩子们已经迷失,变得开始遗忘国家。灌输文化传统是让他们延续生命的真谛。因此,只有将培养爱国心等作
中学生正处在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同战略,各级学校坚持国家教育方针,为祖国建设培养了大罱的合格人才。在学校的教
[摘要]加强聋校语文教育,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在聋校语文教育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重视语文知识的教育;重视道德品质教育;重视美的教育。  [关键词]聋校;语文;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009)08-0005-03    现代化的关键,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又与具有高度的文化素质密不可分。搞好语文教育对于提高中华民族每
我认为,教育目前值得研究的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区域教育发展如何均衡化的问题;另一个是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特色如何评估的问题。前一个问题正是目前我国教育俩临的突出问题,归
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日表示,要努力探索和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逐步改变把考试分数作为惟一评价标准的做法。
运用梯度发展与增长极理论分析成宁市在“武汉1+8城市圈”建设背景条件下,实施梯度承接战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及存在的障碍、问题和应该采取的积
[摘要]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大众化教育、复合型教育和精英教育三种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这三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也应该多样化,从而才能有效地支持和服务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任务。  [关键词]教学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009)08-0007-04    改革开放30年来,为了适应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