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人的爱情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yjmhcaihio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秀珍
  几十年前,我们村出过一个为爱而死的傻姑娘。她的名字叫秀珍。
  秀珍本来是个幸运的女人,她通过亲戚介绍到镇中学做饭,当上了食堂大师傅。虽然工资和社会地位不高,但总算脱离了“农门”。秀珍天生丽质,马上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风景。无论学生还是老师,打饭的时候都会多看她几眼。
  按理大师傅就应该有大师傅的生活,但是秀珍偏偏是个心气很高的姑娘。比如在婚姻这件事上,许多和她门当户对的小伙子她不爱,她偏偏爱上了不属于她这个阶层的一个大学生,一位青年教师。
  那时大学生很少,学校好不容易才分来一个,当然格外引人注目。这个大学生名叫华强,人长得斯斯文文,走路不紧不慢。他的到来,就像一颗新星照亮了学校的四角天空。无论华强到哪,都会有艳羡的目光追随着他。
  华强本人起初并不知道,在这些追随者的目光中有一双与众不同,充满了柔情蜜意。这目光来自一个美丽的姑娘,她就是食堂大师傅秀珍。自从华强第一次来食堂吃饭开始,秀珍便不可遏止地爱上了他。
  有爱就会有行动。秀珍开始对华强示爱,是在他来吃饭的时候多往他的饭盆里盛肉,后来发现他并不大喜欢吃肉,她又开始明目张胆地给他多盛他点的菜肴。华强每次来打饭,他盆子里的菜总是吃也吃不完。这样过了几天之后,华强就开始注意这个漂亮的女大师傅了。他开始冲她微笑、点头,以表示感激之情;秀珍呢,更是对他回以灿烂而夹带羞涩的笑容。终于有一天,误了饭时的华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走进食堂,让他惊讶万分的是那个姑娘正在那里等他,而且还特意给他留了一份最好的饭菜。她热情百倍地招呼华强吃饭,又冲茶水给他喝,这使华强心中充满温暖和感激之情。
  于是他们开始攀谈起来,当然也就彼此熟悉了。心存幻想的秀珍趁热打铁,几天以后竟然打扮一新,深入华强的单身宿舍去探望他。脱下工装的秀珍更加风姿绰约,让华强眼花缭乱。当天两人在宿舍里说了许久许久的话。
  作为男人,华强当然收到了秀珍强烈的爱的信息,但是经过认真考虑之后,他觉得这件事有点不大靠谱。秀珍固然漂亮,但是她的文化水平实在太低了,关键是她是学校的临时工,身份说到底还是农民。如果和她组成家庭,将来势必会造成太多的麻烦。于是他决定立即疏远秀珍,斩断情缘。他的第一个举措就是自己开伙,不到食堂去吃饭了。
  谁知秀珍看不到华强,又跑到他的宿舍来找他。一看他自己做饭,干脆从家里给他拿这拿那,热情得就像火炭儿一样。这个时候,华强应该明确告诉秀珍,我们是不可能的。但是华强却是个优柔寡断的家伙,他害怕秀珍伤心,那句话怎么也没说出口。眼见得秀珍来他宿舍的次数越来越多,所有人都认为他们两个已经好上了。舆论一出,秀珍居然单方面承认了。
  华强这才感到问题严重,这天他终于鼓起勇气,向秀珍摊了牌。不能自拔的秀珍一听,又哭又闹;华强无奈,只好请学校领导出面劝说,然而劝说无效。秀珍声言:我这辈子非华强不嫁,无论如何我都要和他在一起。
  从此,秀珍每天一有空就往华强的宿舍跑,给他洗衣服,给他做饭,给他打扫房间,一心要感化他。华强也曾动摇过,但是家里却又死活反对,反对的原因也是秀珍的农村户口问题。他干脆变脸往外驱赶秀珍,但是秀珍每天照来不误。万般无奈,华强只好申请调走。
  华强突然在学校消失,秀珍立刻像丢了魂一样,她见谁问谁华强去了哪里。人家只告诉他华强调走了,至于调去了哪里却无人知道。秀珍疯了一样跑到城里,不知费了多大周折终于找到了华强的家。她一进门就管华强的父母叫爹叫妈,并且抢着干这干那。她一口气在华强家里住了十多天,每天请求华强的父母告诉自己他儿子的下落,也请求他们接纳自己。但是华强的父母却再一再二再三再四地坚决拒绝了她。
  秀珍问:我到底哪里不好?
  父母答:你哪里都好,就是农村户口不好!谁叫你生在农村呢?
  秀珍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这天她把华强的家砸得一塌糊涂,大哭而去。
  人们以为秀珍这回该死心了,没想到她的心里仍然装着华强,还是见人就打听华强的去向,样子已经有点疯疯癫癫的了。秀珍家人见状,就陪她一起进城去华强的家求情,不想人家早已搬走了。
  最后一点希望也被斩断,秀珍的精神彻底崩溃。她每天都到大街上去寻找华强。开始还认识人,后来见到小伙子就追,成了地道的女疯子。
  第二年,秀珍投水而死。人们捞起她的尸体,发现她的胸前紧紧抱着一个包袱,打开一看,是几十双绣了花的男人鞋垫。
  老骚
  十几年前,我们村里又出了件天大的丑闻,一对老不正经老不要脸或干脆就叫老骚的男女,双双自杀在城里的一个旅店内。而他们,各自都是儿孙满堂的人。他们踏上一条这么不光彩的不归路,使两个家庭都蒙受了巨大的耻辱。直到现在,他们的后人在村里还有点抬不起头来。
  这件事如果放在今天,也许就不会发生了。现在的男女偷情,随便出去开房,店家也不问,公安也不查,但是十几年前在北方的小县不行。公安那时动不动就去查宾馆旅店,捉拿那些偷情男女课以重罚。这对老骚就栽在他们手里。
  为了不惊扰死者的在天之灵,我们还是隐去他们的真实姓名,权且叫张老汉、李老太吧。
  据后来所有的民间口头资料显示,张老汉和李老太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朋友。后来他们长大以后,又不断在高粱地里、在破砖窑里偷偷相会,他们两情相悦,私定终身。
  但是,两个人偏偏生长在万恶的旧社会,男女的婚姻大事必须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简言之,两个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
  张老汉和李老太都没什么文化,自然不懂得什么叫真正的爱情和怎样去追求爱情。他们认为人一旦有了自己的男人和有了自己的女人,就得老老实实居家过日子,生儿育女,所以二人虽同居一村,也从未敢越雷池半步。
  几十年的光阴一闪而过,他们各自的儿女全都长大成家,而且他们各自的配偶也都故去了,这时候,他们也都是奔70岁的人了。   既然已经老了,不用再去干活了,彼此串个门说个话啥的也不会再引起人们注意了。谁也没想到这对老人因为接触多了,居然旧情复发。他们不断在一起共同回忆年轻时的美好时光,不住叹息他们没有赶上好的时代。有时候,他们也小心翼翼地讨论他们的未来。但是,他们重组家庭的想法还没说出口,就马上又自我否定了。
  唉,孩子都那么大了,他们会同意吗?张老汉说。
  是啊,都老天巴地的了,让人家笑掉大牙呀!李老太说。
  终于有一天,张老汉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死说活说终于说动了李老太,那就是,他们要一起进城去逛逛,也像青年人那样风流一回。他们达成一致共识:风流一回,也算咱这辈子没白好一场。
  他们悄悄做好准备,又向各自的儿女撒下美丽的谎言,然后又装成偶然相遇的样子,一起坐班车进城去了。
  他们一起在饭店吃了饭。
  他们一起去公园里散了步。
  他们还一起去电影院里看了电影。
  天渐渐黑了,张老汉忽然又提出:一不做,二不休,我们索性找家旅店住上一宿吧。
  李老太起初死活不同意,怕被人家捉住,但她经不起张老汉的软磨硬泡。最后,他们去了一家最偏僻的旅店。张老汉拿着自己的身份证,豁上一张老脸跟人家说了半天,人家才相信他们是老两口,给他们开了一间房。
  老头老婆进了房间,表现得就像青年人那么兴奋和激动,他们在床上奋力拼搏,你恩我爱,亲热无比,幸福无比。
  要说这对老骚可真赶得巧,公安偏偏在这一天搞什么突击行动,清查旅店宾馆。一对老鸳鸯正在床上相拥而眠,却被逮个正着。可怜二人哆哆嗦嗦,哭哭啼啼,一下便被看出破绽。公安喝令他们拿出结婚证,拿不出就说要立刻通知他们的家人来交钱领人。最后,两个老人给公安跪下了,痛哭流涕说他们是从小的朋友,这是头一回犯错误,请求公安饶他们一回。但是公安原则性太强,只答应把罚金的数目由每人5000元改成两人5000元。说着就要把他们带走。
  据说,先是李老太乘公安不注意,一头从窗上扎了出去,随后,张老汉惨叫一声,一头撞在墙角上……
  鞋底
  五奶年轻时是我们村的一枝花,如果她去大街上走一趟,身上就能抠下许多男人的眼球来。
  但是古已有云:“好汉无好妻,赖汉守花枝。”果不其然,五奶偏偏就嫁给了尖嘴猴腮的五爷。正所谓:“一朵鲜花插在牛屎上。”
  五奶是在新婚之夜才看见男人长相的。她坚决拒绝脱衣上床,不断进行激烈反抗,说什么也不肯把自己的娇美之躯,供那个其丑无比的男人蹂躏。
  五爷软硬兼施,一心要霸占花魁,但是花魁日夜防范,光腰带就扎了七八条。二人结婚已有半月,五爷仍然对她可望而不可即。
  五爷无计可施,只好向父母哭诉。
  花了巨资的父母自然痛心疾首,他们和儿子一起密谋策划,必欲将其制服而后快。
  他们本想动用家法,但这个时候已经解放了,共产党的干部整天在村里走,他们怕惹来麻烦。他们也想众人一起上手将五奶扒光,帮助五爷达到目的,但想一想那样又嫌丢人。说来说去,事情还得五爷自己摆平。他们给他打了气,面授了机宜,要他依计行事。
  第二天,阴谋开始实施。
  这一天,一家人到离村很远的一块地里去干活,新媳妇也被喊去了。快到晌午的时候,公婆借故提前离开,只剩下五爷五奶仍在地里忙。
  太阳越来越毒,地里越来越热。远远近近的农人全都撤出了阵地,田野显得更加空旷寂寥。这时五奶忽然有了一种很不好的预感,她收起工具,也想离去。
  但是已经晚了,五爷已经黑着脸拦在前面。怎么,你想偷懒?五爷以这个理由发难,然后,他猛虎一样扑上前抓住了新媳妇,把她摔倒在半尺高的小麦地里。
  五奶拼命反抗,但女人毕竟不是男人的对手,最后,到底是五爷把她骑在了身下。五爷口中一边骂着,一边就脱下了一只鞋来,他把鞋底抡圆了,就往五奶的屁股上没命地抽打起来。
  这一顿鞋底打得,真个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五奶先是声声惨叫,随后便是连连求饶。五爷乘胜进军,喝令她自己解开那七八条腰带,就在太阳底下的小麦田中,把花魁给占领了。然后,他又亲自把五奶背回了家。
  人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没想到鞋底之下也出爱情。五奶自从饱吃了这一顿鞋底以后,竟然对五爷百依百顺,柔情似水,一口气给五爷生下了三男二女。
  也有妯娌开五奶的玩笑,问她为啥就依了五爷。五奶红着脸说:在他打我之前,我怎么看他怎么恶心,可自他打了我之后,我却怎么看他怎么顺眼了。这也真怪。
  当然也有人去向五爷讨教经验,五爷得意地说:你们就记住一句话,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
  边套
  开始,老温是在山湾那里看水阐的。
  水阐属于下游几个大队共同所有,所以老温也属于几个大队共同选派的,到年底每个大队都给他一定报酬。几个大队还在山湾那里给老温盖了三间房子,让他常年住在那里。
  老温是个光棍,他收入高,活也清闲;特别到了冬天,河里的水结了冰,水阐当然也不用看了。老温一个人好生寂寞,便到就近的村里去串门。起初谁家都去,后来他就固定去小蛋家里。
  老温去小蛋家是为小蛋他娘。
  小蛋他娘那时候不到40岁,正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但是小蛋他娘的命不好,她跟小蛋他爹生了三个孩子以后,小蛋他爹就成了瘫子,只会躺在炕头上要吃要喝。孩子们还小,里里外外都指望女人,日子当然格外紧巴。
  老温开始来串门,只是聊天说话。每次他走,都会叹息说:大妹子,你可真不容易啊!后来老温再来,手上就多了米、多了面,甚至多了肉和酒。小蛋他娘开头死活不要,老温就说:大妹子,就算我在你这里搭个伙,偶尔吃个饭,还不行吗?小蛋他娘这才收了。
  老温每次来,小蛋他娘都热情款待,又因为每次老温来家里都要吃好饭,所以孩子们也很欢迎老温,叔长叔短叫个不停。瘫子呢,也不反对老温的到来。   老温是个能说会道的人,古往今来,南朝北国,无所不知。他给小蛋家里带来的,不仅有物质食粮,而且还有精神食粮。
  老温来小蛋家的次数越来越多了,走得也越来越晚。这天半夜,小蛋他娘往外送老温,老温忽然一下就把小蛋他娘抱住了,他说:大妹子,我来给你家拉边套吧。小蛋他娘边推他边说:老温我怎么能让你受那委曲呢。走吧,去你那里,我给你一次就是。
  谁知有了这一次,接下来就有了无数次。为了避人耳目,老温到小蛋家来的次数反倒少了,倒是小蛋他娘主动去老温那里了。小蛋他娘去老温那里的理由是去挑泔水。其实老温那里只有一个人做饭,会有多少泔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个幌子。
  村中的舆论也越来越强烈了。几个大队干部到一起一商量,决定免去老温的“闸长”职务,老温一下变得无家可归了。偏在这时,小蛋他娘的肚子也鼓起来了。
  小蛋他娘这天跟瘫子摊了牌,要他在让老温来家住和自己跟老温走之间做出选择。瘫子经过反复权衡,终于选择了前者。于是,老温就扛着铺盖来小蛋家里安营扎寨了。
  村里一时沸反盈天,许多人都跑到小蛋家里来看热闹。但是小蛋他娘和老温的反应都异常镇定。他们对外界宣布说:孩子们都认了老温做干爹呢,干爹是来他家暂住的呢。
  过了半年,舆论刚刚平息,小蛋他娘却两腿一张生下一个和老温一个模样的儿子来,干爹成了“湿爹”,舆论再起。小蛋他娘仍然一脸坦然,她说:我家这个情况谁都知道,没有他叔帮衬着,我们娘几个怎么活呀!我不跟人家好,给人家生个一男半女的对得起人家吗?
  事实也的确如此。自从老温进家后,家里外头、脏活累活,全由他来扛着。特别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要不是老温会打猎,小蛋一家人怕要饿死一半。时间久了,村人也就不再说啥了。甚至还有女人对小蛋他娘表示艳羡。
  老温和小蛋他娘的爱情就那么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两人好得好像大炮也轰不开。小蛋他娘又给老温生下两个孩子。老温这人好就好在,他对自己的孩子还有小蛋他们都视如己出,而且他对瘫子一直很好,当成亲哥哥一样关照。
  遗憾的是老温还没有熬过瘫子。当孩子们渐渐长大,这个家庭的生活渐渐好转的时候,老温突然因脑出血撒手人寰。
  老温死的时候,小蛋他娘哭得死去活来,口口声声地喊着:老温哎,你走了,我可怎么活呀,你可坑死我了!瘫子也哭了,他说:老温,我的好兄弟呀!
  申平,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郑州市小小说学会理事,惠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惠州市小小说学会会长。著有中篇小说集《追赶太阳》,短篇小说集《独狼》,小小说集《怪兽》《红鬃马》等。小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等刊转载,连年入选年度小小说作品排行版,获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蒲松龄文学(微型小说)奖、郑州市小小说学会优秀文集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第十八届飞天奖、《小小说选刊》“小小说八大家”称号。
   责任编辑   杨晓澜
其他文献
我在高校从事基础课教学多年。在教学和与学生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在多数本科生身上发现了一些特点。当前,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和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之间很少有相互交流的机会,将学
高考作文作为选拔性考试内容,为了防止宿构,追求考试公平,命题者往往要在试题中对考生的写作设定或明或暗的"规定"。"规定"包括如下内容:明示性规定,如内容、文体、字数等方面的要
如何住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探究是教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喜欢自己敦的学科,是我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几年中,我带领数学教师致力于研究数学课堂中如何对学生“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关键是如何“以幼儿发展为本”,为幼儿提供适合“美的种子”发芽、成长的艺术教育土壤,让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
学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为了人、关注人.以精心的态度、细致的过程,注重细节,重视质量,实现学校管理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的现代管理思想,是建立在规范管理基础上的科学提升。
一个人过年  米是自己碾的  还特意碾了一百斤糯米打糍粑  八十多岁的外公仍然挑得起百斤担  猪和鸡是自己喂的  鱼是自己扯草养的  萝卜白菜是自己种的  还要磨两桌豆腐  一桌用来煎油豆腐  一桌用来做猪血丸子  还要劈一屋旮旯柴块子  外公高高扬起柴斧  弧线仍然优美有力  仍然能比较准确地切入生活的关节处  只是一日三餐桌上只有一双筷子  有些孤单  外婆2007年去世  外公一直就不愿离开
一“西部之西”(The West of China's West)是甘建华虚构的一个地理名词,也是独创的一个文学世界,2001年出版了一部同名小说集,2004年荣获第二届“中华铁人文学奖”。它后来被人
一个人对旁的人最要不得的是冷漠。冷漠就是无视旁的人,除了自己之外,不见其他。其实就是小说里的鲁滨逊,也还有个礼拜五跟他打伙结伴。人注定是群性的动物,无视旁的人不用说是违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本体特征与学科功能——“语言文字运用”,并反复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一定位,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指明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认真进行相关的疏导和帮助,让学生顺利地度过学生时代。一、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常见的中学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