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2种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Nogo受体(NgR)表达的影响,揭示rhG-CSF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7日龄SD大鼠通过抽签法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每组24只。每组分别于手术后1 d、3 d、7 d、14 d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各6只。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分别于造模后即刻颈部皮下
【机 构】
:
550002 贵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科,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2种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Nogo受体(NgR)表达的影响,揭示rhG-CSF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将新生7日龄SD大鼠通过抽签法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每组24只。每组分别于手术后1 d、3 d、7 d、14 d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各6只。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分别于造模后即刻颈部皮下注射rhG-CSF 50 μg/kg、100 μg/kg,每日1次,连续7 d;模型组造模后颈部皮下注射等量9 g/L盐水;假手术组不予任何药物。各组新生大鼠于不同时间点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脑组织NgR蛋白及NgR mRNA的表达。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大脑皮质均可见NgR蛋白呈基础性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NgR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135.67±16.63、173.98±17.82、234.00±14.70、319.59±25.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小剂量组(134.35±8.89、109.04±12.62、75.99±13.39)和大剂量组(81.38±12.25、80.14±10.50、72.58±13.66)3 d、7 d、14 d大脑皮质NgR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大剂量组比小剂量组起效快,大剂量组3 d及7 d的NgR蛋白表达较小剂量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NgR mRNA表达量呈增加趋势(1.34±0.24、1.88±0.27、2.88±0.84、4.26±0.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剂量组7 d(1.08±0.30)、14 d(0.93±0.26)及大剂量组3 d(0.61±0.10)、7 d(0.56±0.28)、14 d(0.47±0.12)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剂量组、大剂量组随时间的增加NgR mRNA表达量逐渐下降。大剂量组3 d的NgR mRNA表达较小剂量组下降明显(P<0.05)。
结论rhG-CSF干预可降低新生大鼠HIBD模型脑组织NgR的表达,小剂量rhG-CSF干预也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但其作用可能较弱。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血清皮质醇和促皮质素(ACTH)的变化及对其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8例SSNS患儿根据其在病程中有无复发分为未复发组(例数=19)及复发组(例数=29),同时选取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例数=14)。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SSNS患儿血清皮质醇和ACTH的水平,并对复发组中血清皮质醇、ACTH降低的15例患儿调整治疗方案为甲泼尼龙片或甲泼尼龙片联合A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ORMDL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其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598例广东籍儿童(哮喘组300例、对照组298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ORMDL3基因在广东地区哮喘儿童中占据优势的rs12603332 CC基因型与年龄、性别、家族史、特应性体质、呼吸道病毒感染史、吸入致敏因素、食物致敏因素等危险因素进行
目的初步验证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在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病(GERD)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有疑似GERD症状的婴儿148例、幼儿87例,均完成24 h食管pH值监测或上消化道碘水造影检查,任一项阳性即确定GERD的诊断,纳入GERD组,不符合者即纳入对照组。对所有患儿均完成GERD–Q量表调查。采用SPSS 17.0
肾脏重塑是肾脏对内外因素导致肾损伤的一种反应机制,这种反应有利于控制潜在的威胁生命的危险和恢复体内平衡,包括组织修复、炎性反应以控制感染的风险、上皮修复和瘢痕消除或最小化。肾小球系膜细胞参与了凝血、纤维蛋白溶解、肾小球炎症的启动和系膜增殖性疾病。肾小球系膜细胞在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及在控制疾病的危险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小儿胆道穿孔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案。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武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例胆道穿孔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穿孔患儿共7例,其中男1例,女6例;平均年龄2.0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7例(100.0%),恶心、呕吐6例(85.7%),腹痛5例(71.4%),黄疸、腹泻各1例(各14.3%)。术前行腹腔穿刺检查6例,均穿出胆汁性腹水;行腹部超声检查5例,均
目的通过总结儿童与青少年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和经典1型糖尿病(T1DM)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了解两者有无区别。方法研究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诊断的T1DM患儿的特点,筛选出FT1DM作为组A,并按照起病急缓分对照组:组B为10 d内以酮症(DK)或酮症酸中毒(DKA)起病的经典T1DM,组C为30 d以内的经典T1DM,比较FT1DM与经典T1D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C)TSC1/TSC2突变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高通量捕获二代测序技术检测19例中国儿童TSC基因突变类型,并对其基因型(包括新发突变)与临床表型进行分析。结果在19例TSC患儿中,4例为TSC1基因突变,13例为TSC2基因突变,2例突变基因不明;其中TSC2/TSC1基因突变率之比为3.4/1,共发现6种新突变基因位点。TSC1基因突变组有癫发作3例(75%,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在儿童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特别是其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儿童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为病例随访研究。对2005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睡眠中心因呼吸道梗阻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慢性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支持的患儿进行病例资料收集并随访。根据患儿情况选择不同模式呼吸机,并进行手工压力滴定。使用呼吸机治疗的同时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或多导睡眠仪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是一组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途径中酶缺陷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上可表现为两性畸形、假性性早熟或婴儿肾上腺危象,易漏诊或误诊。常见的酶缺陷包括21-羟化酶、11β-羟化酶、3β-类固醇脱氢酶、17α-羟化酶缺陷等,其中21-羟化酶缺乏最常见,90%以上的CAH患儿为该酶缺乏所引起。其基础治疗主要为终生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现重点介绍对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以及需要
目的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例确诊为抗NMDAR脑炎患儿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对患儿进行长期随访,总结预后。结果1.性别、年龄及就诊时病程:6例患儿中男4例,女2例;年龄2岁2个月~6岁8个月,平均3岁5个月。来院时病程15~80 d,平均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