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指导刍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d1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在学校和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老师们认为:“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由此看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它在学生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新课程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对阅读教学理念提出新的表述,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特别突出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阅读是个性化阅读。初中语文教师深知阅读特别是个性化阅读对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一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阅读教学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在教学中认真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下面我谈谈一些做法。
  一、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
  学习每篇课文时,首先给学生充分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读课文,学生完全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读课文的遍数没有明确规定,最起码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当然,读的遍数越多越好,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自由读书时,老师可以完全放手,不束缚学生的大脑和手脚。完全由着学生尽情地读、尽情地品,完全由着学生尽情地悟。这时的老师像一位观赏者,观赏着学生如饥似渴的读书场面,感到很舒心。就像把一群羊领进一片丰美的草地,一只只羊儿美滋滋地吃着草儿,不用你向羊介绍这片草地上的草多么好吃,草的营养价值多么高,只要一只只羊儿喜欢吃,就能长成一只只健康的、肥嘟嘟的羊。等学生自由地把课文读得流利正确后,老师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和交流,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交流,让学生表达见解,明确问题的答案,表现自己的才情,只有让学生充分自主地阅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比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首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读课文的时间,待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后,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题目是《春》,你喜欢春天里的哪些景物?最喜欢哪种景物?为什么?读了《春》,你喜欢《春》这篇课文吗?”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独立自主地阅读课文,思考并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课堂上安安静静、全神贯注地阅读、圈画、批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钻研文本。这样,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理解,在老师的帮助点拨下,明确问题答案,从而把握住《春》这篇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学会写景的表达技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钻研文本,把握文本主旨
  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时,教师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鼓励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让学生勇于发表想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师运用教学机智面对学生准确的见解、新鲜的观点、独到的看法,及时地、恰如其分地加以肯定、赞扬。给学生以赏识,让他们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动力和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理解,欣赏学生有创意的阅读理解。但是,一定要注意学生发表的独到见解,或者,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必须是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正确理解把握文本的主旨是阅读教学的根,老师和学生一定要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不能认为个性化阅读就是把课堂搞得热闹非凡,各抒己见,人声鼎沸,课件花里胡哨,配乐朗读声此起彼伏,乱摆花架子,老师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使学生脱离课文主旨,任意发挥。教师应对学生远离课文主旨的看法及时、适时地加以指点、修正。在阅读时,鼓励学生有个性差异,有多元解读,有创意地理解,但鼓励一定要在正确理解课文主旨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正如农民种植黄瓜,目的是想多拿产量、多收黄瓜,而农民不管黄瓜的长势,不打药,不施肥,不浇水,不除草,只顾给黄瓜搭架子,选择又粗又直的竹竿,又结实又发亮的钢丝给黄瓜扎架,这样,即使把黄瓜架扎出花来,也不能多收黄瓜,失去种植黄瓜的意义。我认为个性阅读不能“光扎好黄瓜架”,更要“打药”、“施肥”、“浇水”、“除草”等,应该关心“黄瓜的长势,黄瓜的收成”。绝对不能远离或脱离文本,要准确理解、把握课文的主旨,提高阅读能力,丰富学生人文关怀。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精美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父子之爱,这是人间至情。学生通过父亲的衣着、语言、行动、父亲攀爬月台时的背影,大都能感悟到伟大的父爱,但是有一个学生说:“当时,朱自清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根本不需要父亲送;父亲是个胖子,在平地上走路都是蹒跚的,何况要艰难地爬月台给儿子买橘子。父亲亲自送儿子,爬月台给儿子买橘子,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溺爱,父亲不应该去做。”学生的这种看法完全有悖于课文的价值取向,我立即对他的看法做出了修正:“浦口送行,爬月台买橘,更多表现父亲慈爱的一面,父亲是一位慈父的形象,他的爱子之心是多么强烈!”个性化阅读必须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正确理解课文。
  三、巧妙引导,及时追问
  初中学生年龄都在十四五岁,他们的生活积累少,生活阅历浅,感悟事理的能力低等,阅读一些作品时,往往不能读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理解文章时出现了偏差。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个性化阅读环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启发引导学生阅读,遇到疑难适时点拨,发现闪光点及时鼓励,真正让学生潜心阅读,教师既当好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导师,又做好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帮手,正确给学生出谋划策,不辞劳苦地给学生铺路搭桥。为了让学生把握住课文的精髓,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深刻的启迪,更好地熏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慧,教师面对学生的阅读问题要机智地追问。比如:教读周敦颐的《爱莲说》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追问环节:
  师:作者为什么爱莲花?
  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作者仅喜爱莲花吗?
  生:否。作者实际上是喜爱像莲花一样的君子。
  师:何以见得?
  生:文中写道:“莲,花之君子者也。”
  师:君子具有怎样的品格?
  生: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庄重质朴,特立独行,正直不苟,不慕荣华富贵。
  师:咱们师生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在这样一步一步的追问下,引导学生顺藤摸瓜,让学生深入钻研文本,把握住文本的蕴蓄。
  以上是我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讀时的一些做法,颇见成效。愿在老师的启发、点拨、引导、激励下,每一位学生都学会阅读、爱上阅读。
其他文献
从现代集约化猪场粪污处理与利用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家畜便对环境靠民的污染及对畜禽本身健康的危害,对近几年来国内外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及经利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综述,指出
在清末民初,西学术语汉译的命名面对两种翻译暴力:一种暴力是采用归化的译名,抹杀西学术语的文化差异性,迎合中国学术界的自恋心理;另一种暴力是采用异化的译名,保留其文化差
摘 要: 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常用固有经验和固定模式化解读,代替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思考。处理教材时应从学生兴趣入手,发挥学生主动性,发现细微处的一些美。  关键词: 语文阅读 课堂教学 细微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纵观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仿佛成了语文老师的“一言堂”,他们用固有的经验和固定模式化解读,代替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思考。处理教材时往往抓主要人
摘 要: 语文的考试成绩在中考和高考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语文试题简单时,可一目了然即知答案;太难时反复三思也不知其意。考试成绩好的往往是喜欢看课外书的同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和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复习观 方法探究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内容上没有深浅,宽泛无边,而且中考和高考语文的成绩占的比例很大。一个字的认读,属语文;一个人的谈吐举止所表现出来的修
阐述了国内外集约化养猪工艺50年来的进展和现状,分析了目前集约化养猪场采用的一些工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集约化养猪工艺的发展趋势.
在语文教学中诗词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有一定难度,“以趣入境走进诗意”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对语文教学有很大启发。相较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以
本文介绍了深圳市农牧实业公司采用现代集约化猪场配套技术养猪的经验.目前,该公司的养猪生产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其种猪及饲料产品也是在较高技术水平下的产品,不仅在内
摘 要: 初中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很容易产生倦怠情绪,这种现象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种情绪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学习压力和自信心不足分别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方面的影响,这种现状对语文教师教学提出更高挑战。为了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学校应加大研究力度,并且结合多方面力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采取多元化措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克服不良情绪。  关键词: 初中生语文教学 学习倦怠 对策  初中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倦怠情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