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生特点改进课堂教学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n3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已经多年了,从自身的经验以及与同事的交流中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而课堂就是矛盾的集中点,下面本人就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怎样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呢?
  
   一、作为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播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首先,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的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在教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学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设计出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着自己。
   总之,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革新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努力摒弃“教师唱主角”的课、“中评不中用”的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思妙想之处。
   【作者单位:东海县横沟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在调研分析宁波物流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民营物流企业服务差异小、盈利能力弱的问题,阐明了开展增值服务的必要性;结合民营物流企业的特点,分析了物流增值服务的模式;基于服务创新
针对多指标决策问题的特点及其灰性,以灰关联分析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已有灰关联决策分析方法的不足。借助于逼近理想点法的思想、原理,利用灰关联度,给出了衡量各方案接近理想
<正> 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蚕桑之国,自古以来就盛产蚕丝,远在西汉时期中国丝绸已行销欧亚一些地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蚕丝业中心之一,这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气候适宜
介绍了串行E2PROM接口器件93C46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给出了通过主单片机的普通I/O口模拟串行接口总线的数据传送方式来对器件进行编程设计的方法.采用该方法不仅使程序设计十分
一、概念教学也要以探究为核心。  概念教学也要注重探究性?我先谈谈我的两次概念课堂教学吧!  (一) 一九九九年,我有幸代表卜弋片参加了武进市第二届自然优秀课评比活动。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市级的评优活动,我执教了人教版自然十二册《滑轮》一课。课前,我从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的设计、课堂的安排等都作了精心的准备,然而,过程却出乎我的意料:  课堂的开始,我从升旗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周一我们都要举行
<正> 清初的马驌是一位值得重视的史学家。他精于上古史,时人号曰“马三代”,顾炎武对他尤为推服。他独力完成了《左传事纬》和《绎史》两部著作。其中《绎史》是卷帙浩繁的巨制,材料汇集丰富,在编撰思想上和史书体制上很有创造性,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仍誉之为“先秦史方面一部重要的名著”。因此,研究并阐述其成就,是史学史上一项不应忽视的课题,我们从中还可以得到对于今天史学工作有益的启示。
<正> 美国历史和有关美国总统的使用美国总统的“”和错误1982年(邓编著)的前言中是这样写的:(1850—1924),1913年1921年美国(复旦大
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评价标准非常单一.一个学生好还是不好只看他的学习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而
“从小看大,三岁看老。”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从小孩子的某些情况,可以推断孩子的将来。宋朝的寇准,从小十分聪明,爱看书,七岁时写了一首《咏华山》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于齐,举头
小学班级管理尤其是低年级班级管理是辛苦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同时又是充满了育人的科学,它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着孩子们一生的生活道路。那么,如何去教育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呢?针对孩子们的特点,充分利用他们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这一关键时期,抓好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要经常示范  作为班主任,人格的魅力是无限的,这是凌驾于他的工作能力之上的。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学生,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