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l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设计、新意图、新方法等,并掌握其一般的规律,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着重研究和解决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问题。
  一、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意识交流的过程,只有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才敢于与老师交流,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要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不能因成绩、性别、出生等因素而产生亲疏与偏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微笑带给学生,对学生投以信任的目光,用鼓励的话语表扬学生,激励他们奋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原则。
  二、营造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事实上,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些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就应积极营造浓厚的适宜于创新教育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自身要具有创新精神,这是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与数学能力的形成,教师都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而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着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使教师掌握具有创新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以致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创设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三、鼓励发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只有通过在学生本人创造性的理解和智力参与下被发现时,才变得有用。创新教育思想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个人首创,也就是指每个人都应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因此,学生掌握了最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后应对学生提出稍高一點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多方位的观察中存同求异,求新求佳。因此,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注意积极鼓励学生去发现。在课堂教学中,一是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和及时的肯定与表扬,激发学生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非一时之功,还必须时时利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例题的潜在功能,尽可能使学生观察到多一些东西,为学生创造机会,从中获得创新的灵感。
  四、树立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多作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要善于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位置上,要多让学生尝试,因为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如我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时,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块上下粗细差不多的白萝卜和一把小刀。上课后指导学生切、拼、摆,从而由学生通过实践概括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多让学生尝试,可以不受教师讲解的束缚,学生可以从“玩”中得出多种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方面使用教具和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遇与动力。
  要树立学生的信心,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和标新立异,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热烈争论,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教学中要形成这种氛围,应注意几点:1、鼓励学生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当他们的观点得到肯定时,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这样一来,就能使他们兴趣倍增。2、融洽师生关系,多表扬少批评。融洽师生关系,要通过课上课下两方面达到。在课下,通过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他们共同活动培养师生感情;在课上,老师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欣喜的表扬,对答错的学生要耐心诱导,积极鼓励,珍惜他们智慧的火花。3、教师要以较高的教学艺术去感染吸引学生。教师满面笑容启发诱导地讲,学生轻松愉快地听,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心情舒畅。学生一旦有了信心和勇气,就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产生愉悦感与自豪感,继而又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都在不断加深,并采取了一些政策和扶持措施来推动其发展。然而,在我国政府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遭遇到文化体制活
【摘要】:在信息课堂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各环节都应变换角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打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  关键词: 学生主动性以生为本生动课堂学生的乐园趣味性积极思维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而计算机这个载体的本身所具的特点又决定了信息教学在开展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教育、实践教育有其独特性。  笔者本来认为学
摘要:现阶段物理实验教学忽略了学生实验素质的培养,学生普遍缺乏独立自主的是实验操作能力,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大致来看有五个方面的那原因,本文对这五个方面产生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关键词:注重培养实验素质方法措施     众所周知物理实验是研究、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有专家调查后表明,智力对学习成绩的作用程度只是一般:较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使智力一般的学生成绩优秀;而较差的非智力因素也会使智力优秀的学生变成后进生。因此,要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还必须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非智力因素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通过CAE计算分析,找出谷物收获机割台侧壁结构设计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制定改进调整方案,对改进提升方案再验证,有效实现产品质量问题的改进控制.
【摘要】新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要求,这三维具体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难。本文我在结合自身多年的中学物理教学的经验的基础上,对于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材的变化,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以期能为中学相关物理研究及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健词】新课标教材认识探究性趣味性    一、新教材提倡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
【摘要】上好九年级化学第一节绪言课,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今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至关重要。一、小魔术引入。化学中许多知识都可以作为魔术表演题材,例如水点灯、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白磷自燃等等,这些对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很有帮助。二、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在上《绪言》课时,将与化学有关的现象和高科技产品制作成感官更强的视频课件,然后指出他们所看到的这些,都是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而实现
【内容摘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生物教学就其本质而言,应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掌握并运用生物知识的过程。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亲切生动地对话,让课堂充满了盎然生机和活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转变教学方式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机和活力    新课程理念要求把教学看成一种交往与对话的活动,一种沟通与合作的过程。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