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目标 讲究方法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rgreghrtgtr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文言文?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文言文即上古的文言作品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从先秦诸子散文、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这些藏于历代典籍中绝大部分真正优秀的文字,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文言文选篇,时代上纵横古今,形式上百花齐放,内容上万象更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习得这些文字以及了解、掌握并传承由这些文字承载着的人类优秀文化,是从事语文基础教育的理论者和实践者值得探索的一大课题。
  一、目标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在总目标中设有文言文教学目标,在阶段目标中也从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目的等各方面作了简要且明确的阐述。总目标:“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阶段性目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全面且正确认识文言文教学目标,对于指导文言文教学和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事语文基础教育的理论者和理论者之间、实践者和实践者之间、理论者和实践者之间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历来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直到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后,争论的双方才找到了消除意见分歧的结合点。学生应该在对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征的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营养。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其实就是要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深厚,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言文教学总目标的界定,直接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表述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充分反映出三个维度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关系。其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也表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学习文言文,并且能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文言文,能“背诵优秀诗文80首(篇)”,这些目标的界定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体现了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对工具书和注释的运用,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有具备善于利用资料、工具的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界定的四大基本理念之一,其实也可以视为语文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阅读、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湖北教育出版社《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第35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反映了对学生学习文言文要达成的“语文素养”的要求。
  语文教学有其独特的规律,目前提得最多的是“注重学生学习文本的主体地位、关注并尊重学生阅读文本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界定的文言文教学目标中“积累”“感悟”“诵读”等词语表述,给学生指明了极为个性化的文言文学习方式。这些目标,反映出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运用”这一目标要求,说明语文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科目,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也是要让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借助工具书”“借助注释”都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这表明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包办一切,而应该激发全体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有自学能力的学生自学。
  二、几点想法
  1.重视预习
  上文谈到:“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文言文即上古的文言作品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从先秦诸子散文、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文言文距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很遥远,它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博大精深,如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意趣喜好、价值趋向、文本的思想内涵等;同时,文本中的文字表述含有现代汉语中所没有或者很少使用的特殊句式,如:使动句式、意动句式、省略句式、词类的活用。这些都给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了很多困难。所以,指导学生对于文言文本进行充分预习,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那么,从那些方面指导学生预习文言文本呢?我认为,文言文本的预习应该分为个人预习和集体预习两个部分。个人预习要求学生于课下独立完成,预习内容包括搜集和整理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意趣喜好、价值趋向、写作背景,搜集文言文所涉及的故事,朗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在困惑处做好标记并准备在集体预习环节提出自己的困惑、总结预习成果等;集体预习由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预习内容包括交流个人预习成果、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断句等。
  2.加强朗读
  抓好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朗读环节,既能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营造学习文言文的氛围,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对于初中学生特别是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而言,文言文学起来本身就有相当大的困难,尤其当教学环节推进到发掘文本内涵时,困难就会更大。朗读文言文本,是在学生充分预习文本的基础上,结合预习成果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整体感知,如果缺失了朗读这一环节,根本就无法指导学生诵读、积累,更谈不上分析、理解文言文蕴涵的思想,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很好。如果学生长期体验不到学习文言文成功的喜悦,就会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那么,如何抓好课堂上的朗读教学呢?
  一是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我们通过检查预习的方式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同学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对文本的原初体验提出自己的朗读意见。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再预习,教师又能评判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指导朗读时才能有的放矢。其次,要求学生听教师的范读或听录音。通过这个环节,解决学生预习过程中产生的对于“字词的发音和断句”等问题的困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有强有弱,或者因为部分学生精力不够集中,还会存在一些问题。此时,教师应该将学生认为难读的重点句子、段落摘出,给学生明确的指导和重点强化。再次,以全班齐读或分小组读来引领个别朗读能力差的学生,最终达到“朗读成诵”的目的。
  3.“文”“言”并举
  准确地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子的字面意义,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对于这些文学性很强的文字材料的处理,仅仅从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诠释,把文言课文的教学当做古代汉语知识的教学,实际上是舍本求末的行为,对于达成文言文教学的目标百无益处。那些文质兼美的文言作品,无论是人物的思想,作者的人生态度、思想情感还是文章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都很有影响。文言文教学应该是文学教学,既然是文学教学,就应该遵循文学教学的基本理念,从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鉴赏、评析到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达到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的效果,从而完成文言文教学目标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写作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理念:丢掉一切“法”,“法无定法,非法为法”,无论怎么写都是合“法”的。这种要求是针对有一定写作水平的人而言,初中生写作不同于成人,他们写作还未入门,恰恰需要“法”之引导。现行语文教材以主题为单位,以综合性学习为载体,每个单元列举话题材料,但材料的丰富不能代替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写作之法要靠学生自己去“摸着石头过河”,这个过程使不少学生走了弯路。  语文书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课程
结束了《生命赋》的教学,课堂由拖沓到有序,由沉默到轻松,孩子们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乘着思绪的余温,仔细回顾了这一节课,我意外而又欣喜地收获了两点:  一、给“生命”做道加法  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教什么”,这就需要教师研读文本。在解决这个首要问题时,或许还需要不停地追问:“如果不教,孩子会吗?”  “生命赋”这样的标题既大又空,《生命赋》这篇文章对初一的孩子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在分
[摘 要:在艺术教育特别是美术教学中,相较校内课堂教学,美术馆、博物馆等社会文化场馆具有着可利用资源直观性、丰富性等天然优势。在艺术场馆进行学习,让学生们置身于特定的文化艺术氛围中,在结合场馆特色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欣赏优秀作品,体验艺术殿堂的氛围。然而《又见黄山》系列课程是提取刘海粟馆藏“十上黄山”作品展,通过展览与作品,利用版画的语言进行再现对黄山的敬仰之情,与此同时通过作品了解背后人物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的主战场。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向40分钟要质量,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广大教师的责任。那么,怎样搞好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呢?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恰当地运用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激情不能感动谁,没有趣味不能吸引谁。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
[摘 要:怎样处理教材与课外读物的关系,于树泉老师强调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读书,而且指出,只要想读书就可以找得到时间。他还身体力行指导读书,并取得丰硕成果。真正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就不仅能解决教学成效低迷的问题,也能解决作文低效的问题,还培养了学生的阳光心态、健朗精神、书卷气质和家国情怀,锻造出了高素质人才,创造了语文奇迹。  关键词:读书;教材;作文;语文奇迹]  本来,“
再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公开信  清明时节泪纷纷 抗战遗孤欲断魂  借问平反昭雪路 童叟遥指北京城  抗日英雄许季鸿 江苏射阳老贫农  半工半读念大学 毕业从教当老师  投身射阳敌工部 上線部长潘荫吾  密组“海南联络站” 成员有侄许继云  梁玉台和戴正兴 深入据点斗日伪  1943 1945年 “地下情侦”整三年 
[摘 要:制冷设备广泛用于许多行业和部门,例如工业、采矿、贸易、医疗和服务行业。制冷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确保人工冷却环境质量的前提。传统的常规检查方法中有很多不必要的停止和检查,导致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随着诸如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之类的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制冷系统的故障预测和诊断已被集成到现代控制技术中,可以执行系统维护,减少能耗并延长设备寿命。尽管该技术已在采暖、通风和空调领域
[摘 要:海明威小说包括叙事时间、叙事人称、叙事方式和叙事聚焦四个要素,在小说中应用这四个叙事要素能够呈现出不断变换又相互交织的状态。本文将深入分析与解读海明威小说所具有的四个叙述要素,希望能够为读者理解海明威小说提供帮助。  关键词:叙事艺术;小说;海明威]  海明威是美国文学巨匠,他依靠自身独特的创作风格在20世纪的美国文学界掀起了新的创作浪潮,很多读者欣赏他的作品。现如今,在文学中海明威作品
[摘 要: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小学音乐课作为指导学生体验音乐魅力的活动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但是,在新的课程改革之前,音乐教育活动一般都是以教师教育为基础的,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几乎完全缺乏沟通,最终使学生们不愿意学习音乐,导致教学质量差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种摆脱这种状况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论述了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帮助小学音乐教师。  关键词:体态律动思想;小学低段音
[摘 要:幼儿教育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第一个教育阶段,也是他们的人生启蒙教育阶段,因此在此阶段开展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着重分析了幼儿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希望能够提升幼儿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自信心;时间策略]  自信心是一种对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心理品质。幼儿时期是培养人的知识与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也是培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