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中美术老师形成了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寻找高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既能帮助学生广泛涉猎美术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素质教育要求不谋而合,需要引起老师的重点关注。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术鉴赏;高中生;提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是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前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自主思考和探索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等方面,这些内容就为高中美术老师开展美术鉴赏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所以,高中美术老师要将美术鉴赏知识和核心素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性。众所周知,核心素养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和体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认知,最终有利于促进学生朝向全方面发展和进步。
二、核心素养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关系
新课标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事业中的重点内容,有利于促进教育实现现代化。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通过融入核心素养教学内容,顺应了教育改革的趋势,最终也一定会实现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高中美术鉴赏包含在美术学科素养中,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将具体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做到综合运用,实现好的美术鉴赏教学效果。因此,在核心素养语境下,老师需要找来类型和风格不同的画作供学生鉴赏,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美术绘画,通过观赏的过程中总结出美术家使用的技巧和方法,感悟其独特的美术艺术创作风格。以此为前提,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高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老师固守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
现如今,一些高中学校中的美术老师仍然固守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并没有顺应新课改的需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只是简单给学生讲解一些美术家的故事和事迹、讲解一些简单的美术理论知识,甚至有些美术老师只要求学生绘画,完成老师布置的绘画任务。这种现状表明,许多高中的美术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过去,不能采取新式的美术鉴赏教学模式,学生还是存在着传统的美术鉴赏思维定式,不能与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实现完美结合。久而久之,学生会完全丧失学习美术鉴赏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水平也会下降。
(二)高中生对美术鉴赏课程缺乏重视
众所周知,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一方面,高中生所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另一方面,每一门课的难度都比较大,这样学生合理地分配理的分配学习文化课知识的时间,那么还有一些学生会占用学习美术、音乐以及体育的时间来弥补自己的文化课空缺。很显然,一些高中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高考并不考美术,美术学习可有可无,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给了文化课,那么学生培养美术鉴赏能力的时间就会变少,不利于提高学生欣赏和评价美术的能力。
(三)受应试教育影响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很多学校领导也受到了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美术课,但只是停留在课程表上,有许多学生反映根本没有上过美术课。此外,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美术课程,但是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知识的时间非常有限。此外,有些老师讲解美术鉴赏知识只是照本宣读,并没有开展一些特定的美术鉴赏实践活动,那么学生只掌握了鉴赏理论,并不能很好地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利于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
四、高中美术鉴赏之核心素养教学的策略
(一)坚持生本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作为指导者的角色而存在。所以,老师要鼓励学生做到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内容教学中,就拿瓷器来说,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鉴赏知识讨论一些瓷器的特点和精美之处。那么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学生就需要挖掘重要的鉴赏资源,自主完成鉴赏任务。同时,老师也要为学生作出指导和补充,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环境
为了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老师首先应该意识到自己教学中是否存在着一些阻碍美术课堂效率提升的因素,如果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老师需要优化教学环境,改变教学策略。因此,在具體的教学中,老师不能一直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应该做到灵活变通,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比如,在鉴赏《中国古代绘画》时,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壁画等,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优美的画卷,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具体的内容。
(三)组织美术兴趣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可以组织美术兴趣活动,在开展具体的美术鉴赏活动时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感受美术的魅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比如,在学习有关《城市建设开发和古建筑的保护》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实地调查,通过调查使学生了解一些内容,在美术鉴赏课堂上,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探索结果和感想,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美术核心素养。
五、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老师要整合一切有利的教学资源融入到鉴赏课堂中。同时,高中美术老师也要讲究美术鉴赏的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怀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宋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新课程(下),019(8).
[2]李月.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研究.试题与研究,019(5).
[3]刘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019(4).
[4]董伦汉.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讨[J].名师在线,019(36) :59-60.
[5]马静.立足核心素养,提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效[J].美术教育研究, 019(3):146-147.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术鉴赏;高中生;提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是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前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自主思考和探索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等方面,这些内容就为高中美术老师开展美术鉴赏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所以,高中美术老师要将美术鉴赏知识和核心素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性。众所周知,核心素养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和体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认知,最终有利于促进学生朝向全方面发展和进步。
二、核心素养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关系
新课标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事业中的重点内容,有利于促进教育实现现代化。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通过融入核心素养教学内容,顺应了教育改革的趋势,最终也一定会实现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高中美术鉴赏包含在美术学科素养中,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将具体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做到综合运用,实现好的美术鉴赏教学效果。因此,在核心素养语境下,老师需要找来类型和风格不同的画作供学生鉴赏,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美术绘画,通过观赏的过程中总结出美术家使用的技巧和方法,感悟其独特的美术艺术创作风格。以此为前提,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高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老师固守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
现如今,一些高中学校中的美术老师仍然固守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并没有顺应新课改的需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只是简单给学生讲解一些美术家的故事和事迹、讲解一些简单的美术理论知识,甚至有些美术老师只要求学生绘画,完成老师布置的绘画任务。这种现状表明,许多高中的美术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过去,不能采取新式的美术鉴赏教学模式,学生还是存在着传统的美术鉴赏思维定式,不能与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实现完美结合。久而久之,学生会完全丧失学习美术鉴赏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水平也会下降。
(二)高中生对美术鉴赏课程缺乏重视
众所周知,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一方面,高中生所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另一方面,每一门课的难度都比较大,这样学生合理地分配理的分配学习文化课知识的时间,那么还有一些学生会占用学习美术、音乐以及体育的时间来弥补自己的文化课空缺。很显然,一些高中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高考并不考美术,美术学习可有可无,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给了文化课,那么学生培养美术鉴赏能力的时间就会变少,不利于提高学生欣赏和评价美术的能力。
(三)受应试教育影响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很多学校领导也受到了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美术课,但只是停留在课程表上,有许多学生反映根本没有上过美术课。此外,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美术课程,但是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知识的时间非常有限。此外,有些老师讲解美术鉴赏知识只是照本宣读,并没有开展一些特定的美术鉴赏实践活动,那么学生只掌握了鉴赏理论,并不能很好地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利于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
四、高中美术鉴赏之核心素养教学的策略
(一)坚持生本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作为指导者的角色而存在。所以,老师要鼓励学生做到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内容教学中,就拿瓷器来说,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鉴赏知识讨论一些瓷器的特点和精美之处。那么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学生就需要挖掘重要的鉴赏资源,自主完成鉴赏任务。同时,老师也要为学生作出指导和补充,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环境
为了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老师首先应该意识到自己教学中是否存在着一些阻碍美术课堂效率提升的因素,如果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老师需要优化教学环境,改变教学策略。因此,在具體的教学中,老师不能一直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应该做到灵活变通,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比如,在鉴赏《中国古代绘画》时,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壁画等,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优美的画卷,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具体的内容。
(三)组织美术兴趣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可以组织美术兴趣活动,在开展具体的美术鉴赏活动时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感受美术的魅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比如,在学习有关《城市建设开发和古建筑的保护》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实地调查,通过调查使学生了解一些内容,在美术鉴赏课堂上,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探索结果和感想,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美术核心素养。
五、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老师要整合一切有利的教学资源融入到鉴赏课堂中。同时,高中美术老师也要讲究美术鉴赏的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怀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宋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新课程(下),019(8).
[2]李月.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研究.试题与研究,019(5).
[3]刘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019(4).
[4]董伦汉.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讨[J].名师在线,019(36) :59-60.
[5]马静.立足核心素养,提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效[J].美术教育研究, 019(3):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