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成语教学新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xim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成语教学,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和传统文化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探索高中成语教学新方法、提高高中成语教学质量已经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头等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 成语教学 兴趣 积累 常规
  成语是华夏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是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和人格气质的浓缩,在鲜活的方块字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本文结合笔者几年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重点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高中成语教学的质量。
  一、正视高中语文成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成语教学知识内容的缺失。词汇教学是语文知识教学的基础性内容,在词汇教学中成语是重点,成语教学的任务存在于各阶段的教学中。成语隐含在课文之中,没有作为显性课程在知识教学中展现出来,这项教学内容在高中课本中是缺失的。这种教学内容的缺失,造成了成语教学的迷失。
  2.成语知识点安排比例不当。分析课标高中语文教材,成语知识的教材内容只出现两次:一是在必修二的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二是在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的“熟语”章节。然而,考虑到教学实际情况,往往因为进度的问题,教师对于“梳理探究”的知识和《语言文字应用》部分章节会进行筛选,要么干脆直接删除,要么只是粗略地讲解。可见,教材这样的安排比例就自然而然地削减了成语教学在语文常规教学的比例。
  当然学生对于成语的储备量严重匮乏。虽然高考知识点也将成语纳入考查范围,然而学生也只是靠高三复习来突击识记下,这样缺乏系统性零散的积累,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是无济于事的。
  二、化抽象为形象感受学习成语乐趣
  兴趣是第一老师,这是教学领域亘古不变的定律。如何将成语教学变成一种生动有趣的成语教学模式呢?教师应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了解:他们究竟对哪些成语感兴趣,哪些是他们喜欢用又经常会用错的,用错的原因是因为粗心大意还是对成语本身的不了解,如此一来,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成为教学辅助的重要方式,它通过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让教学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所以对于成语教学来说,更应当需要多媒体的介入,通过把一个个成语制作成FLASH动画,或展示一幅幅图画,让学生看图描述等生动形式,带给学生更多的直观感觉,极大地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这比教师空洞地描述和说明高明得千万倍,而且大大地优化了成语教学。
  三、注重成语积累主动识记成习惯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一直处在学习成语的阶段,由此可以看出成语的学习重在积累。从高中成语教学要求来说,成语的学习更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加强高中生成语的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成语时要认识到如何才是循序渐进的教学成语。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程将教材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顾名思义是指必须要掌握的知识。那么在“必修”中出现的成语必须要识记过关,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教辅材料,帮助学生及时地整理归纳课内出现的成语。在平时的授课时要开辟出一个领域来介绍与强调这些成语,养成学生主动学习与积累成语的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备课时先整理出课内所出现的成语,根据这些成语,用讲故事的形式编成一些妙趣横生的小故事,随着讲述故事的过程,在多媒体或者黑板打出这些成语,从听觉与视觉上刺激学生对成语的学习与理解,渐渐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的热情。当然,也可以安排学生就一个或多个成语来完成,这种“生生互动”形式更容易带动学生学习成语的热情。
  四、可持续发展将成语教学常规化
  前文提到,成语教学是贯穿在各个阶段的,是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不可间断。为此,将成语教学变成语文教学的常规化是保证成语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整理归纳是常规化的重要体现,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及时将课内成语整理归纳外,还应当安排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利用课前三分钟的平台,由学生发挥,每天解读一个成语,解读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或介绍来源,或表现成语故事节目,或成语接龙,或成语谜语(这个可以安排在学习角),或例举生活成语误写误用事例等,这样每天都可以接触到成语,让成语的影子无处不在,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习成语,让成语教学得到“可持续发展”,生生不息。
  此处,教师还可以按照成语自身的体系,指导学生进行系统地归类,从而降低学生识记成语的难度。比如:古人很喜欢“三”这个数字,可以安排学生去整理与“三”有关的成语,还可以收集与动物有关的成语,与天文、地理有关的成语,与颜色有关的成语等等。通过这些有目的性地整理与归纳,不但可以保证成语在量上的积累,而且还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五、学以致用巧妙整合提升语文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能运用在语文中获得的知识,力求准确、简明、得体地写作。”也就是说,要做到“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将成语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结合。教师在每次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名家名作,比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作品,指导学生感受成语所带来的简洁明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起到示范作用,然后要求学生具体习作时必须运用多个成语,或者也可以给出几个成语让学生进行片段训练;在平时练笔的日记、周记中也要要求学生运用成语。通过有意识地强化,培养学生自觉使用成语的习惯,从而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总之,成语是我们语林中的一朵奇葩,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为了能更好的传承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当从心里重视成语教学,要具有创新的思维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加上学生耐心的配合,才能从本质上提高高中成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雅芳. 让成语教学回归语文课堂[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02期.
  [2] 万鹏. 成语教学的六个妙招[J]. 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10期.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2.揣摩、品味语言,进而体会到作者对故土的那份炽痛的情感。  3.培养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句。  【教学难点】揣摩、品味语言,进而体会作者炽痛的情感世界。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人艾青曾这样深情的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
【内容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写作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合理使用初中牛津英语教材中的Task版块来引导学生写作呢?本文以七上Unit5 Task为例,从课堂教学设计来看如何合理设计Task版块教学环节来引导学生写作。  【关键字】Task版块 教学设计 英语写作  写作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命题中占20分,显而易见,无论从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方面来说,还是从英语考试方面来说,写作
如何处理教材,向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常常被我们看作两个相悖的概念,“用教材教”常常被看作高明之举,“教教材”就显得等而下之。但我始终认为,如果不处理好教材,那么“用教材教”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显然,用教材教是使学生能以教材内容为原点发散思维,提升语言技能,开阔文学视野,教教材则首先要求理解相应文本内容、情感、写作技巧等基本问题。以小说的教学为例,教教材首
对比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成功的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人物身份,刻画人物性格,披露人物灵魂,表现人物命运,彰显艺术魅力。  一、用对比手法描写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孔乙己是清末一个下层没落的
【内容摘要】《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散文代表作,已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多年,解读此文的文字也可谓汗牛充栋,但从笔者所查阅的资料来看,有一个问题似乎说得比较模糊:郁达夫笔下北平的秋为什么会有悲凉之气?本文对此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形成了自己的结论。  【关键词】故都的秋悲凉之气成因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到北平,在那里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于八月十七日写下了著名的写景抒情散文—
【内容摘要】身势语主要包含体态语、副语言、肢体语言以及环境语言等,身势语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好的应用。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身势语 初中英语 运用  身势语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有着很好的应用。身势语主要包含体态语、副语言、肢体语言以及环境语言等,这些语言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很好地掌握课堂教学节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课堂教学是很有效的推动。  一、身势语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内容摘要】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基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语文教师要努力从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解除对学生的人为束缚,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对学生进行合理适当的激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个性 特长  尽管近几年教学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但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教师抱残守缺,一些教学理念和技术水平还相当滞后
教育是最需要良心的活。课堂的激情无疑来源于教师对教育的热爱,这种“爱”的萌发基于一颗美丽的良“心”。  一、诚心敬业,汗水热洒三尺讲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身处教育岗位上,唯有喜爱甚至是热爱这份工作方能诚心敬业并创下高质高量的业绩。这是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目标和事业追求。如果缺乏踏实务实的耕耘,一切将是空谈!奋斗在教育一线上的教师首先要抓牢抓实教学常规中的“五个环节”,常怀“五颗心”,辛勤耕耘于教育这
在英语试卷的阅读题里有很多励志小故事,它们或写善良,或写毅力,或写宽容,它们能拨动人的心弦,让人反思,让人醒悟。作为英语老师,我的任务绝不止英语语言的教授以及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训练,我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和孩子们一起在阅读中寻找并探讨真善美!——题记  在某次英语考试中,有一篇英语完型填空短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文难度适中,学生的得分率也较高,完全可以不用我评讲,但故事寓意非凡,我决定好好利用它来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那么,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的榜样示范可以促成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  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倍受学生的关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学习上、生活上会不自觉的模仿教师,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