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阅读素养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课标对小学生阅读素养各方面能力的目标要求,不难发现,现在的语文教学,仅仅利用教科书,仅仅完成教科书上内容的教学,显然是不够的。唯有增加更多的课外阅读,方能更好地提升孩子们的阅读素养,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快乐。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在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方面,应发挥引领作用。
  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难看出,在小学阶段,每一个年段的阅读量,都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增加。课外阅读不仅仅是诵读,关键是积累和运用。语文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大量时间的阅读,是新的语文观,为此,诵读国学经典,是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的一部分。
  但在国学经典诵读中,若只是单纯一味地读,并未能做到牢记于心,更谈不上在语文学习中,在为人处世中,做到灵活运用。作为老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限,要有“生活处处有语文”的观念。为此,我除了在课堂上,除了利用各种时间进行诵读指导之外,我还要求孩子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积累,以便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图文并茂,想象画面引导背诵
  国学经典中首推是古诗词诵读和积累。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绝妙的图画,画中有人、有物,关键是看其侧重描写的重点是什么,每一首诗其实都是一篇篇精妙绝伦的文章,要想解读其内涵,只有图文并茂,再加合理大胆想象,才能引领孩子们行走在美丽如画的诗文之中。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时,常让学生根据诗的内容配上相关插图或利用书中插图,想象画面、指导背诵,这样的背诵方法也适合低中年级孩子学习的认知水平。不仅如此,有时候遇到一些很有韵味的古诗时,我还会让孩子自己动手画图画,画好的图画,在画的右边写上古诗。图文并茂,既培养了孩子欣赏美的能力,也培养了孩子动手创造美的能力。
  2.设本积累,用心感悟
  配图画画的形式,比较适用于古诗阅读,但对于国学经典中的《千字文》《增广贤文》的诵读和积累,我便设立了一个专用的本子,让孩子把经典的句子,以工整的硬笔书法誊写的形式,书写下来。这样一来,既做到了积累经典,而且也从汉字书写方面进行了训练。不仅如此,在积累这些经典名句时,我有意识地把相关句子进行了分类,把属于相同意思的国学经典名句,工整地记录下来。
  如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孩子们积累了《增广贤文》的名句,经过这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分别积累了品德意志中的孝顺父母、宽宏大量、为人正直、如何择友的条件、珍惜时间等方面的名句。孩子们工整、端正地记录这些名句,回家后诵读给父母听,再进行记忆。
  3.启迪智慧,明理导行
  无论是配图积累还是誊写练习,目的都是要让国学经典浸润到孩子们心中,不仅会写、能理解,还要在语文学习中、为人处世时能指导自己的言行。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将所积累的国学经典名句运用到语文学习中。在习作指导时,也时常提醒孩子,注意运用所学经典名句。不仅如此,我还时常结合班里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们运用所学国学经典名句进行判断、分析,指导孩子们如何培养自己成为君子。我们班的班级座右铭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班级中时常会发现“善小”与“恶小”,进行奖励和批评教育。如此一来,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在为人处世中,也能将国学经典运用得恰到好处。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国学经典美文,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我还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学段目标中也都提到:“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积累语言,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进行了这样的积累之后,经过了一年的培养,我班大部分孩子都会在习作中灵活运用相关名句,使得文章增色不少。
  語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阅读与语文素养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这一年来,我着手从国学经典中摸索,希望孩子们在国学经典中,能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但当代的阅读材料实在太多了,我还要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加以改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更大的飞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更全面的提高,让孩子们在学生时代就爱上阅读,并且把阅读当成了生活的需要,让孩子们的心中永远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1】简雪娟.改进阅读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3(02)
  【2】杨丽,张泽科.“教学评一体化”开启语文教育新境界:成都高新区“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性评价”改革观察【J】.教育科学论坛,2012(03)
  【3】武汉市五里墩小学课题组,王玮,胡蕾.小学生语文素养综合评价及其教学策略研究【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05)
  【4】刘洁清.用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提高语文质量【J】.成功:教育,2013(04)
其他文献
情感让阅读充满趣味和活力,是阅读教学的生命所在,让学生在阅读中共鸣和明理,只有在激发中产生情感,在体验中加深情感,在关键处升华情感,才能真正拨动学生的情弦,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理想效果。  作者通过景物、人物和故事,将丰富的情感融入了文本,如何将这种情感通过阅读教学传递给学生,作为教师就是桥梁和纽带。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运用情感,让情感为阅读教学助力,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一、激发情感,
学生参与在传统的教学中,以教师为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全由教师确定,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只要接受就行,以至出现了“我要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我要你怎样学,你就怎样学”的现象,从而忽略学生的自主参与。学生长期没有自主参与的机会,自主学习的热情将变得淡漠,自信心亦随之不足,能力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就更无从谈起了。学生长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容易滋长学习的惰性,泯灭创造的天性,进而束缚学生的
新课改的不断普及和推广,使得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种背景下,作文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師要加强引导,让学生更多去观察生活,并通过广泛的阅读进行积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挖掘教材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文章都是经过挑选的优质文章,内涵丰富,故事性强,进行深入挖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对于学生写作有较大的益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
【摘 要】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推进,国家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中在语文学习方面,尤其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为阅读能力对学生语文学习来说尤为重要,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对学生做题、看书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接下来,就结合我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经验,谈谈在高中阶段,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  【关键
【摘 要】  本文从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方式、功能、语言这四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进行系统分析,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性与应用性兼顾的原则,找出当下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生态教育的理念进行生态化教学评价的建构,注意切合课堂教学评价实际的需要,使教师和学生能在生态化的教学氛围成长、发展。  【关键词】  生态化 小学语文 课堂评价  生态化教学评价是语文生态化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它
教育是公平的。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我不会将其划分为三六九等,而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