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学习单,提高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feng27424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单是以学习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架。略读课文中高效利用学习单能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生本课堂的落实。学习单的设计要促进深度学习;聚焦语文要素,巩固阅读方法;发挥支架功能,明确阅读导向;紧扣单元专题,把握整体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学习单;生本课堂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理论:对新学习材料进行了简化与概括的引导性材料,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有认知桥梁的作用。学习单恰好是这样的辅助工具,能为学生自主学习略读课文提供方向,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笔者认为,略读课文学习单的设计要“略”也有法,要找准着力点,把学生引入书本再适时“隐退”,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架起精读与略读之间的桥梁。
   一、丰富图式结构,促进深度学习
   小学生处于形象化和直观化的思维认知阶段,整合杂乱信息的能力较弱。笔者设计学习单时尝试将不可视的思维具体呈现出来,将阅读策略显性化,引导学生在教师预设下有计划地从自己的记忆中搜寻信息,调动大脑中已有图式知识,组成独有的图式网,让思维走向丰饶。
   例如,执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金字塔》前,笔者为了调动学生大脑中已有的图式知识,在学习单的设计上设定了需要搜寻资料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单中的图式要求,激活自己已知图式,并且能够利用它们对资料信息进行有效删减,并主动整合归类。
   这样梳理收集的资料,可以训练学生学会提取文本的有效信息,唤醒学生已有的零散认识,形成较为完整的概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聚焦语文要素,巩固阅读方法
   统编教材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都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为了恰当地发挥略读课文的作用,略读课文通常被安排在精读之后。在略讀课文的教学中,应着重找到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联系,将精读的经验合理运用在略读之中。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聚焦语文要素,立足单元学习重点与语文要素设计学习单,搭建以略读课文为基础的阅读桥梁,实现向课外独立阅读的过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描绘了小人物在困境前的人性光辉,安排了精读课文《桥》《穷人》、略读课文《在柏林》三篇文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两篇精读课文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使用了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因此在学习《在柏林》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所学的阅读方法,深入体会小说的情节、环境,关注人物命运变化,巩固所学方法。
   笔者设立了《在柏林》与《狼牙山五壮士》的对比学习单,放手让学生自学和交流,接着让学生将两篇文章作比较,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在对比阅读中感知文本的独特体式。体现出精读就是习得方法,略读就是运用方法练习。
   三、发挥支架功能,明确阅读导向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从精读课文到略读课文的过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故学习单的设计要为学生搭设支架,逐渐向自主学习过渡。教师应分阶段更换方法,从“搀扶”到“鼓励”,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五年级上册略读课文《月迹》为例,学生对此类写景文章抓不住重点,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为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用信息,笔者根据阅读提示,设计了以下学习单:默读课文,试着绘制月亮足迹,体会作者细腻的笔触。学生借助学习单,可以快速地理清课文思路,感受静态月光的柔美和动态月光的顽皮可爱。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搭建围绕本单元阅读重点的小支架,学生在略读时首先会关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略读时就有了方向,充分发挥了学习单在单元教学中所承担的反思作用,化烦琐为简易,统领整个课堂阅读。
   四、紧扣单元专题,把握整体方向
   整合单元专题,是将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章融合,归纳在同一个学习单中。
   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编排了四篇“走近鲁迅”专题的课文,以两篇鲁迅作品的精读课文,两篇别人描绘鲁迅的略读课文,多角度展现了鲁迅的形象。教师在精读教学之后,将两篇略读课文融合进行统一教学。为此,笔者设计了以抓住文中鲁迅先生形象为主的学习单,以便学生理解鲁迅先生。
   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高效地利用学习单,让学习单与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更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效率,促进生本课堂的落实。今后,笔者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斌斌.还“略读课”以本来面目[J].小学语文教学,2017(442).
   [2]项华.有效的学习单让课堂更高效[J].亚太教育,2016(9).
其他文献
摘 要:文本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的质量往往关系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细读是一种高效率的阅读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细节以及核心要义。从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抓住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细读对学生感知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拓展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   一、在概括式阅读中抓住文本的主干   在部编教材中,选编的文本具有多经典、高立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也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这其中就包括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这也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基础知识;語文素养;阅读能力;方向;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一般而言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指在上课过程中进行的阅
摘 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很大的篇幅,培养学生掌握高效的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群文阅读作为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成为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举措。主要阐述了这种新式的教学策略,提出了群文阅读的组合策略和实践方法,旨在变革小学语文教学,提升教学成效,让学生掌握这种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的比较优势   (一)群文阅读可以开阔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重视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提高对学生美育的重视。小学美术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其高效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及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也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对如何打造小学美术高效课堂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
摘 要:统编教材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推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同时也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和创作水平,推动学生的健康综合发展,教师需要在作文教学指导中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特点,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良性师生互动中促进语文学科发展,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灵活应用能力。在作文教学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对统编教材进行深入解读,找准创新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提高学生的
摘 要:学习积极性是小学生进行语文认知的最强生命动力,如果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缺失,一切教学行为都将毫无意义。因此,首先阐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展示研究价值;接着详细论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开展电化教学激发积极性、开展游戏教学激发积极性、开展趣味教学激发积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积极性;小学生;方法   随着人文意识的推广,广大教师纷纷践行“以生为本”理念,主动探寻有效激发学
摘 要:识字是小学启蒙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未来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础。但是对于基础薄弱、认知较浅的低年级小学生而言,识字是枯燥而乏味的,很难获得一定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充分认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及时通过开展创新的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识字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情境教学   低年级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认知普遍较低,教师要
摘 要:家国情怀一直都根植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从古代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不浸润着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关键,也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国家对小学生的素质以及立德树人等有了新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让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让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与品质,而家国情怀则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一点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语文课本,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大多来自课内阅读。从语言词汇的积累、激发语言运用能力和提高阅读能力等方面分析多读多写对学生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多读多写进行语文教学,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多读多写;语文教学;语言运用;阅读能力   多读多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多读多写是丰富语言词汇、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教学方
摘 要:在开展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在认知、理解、记忆汉字的教学环节,遵循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化教学策略,使他们能够高效地学习汉字。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低年级的小学生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存在学习低效化的问题,这与教师没有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教学有关。教师如果希望开展高效化的识字教学,就必须使教学策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