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反思叹息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贾平凹在90年代以后创作的四部长篇小说,展示了20世纪末城市化的巨大历史画面。在描绘这场城市化的过程中,贾平凹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偏执的感性到冷静理性、由困惑到反思到叹息的过程。
  关键词:矛盾心理城市化乡村传统文化衰落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化大潮的侵袭,农村开始向城市转变,而整个乡村文明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面对城市化这样一个大趋势,作为有着敏锐“嗅觉”的典型的农裔作家,贾平凹的感情却是极为复杂的。
  一、城市边缘人的生活状况:《白夜》
  在偏执地批判城市文明的虚伪、肮脏不堪的作品《废都》后,贾平凹的题材并没有改变,依然锁定在城市,但这次的视角不再是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而是一帮城市边缘人的生活与精神状态。
  小说名为《白夜》,“是一个人鬼不分,真假难辨,失去了历史,也没有了真实,没有了秩序的城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就是抹去了白天和黑夜的界线的颠倒混乱的白夜”。这表现出贾平凹内心深处对于现代化城市的抵抗。在他看来,现代城市是充满罪恶、混乱、欲望的索多玛,用一张欲望的大口,吞噬着所有“美好”的乡村文明。主人公夜郎在西京寻求发展,但发展之路却阻碍重重,所以他就用以恶抗恶的方式反抗城市的不公与罪孽,最后为报复邪恶却被代表正义的法律收服。通过这一荒谬色彩很浓的结局,让我们看到一个小人物与腐败世风抗争的失败与无奈。面对城市与乡村的现实,贾平凹不得不痛苦但理性地走上了城乡双重批判的阶段。
  二、城乡的双重批判:《土门》和《高老庄》
  (一)罪恶野蛮的城市化:《土门》
  1996年,贾平凹创作并出版了《土门》,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的思想态度不再偏激,而双重文化批判的思路体现得却更为均衡。“一方面,以仁厚村被城市吞并的命运续写传统文化的衰败。另一方面,以城市肝病的盛行隐喻现代城市文化的種种病症,将治疗的出路指向代表乡土、传统的仁厚村。”仁厚村可能是贾平凹梦想中的精神寄托地,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这片土地变成了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相互角力的战场,最后陷入城不城、乡不乡的尴尬境地。
  《土门》中仁厚村的城市化过程,是每一片城乡交界处都将面临的残酷现实。其中最激烈的反对城市化的就是村长成义,在成义的带领下,村民们进行了乡村保卫战,但是却以村长成义的死作为城市化的完成,意味着坚守乡村文明的最后代表消失了。贾平凹也通过小说中人物的不同程度的残缺,如云林爷的瘫、成义的女人手、梅梅的尾骨等,表现了他对于像仁厚村这样的乡村落后、愚昧的批判。
  (二)乡村乌托邦的毁灭:《高老庄》
  面对着城乡矛盾的不断激化,贾平凹时刻感觉到精神的无所寄托,因此他急切地希望进行一次精神的返乡之旅,希望找到精神归属的“乡村乌托邦”。1998年创作的《高老庄》,就是贾平凹的精神返乡之旅,但是这次返乡,却给他带来了绝望。主人公高子路作为大学教授,代表着对于现代城市的接受,是一位能够接续未来、检验传统的新知识分子。但是一次对于故乡——高老庄的回归,使他迅速地抛掉几十年来在城市中所养成的习性,而重新转变为农民。那种发白骨子里的传统血脉打败了新的文化因子的塑造,乡村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按照其模式“生产”下去。但是其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已是强弩之末,精神家园在两种文明的角力下,已全然荒芜。
  三、乡村的最后的哀凄挽歌:《秦腔》
  在城市化已经几乎完成的2005年,也是经过七年对于城市化问题的沉淀后,贾平凹再一次创作并出版了反映城市化问题的作品——《秦腔》。秦腔作为秦陕大地人民流淌在血液中的表达形式,无时不刻不与土地和土地上孕育的农民相联系,并寄托着所有的情感与情绪。但是随着城市文明的侵袭与腐蚀,脱离了土地的秦腔,就像失去根基的树木,逐渐地、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秦腔的衰落象征着传统乡土文化的衰败,没落的乡村世界再也不能为精神生态失衡的城市人提供疗伤的诗意空间。”夏天智对于秦腔的痴迷,与秦腔的一同死亡,隐喻着作为乡村知识分子对于传统艺术的守护,以及传统艺术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的悲哀。秦腔已没有理由再作为艺术而存在,沦落到只是用来给喜事、丧事唱曲的境地,成了谋生的手段。秦腔的衰落象征着乡土社会的衰落。
  而在乡村衰落的同时,城市化也并不是广告语中的“明日乌托邦”。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城市化露出狰狞的面目,其让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让他们成为城市间无根漂泊的草根。面对破败的乡村,贾平凹在悲愤中最终为即将消失的乡村唱出一曲哀凄的挽歌。
其他文献
榕树山庄坐落在风光如画的峨眉山下,数十株枝繁叶茂的大榕树将山庄掩映得郁郁葱葱,门前石板道的堡坎下面,是碧波荡漾低吟浅唱的峨眉河。  山庄内花树环绕,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亭台楼榭散落其间,美不胜收。山庄后院有一株四十多米高、树干直径达五米、树龄高达三百多岁的“榕树王”,枝叶浓密,铺天盖地,将整个山庄衬得更加绚丽多姿。据说,只要将红布条悬挂在大榕树的枝条上,就可以心想事成,一帆风顺。因此,观光祈祷者络
期刊
与骨头交谈  一个上午,  我都在跟自己的骨头交谈  我先把全身的骨头细数了一遍  这里那里一块另一块石头  有些石头是突兀的  她会伤害到攀岩者  有些石头已经打磨  她习惯了接受众人的触摸  有时候,  我会把身体平躺着,  凝神,闭目,深呼吸,  让青苔样的皮肤润滑石壁  让人不至于觉得怪石嶙峋  而深感置身异域  另外,我还得主动与流水谈谈  让它带去我对远方的希冀  让石瓣花香四溢  美
期刊
秘语  我是蝼蚁  招不来千里马的足音  为了证明自己是活着的  在这个世界上  被迫发声  而你有大片的蓝  供你扩展涤荡  有足够的粮草兵器  供你厮杀把玩  你疆域辽阔  不像我我的蚌  已被日子碾碎  尘埃莫辨  羽翼中绽放的青灰  离自己愈来愈遠  而火焰玫瑰  哪个更接近灰烬  目光向上就能  洞穿星星们的秘密  头颅向下是否  就能擎住根系  天要黑下来  落叶要回家了  我无法陪你
期刊
我愿是一片天上的云  我愿是一片,天上的云  难过时,浓重  高兴时,淡轻  无风时,慵懒地飘着,飘着  一会儿,飘往长安  一會儿,飘向北京  我愿是一片,天上的云  晴朗时,雪白  阴冷时,铁青  寂寞时,忧伤地靠着,靠着  一会儿,靠向父亲  一会儿,靠往母亲  我愿是一片,天上的云  我身靠我身  我心向我心  面向未来  不要沉溺于甜蜜的过往  不要留恋于消逝的时光  那些不过是爱情的幻
期刊
海哭的声音  浙江蛇蟠岛,曾是海岛  如今化身“半岛”  乘车直达我赶上了沧海桑田  是海抛弃了我们,还是我们丢失了大海  貪欲抬头,聚拢为坝  海也会痛,被各式各样的农具打退  此时,堤坝内蔬菜水果疯长  但无法催生我丰收的喜悦  蛇蟠岛,本来躺在东海怀里  蛇蟠石,曾经乘风破浪,远走天涯  岛因为水,滋润,富饶  海盗占之,先民居之  古洞深处有人家,宋朝的  烟熏火燎,画在洞壁上  可如今,
期刊
曾经一棵树代表一个人名  如今一个人名还原一种精神  绿林,绿林  我声声喊你不必应  你要排兵布阵你要兼济苍生  谁托梦于汉天门  从此三更灯火五更鸡  绿林,绿林  我还在喊你不必应  当时四方棋局不明  你要化腐朽為力量将草木练成兵  你要长矛在手阅遍天下雄奇  绿林,绿林  我以两千年前的艰难喊你  我以今日的无限风光喊你  喊你的万丈侠义喊你的千般豪情  直至日月天地都懂得你  直至苍穹
期刊
摘要:梳理张承志的创作历程,从而探寻他执著于理想主义追求的原因,是严谨地审视自我的态度。  关键词:执著理想主義 人格 意识 态度 民间  张承志的创作起步于草原,在早期作品中,张承志把自己对草原的眷恋神奇地凝聚为一个形象额吉,基于对额吉的感激,对草原的依恋,张承志写下了早期以《黑骏马》为代表的一篇篇对草原饱含深情的作品。对额吉的眷恋,实质上是他对母亲的眷恋,是对中国母性的优秀品质:高贵、美好、善
期刊
让一只狗记住你的最好方式  推开老Y家院落的铁门,脚步声  警觉了它的耳朵。用鼻子打招呼  寻找我与老Y的区别  脚趾丫从凉鞋露出的气味  牛栏山二锅头、张新发槟榔  还有红梅牌卷烟跑哪去了  提着幽邃瞳孔窥探一个陌生人  “朝它吐些口水,或干脆撒泡尿  它会永远记住你的”  老Y把另一柄锄头递给我  一起开始在后院挖畲种环保蔬菜  被夕阳涂鸦在地上的影子  让一只狗嗅不出诗的区别  一些树叶排着
期刊
摘要:在中国迈向发展复兴的大路上,工业成为我们走向富强的一个绕不过的主题。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的经济,工业第一个扛起了经济发展的领头旗。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在国民经济面临大发展机遇的同时,给国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商国华的长篇小说《我们走在大路上》描绘的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以沈阳铁西区国企改革为例,通过分析见证整个东北地区国企面临的艰难局面和国企转型,彰显了由新中国时期的创
期刊
摘要:“黑色幽默”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在美国的一种后现代文学流派,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中国当代作家在结合本国历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自成一派”,其中王小波尤为显著。但是,在一段历史时期之内,他的作品一直不被理解,甚至被严重误读。本文从推理法、戏拟法等入手,论证王小波小说中“黑色幽默”艺术,展示其自由狂欢的精神。  关键词:王小波 黑色幽默 分析  提起王小波,“特立独行、行吟诗人、浪漫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