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知觉及应用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e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知觉的涵义和特征
  1.知觉的涵义
  知觉,一般意义上来讲,可以定义为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按照新华字典对知觉的解释就是,人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或属性的整体反映,是几种感觉的综合。感觉决定于客观事物的物理特性,相同刺激会引起同样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态度、知识和经验。知觉是感觉和思维之间的重要环节,属认识的感性阶段。
  本文所探讨的知觉倾向于个体对客观事物及所在环境的生理和心理双重的反映,既有来自生理方面的天然的反应,又有个体对事物的主观能动性的感知和觉察。
  2.知觉的特征
  (1)知觉整体性;(2)知觉选择性;(3)知觉理解性;(4)知觉恒常性。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分析
  1.知觉者
  当个体看到一个目标物并试图对他所看到的东西进行解释时,这种解释受到了知觉者个人特点的明显影响。譬如学生在新买了一双运动鞋时,忽然注意到操场上穿着同样运动鞋的学生很多,显然这不可能是这种款式的运动鞋数目突然间增加了。这是由于个体的购买行为影响到了自己的知觉,因而现在更有可能注意到它们。这个例子说明了与知觉者有关的因素是怎样影响到知觉的。在影响知觉方面最相关的个人因素是态度、动机、兴趣、经验和期望。
  学生甲喜欢人数较少的运动项目,譬如羽毛球、篮球等,因为他希望可以凸显自己并可以问教师更多的问题。而学生乙则喜欢人数较多的运动项目,譬如足球、群体健美操等,因为他希望自己消失在众人之中处于匿名状态,不被教师注意。而新学期开始后,体育课程教学时,经常会出现健美操活动,学生甲和学生乙由于所持的态度不同,因此,两个人对于新学期的健美操活动作出的不同解释时,就不足为怪了。学生甲很不高兴,学生乙却抑制不住自己的轻松而微笑起来,因为在集体运动项目——健美操活动中,他很容易不被注意到。两个人看到的是相同的事情,但他们的解释却不相同。其原因主要在于对集体体育项目所持的态度截然不同。
  同样地,未能满足的需要或动机刺激了个体并能对他们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如果学生心中一直有一个体育梦想未能实现,譬如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在水中蛙泳的距离超过500米,当每次体育课程内容是游泳课时,该学生便会分外积极,知觉速度也会提高很多,这就是该学生内心中未能满足的这种动机刺激了该学生的知觉,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而兴趣和经验则经过了无数的教学实践所验证,对学生的知觉有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倘若对某个体育科目或体育课程表现出很浓的兴趣,则相应地该学生的知觉便会更加强烈;而过去的经验也同样限制了人的注意力。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的过去经验也会减弱他对课题的兴趣。过去从未经历过事情或物体显然会更吸引主体的注意。学生更可能注意到自己从未见过的体育项目,而不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见过成千上百次的运动项目。
  最后,期望也能使知觉失真,它使你所看到的是你所期望看到的。如果你预期体育教师很严格,无法通过1500米的跑步测试,那么你就会以这种方式知觉他们,而不管他们实际的特点如何。
  2.知觉对象
  观察对象的特点也能影响到知觉内容。譬如在群体里,声音洪亮的人比安静的人更容易受到注意。很有吸引力的人和没有吸引力的人也是如此。新奇、运动、声音、大小、背景以及知觉对象的其他因素都能影响到我们的知觉。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待事物并不是孤立的,倾向于把互相联系密切的事物放在一起知觉,而不是鼓励地分别知觉它们。因此,由于时间和空间的相近性,我们常常把那些原本不相关的物体或事件联系在一起。一个班级的学生被视为一个群体对待,如果在同一节体育课,同个班级的两个学生忽然都请病假,则我们倾向于认为他们的请假互相有关系,虽然事实上他们之间可能是无权无关的。还有经常我们知觉某个对象往往有一个定势。譬如,一个漂亮、文静的体育教师,学生往往就会对其有一个知觉定势,认为该教师应该是从事比较“温柔”的体育项目教学的。
  3.知觉发生的情境
  在什么情境下认识和了解事物也很重要,周围的环境因素影响着我们的知觉。在运动场上,如果体育教师穿着运动服和运动鞋不会引起学生太多的注意,但是同样穿着的老师,如果在周一上午的数学课上,则会非常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知觉者和知觉对象都没有变化,只是情境不同罢了。这就是情境影响了我们的知觉。对客体或事物知觉的时间能影响到我们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其他情境因素还有环境等等。
  三、探究知觉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前面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到,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很多,各不相同。我们也发现,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准确、及时地知觉他人的活动是一项很艰难的事情。为了使师生的知觉在体育教学中能够更准确、更及时、更全面地发挥出来,本文提出和分析了三种对策。
  1.选择性知觉
  任何人、物、事件的突出特点都会提高人们对它知觉的可能性。因为我们不可能接受我们所见到的每一件事,而只能接受某些刺激。这就是选择性知觉。选择性知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非同一般。因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是非常多的,甚至有时候是庞大的,我们不可能接受所有观察和听到的体育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而只能选择性地接受零散信息。但是这些零散信息并不是随机选择的,而是对自己缺乏或者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选择性地吸收。选择性知觉能使学生更“快速吸收”教学内容,但这同时也冒着信息失真的风险。因为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是我们想看到和想听到的东西。而忽视了其他相关信息的领悟。同样地,一个体育教师在授课时,面临的是几十个学生个体,每节课有时候会有很多不同的问题提出来,很难一一回复。这时就应该充分利用选择性知觉,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多数学生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必然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
  2.晕轮效应
  当我们以个体的某一种特征,如智力、外貌为基础,而形成一个总体印象时,我们就会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学生在评价老师的时候,这种效应经常出现。学生常常分离出某种具体的特征(如热情),并使他们的整体评价受到对这一单独特质的知觉的影响。比如,一名教师可能是安静、认真、知识丰富、水平很高的,但如果他的风格不够热情,则其他特点也不会得到很高的评价。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晕轮效应多数是表现出消极的作用,再如,在体育课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也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因为体育课上,教师对学生的特质描述往往离不开活泼、开朗的字眼,所以有的学生即使具备很强的体育运动能力,但由于表现比较内向,又不够活泼,往往在老师的眼里对该生的评价并不高。因此,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晕轮效应对我们知觉的消极效果,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去克服它。
  3.刻板印象
  还有一个影响我们知觉的重要情况——刻板印象。当根据某人所在的团体知觉为基础判断某人时,往往就会出现刻板印象情况。使用刻板印象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处理不计其数的刺激。比如说在过去的体育项目长跑中,个子矮、肤色黑的学生往往成绩非常突出,因此教师可能在选择长跑运动员时,往往就会注重候选人里面是否有个子矮、肤色黑的学生,这样做的结果明显缩短了搜索时间,另外在一定程度上,个子矮、肤色黑一般比较灵活、且较能吃苦(可能是经常在太阳下锻炼,导致肤色黑),运用这种刻板印象能够提高决策水平。但问题是,我们的刻板印象往往不够准确。并不一定每个个子矮、肤色黑的学生都灵活且肯吃苦耐劳。
  另外,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言语反映了以性别、体重等为基础的刻板印象,如女性不适合做耐力性运动项目、胖子比较偷懒等。从知觉角度上来看,如果个体期望见到这些刻板印象,那么他们就会直觉到,无论这种刻板印象是否准确。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把握住刻板印象的优势和劣势,灵活运用,扬长避短。
  知觉可以说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无论学生、教师还是某些体育活动,都和知觉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果能够充分发挥知觉的有效性和优势,限制和摈弃一些知觉带来的消极影响,必然会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英梅.注重心理训练提高运动成绩.黑河教育,1999(3).
  [2] 赵东平.浅论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训练.潍坊学院学报,2004(4).
  [3] 肖威.心理训练在田径运动中的应用.田径,2005(7).
  [4] 李好君.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和调适.科技信息,2009(5).
  (责任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养成教育的提法由来已久,且一直倍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学科发展的日臻完善,在养成教育中,理论界围绕“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中心思想,展开了多学科探讨,侧重了不同的培养重点。然而,青少年成长的过程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关系的总和,这一切关系的和谐发展对青少年的世界具有构成性意义。因此,在多学科的研究中应该贯穿能够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或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    一、养成教育是对人文精神的体悟和践行 
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现代化文明形态。中国梦指引着中国实现富国强民目标的方向,同时也让我们开始对中国在推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当前中国
一、体育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陶先生的话道出了在现代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体育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学科之一,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体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相应
一、语言障碍  语言是以语言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机构条理而构成的符号体系。语言是人类思维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因而语言是沟通过程中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但语言又是极为复杂的,由于语言原因而引起的沟通障碍随处可见。下面从三方面分析常见的语言障碍。  1.语系。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地域分布、种族传统等复杂因素,地球上的语言首先划分为若干语系,如印欧语系、汉藏语系
依据黔西南滥木厂铊(汞)矿床地质特征,在对与矿化有关的植物组合及其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大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 Hedw)为例对其进行了地质植物法填图。按120×
探讨了基于Internet的电子征收系统及系统存在的安全性问题,通过对电子征收工作流程的分析和目前较为实用的各种安全性方法的讨论,给出了解决方案。
教育既要关注社会的进步,更要注重人的发展,引导人探寻生命的价值和追寻生活的意义。而现实生活中,在校学生伤害他人、自杀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贯彻生命教育成为当务之急。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对人的生命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构建融入生命教育思想的学校体育,重视学生生命意识的生成和提高,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是学校体育工作者需要关
提出了虹膜自动身份识别的算法及虹膜图像几何畸变的校正方法 ,最后用相关系数来测度图像的匹配结果。用该算法进行了大量抽样实验 ,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不断进取的意识,从而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趣味性、自主性、实践性是数学课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主体性教学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施。在教学课中,数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亲自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想象力、操作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全面
多媒体是融合两种以上媒体的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具有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数字化、实时性等特点。它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