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情·启思·把方向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ck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活动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是将客观的学习内容转化为语文能力和素养的中介与载体。师生双方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最终实现教学目的。课堂活动如设计得精巧,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学生通过主动的活动与探究能获得锻炼、获取经验,进而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辩论、即兴演讲、欣赏影音片段……随着教学媒体的发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青睐。课堂活动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不断创新,在带给学生新鲜感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有利于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优势显著。但我们在活动中往往只注意观察学生的外在表现而忽视深层次的学习结构,这样很容易使课堂活动流于形式,活跃就可能成为一种假象——活跃是单纯的行为活跃,热闹的背后是教与学的浮躁,效果并不好。
  怎样才能设计出精巧的课堂活动,让课堂活跃更真实,收效更实在?明确的设计原则和开阔的设计思路至关重要。
  
  一、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原则
  
  语文课堂活动设计最基本的原则是要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活动要有“语文味”,要用语文的方式来设计活动,要紧紧围绕语文学习的核心问题。余映潮老师在《读报指导》一课中曾设计过这样一个活动:请同学们换一种说法描述你对读报的看法,用另外一种语言诠释读报,并给出了范例——“读报为你打开一扇门,这里有美丽的语文世界。”下面是学生的发言和余老师的点拨:
  生:这里有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师:他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很形象。
  生:这里有五彩缤纷的童话。
  师:如果把句号改成省略号,就更能引发人们的想象,这里还有好多奇妙的东西。
  ……
  这个活动为教学营造了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为陈述观点而产生表达需要,发言是主动的,有真实的信息输出,这种真实促使学生能动地关注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余老师从修辞知识和标点使用的角度加以点拨,让学生获得一种理性的认识,促进学生优化语言能力,提升语言品位。师生交流的过程就是老师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规律,发展和完善语言能力的过程。余老师的点拨像一个柔软的触角,触动了学生对语言的体验和感悟。整个活动关注的是语文问题,守住了语文学习的阵地。
  具体说来,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新颖,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愿望。
  形式新颖的课堂活动更容易撩拨学生的情绪情感,使他们在新鲜的刺激中产生参与的愿望和冲动,进而在一种兴奋的情绪状态下开始活动过程。强烈的欲望与兴奋的情绪状态是学生活动的内驱力,学生在活动之前获得了这种内驱力,在活动过程中就有可能发挥才智,张扬个性,创新思维。例如下面的活动设计:
  例1在阅读《米洛斯的维纳斯》之后,请你给作者写一封信,交流一下阅读心得。
  例2请同学们在小说题目“药”后面加上不同的标点来表达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其实例1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阅读后总结阅读心得,积累阅读经验,但总是用固定的模式提出,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新鲜的形式带来的是学生的兴味,活动效果相当好。例2的目的是深化学生对小说主题和作者情感的理解,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独特的见解,学生在标题后面加了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并就自己加的标点分析阐释,在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下深刻地理解了作者的情感。
  2.活动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要有一定的思维力度。
  设计精巧的课堂活动,可以叩击学生的心弦,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这就要求老师先要“沉入”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想清楚怎样的课堂活动才能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让学生在活动创设的情境中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
  在学习《我与地坛》一课时,一位教师安排了这样的课堂活动:
  (1)请学生在文章中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片段,诵读并分析语言和情感。
  (2)播放《懂你》的MTV。
  (3)请学生讲讲自己的父亲、母亲。
  在诵读段落、讨论分析文章语言和情感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相当沉默,课堂气氛很凝重。MTV的每一个镜头都触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几分钟的静寂之后,好几个学生讲述了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片段,语言连贯,情意深切。
  活动中安排播放MTV,情境与文中的情境相似,这间接强化了学生的阅读感受,老师在学生情感参与的同时,设计引发学生思考自己生活的教学环节,激起了学生思想的涟漪。整个活动牵动了学生的心,讲述只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当时的课堂静极了,但学生们的情感却掀起了波澜,思想受到了震动,教学效果很好。在这个情境中,动情后的安静才是真正的“活跃”。
  思维力度是相对的,活动内容是否有思维力度,要看学生原有的思维水平。思维力度不够就不能帮助学生获得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学生往往会因无所得而产生思维懈怠。
  在学习《阿Q正传》一文的课堂讨论活动中,老师抛出了这样的话题:现代社会中,我们是否还需要“精神胜利法”,请同学们举例论证。
  话题抛出后,学生先是短暂的沉默,然后是十几分钟的唇枪舌战,观点主要有:
  第一,现代社会仍然需要精神胜利法,它能帮助我们解除心理压力,走出失败的阴影,恢复心理平衡,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现实。如果我们遭遇考试失利,就可以告诉自己这不过是一次小考,并不决定命运,前面还有很多机会。这样我们就能重新拥有勇气和信心,继续向未来挑战。
  第二,现代社会不再需要精神胜利法。面对事实的失败,倘若用虚拟的胜利来安慰自己,那是一种麻痹,一而再、再而三的麻痹带来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当你摔倒的时候,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用力爬起,而不是坐在地上自我安慰。
  第三,现代社会需要精神胜利法,但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它调整心态,但不能一味地沉溺其中而不思进取,前进的方向不能改变,精神胜利法只是我们走出阴影的一种手段,不是我们逃避现实、不思进取的借口。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问题使用它。
  学生深刻的观点来源于强力度的思考,强力度的思考来源于“含金量”高的思维活动。活动内容有足够的思维力度,就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就能点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高密度、大容量的思考才更有可能带来深刻的结果。
  课堂活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行为参与展示的是学生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的结果,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是先有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然后才有行为参与。“含金量”高的思考活动,能让学生的内心运动和大脑运动强烈起来,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3.关注中间环节的指导,活动方向要在老师的掌控之中。
  课堂活动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在老师的掌控之中,活动过程中老师要时时监控,给予学生方法指导和知识帮助。
  一位老师在执教《荷塘月色》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生1:作者为什么要写“忽然想起六朝时采莲的事情来了”,“六朝”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生2:六朝也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作者写六朝是想表现动乱中也有快乐的景象、美好的生活。
  生1:作者是希望现实生活中能有采莲的热闹,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六朝时的人?
  生2:作者希望自己能像六朝时的人那样,享受生活,得到快乐。
  讨论到这儿,学生的思考方向已经跑偏了,于是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很长时间。如果老师能在学生思路开始偏离的时候叫停,让学生一起来读一读这段,师生可能就会有这样的对话:
  师:如果我们把“六朝”换成“唐朝”行不行?影响文意的表达吗?
  生:好像并不影响。
  师:我们为什么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是因为我们阅读时没有抓住语句的主要信息,这个语句的关键词不是“六朝”而是“采莲”。不能抓住语句的关键信息,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文意,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如果老师任凭学生纠缠下去,课堂讨论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讨论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候老师加入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理解文章,学生就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讨论的实效性能得到保证。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期待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结论,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活动的定向并不影响活动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开放,例如下面的活动设计:
  例3在练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指导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任意选取一个事物,用下面的句子形式讲出事物的精神及与之相关的人的精神品格——我选择……它有……的形状,它可以代表……的品格。
  例4阅读《花的话》,走进“面对面聊吧”,补充下面的句子——
  男孩,如果我是你……
  ……花,你使我想起了他
  宗璞奶奶,我觉得您的意思是……
  表面看来,这两个活动都有一定的限制,但这种限制掌控的是学生思考的方向,定向的思考更容易集中,思考集中才可能有比较高的思考质量。
  
  二、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思路
  
  把握了设计原则,还要有开阔的设计思路,思路清晰,活动目的才能更明确。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思路大致有以下几个:
  1.设计活动渲染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一般可以通过讲述和诵读来渲染,一样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效果会大不相同。
  例5如果你是李密,准许你在朝廷上诵读《陈情表》,你会怎么读?
  例6选取《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相关内容改写成散文诗,然后老师再诵读。
  例7阅读《离骚》,教师用古声古韵吟唱。
  渲染课堂氛围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渲染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利用得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5强调的是诵读的自我意识,学生觉得“我就是李密,李密就是我”,诵读时就较容易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例6中老师诵读了这样的诗句:“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君/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确是/死掉了……”,第一小节还没读完,学生就已经沉寂下来,一种凝重围绕在师生之间。例7中教师的吟唱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楚辞的距离,他们的表情流露出吟诵的渴望。渲染课堂氛围的手段应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从这个角度发散开去,我们可以根据课情和学情创造出很多方法。
  2.利用活动引领探究深入。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探究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学生产生了懈怠情绪,探究很难深入下去。这时候,课堂活动往往会有振奋精神、点燃热情的作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思考、比较、分析,使探究深入。如下面的活动设计:
  例8请比较《失街亭》的京剧唱词与小说的异同,并简要分析。
  例9小说的细节设计往往直指主题,你在阅读《药》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细节,又有哪些感悟?
  例8打通了课内和课外,利用课外的阅读资料激发学生探究课内内容的热情,而且活动设计直指阅读的关键问题“失街亭,谁之过”。唱词和小说不同的立场引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充分,发言质量很高。例9从细微处入手,激发了学生阅读发现的欲望,学生边搜索边思考,发现了很多精彩的细节,如老栓与洋钱、站在树上的乌鸦、坟头那一圈红白相间的花等,对细节的感悟深化了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活动效果非常好。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从静听状态转为实践状态,思维由静止转为活跃,有利于探究的深入。
  3.借助活动交流阅读心得。
  在课堂上交流阅读心得可以帮助学生整理阅读的思维过程,并借助交流积累阅读经验,避免学生一边经历一边遗忘。课堂活动能够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促使他们梳理自己的思路,汲取别人的阅读技巧。如下面的交流活动:
  例10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你喜欢的句子。
  例11建立网页,师生分话题交流阅读心得。
  因为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不同,学生阅读感悟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善于联想和想象,能够将文字转化为画面或情境,用一种感性的方式去领悟;有的善于朗读,在诵读过程中一点点走进文本,走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有的喜欢条分缕析地整理思路,借助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让学生有所收获。例10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不同的诠释方式展现的是不同的阅读方式,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会借鉴那些适合自己的方式。例11把交流场所转移到网络,好多内向的学生语出惊人,交流很充分。
  4.凭借活动指导应用拓展
  阅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丰富学生的阅历,促进学生成长。因此,在鉴赏领悟之后我们还可以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应用拓展。如下面的活动设计:
  例12结合孔子的言论及你对他的了解给他介绍一个职业。
  例13带着问题出课堂:做回自己与欣赏他人。
  例12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现实社会中思考孔子思想的价值,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孔子的思想。例13意在帮助学生从文本阅读中跳出来,利用文本的观点来思考自身的问题。这两个活动能够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让阅读材料在发挥学习作用的同时,帮助学生逐步建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明确思路是为了拓展角度,思路就像车轮的轴心,以轴心为端点发散,我们可以设计出很多新鲜、实用的课堂活动。
  语文课堂活动的“活”要以“实”为基础,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我们在设计时一定要想到活动的目的、导向及要达到的效果。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只有以“实”为基础的“活”才能带来学生思维的活跃,才能构建真正活跃的语文课堂。
其他文献
余胜泉  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移动教育与泛在学习、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网络学习平台、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等。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未来的教育将进入教师与人工智能协作共存的时代,教师与人工智能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实现个性化、全纳
教育观点:疑,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意思是不到他想尽力弄明白却又不能做到的时候,老师不要去引导他;不到他内心明白却又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的时候,老师先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用再反复这样了。孔子的这番话对后世教育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当我们在运用这句话指导教育实践时,往往容易忽视它的前提,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有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颇为广大读者青睐,也常被各类教材及相关选本所收录。然而笔者在研读时发现一些教材及选本对其中一处文字讹误疏于补正,非常不利于读者的阅读与欣赏。  众所周知,《战国策》原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所辑录,曾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等不同名称,后经西汉刘向整理,最终定名为《战国策》。东汉高诱曾为之作注。不过《战国策》原本流传到北宋时,其正文及注文都有
【摘 要】笔者基于项目式学习,创设情境,设计一系列项目式任务,在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开展《红岩》的阅读教学,进一步探讨在高中阶段开展中国革命传统经典作品学习的有效方法,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寻求有效手段。  【关键词】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项目式学习 《红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学习任务群的落实要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近年来,绘本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好的绘本画面精美、文字简洁、版式灵活,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审美等综合素养。目前,许多学校都把优质绘本引入学校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绘本的教育价值。  就绘本阅读教学来看,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绘本有不同的教学选择;同一绘本因学生的年龄、阅读的目标不同,也有不同的教学选择。笔者试以小学四年级《艺术大魔法》绘本阅读课为例,谈谈教师在绘本
个人简介  尤立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全国青年教师研究中心理事、全国阅读与鉴赏学会理事。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全国十佳教改新星”等称号。执教的公开课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四次,有的课还被选入河北省“百节优质课”。多篇文章在《语文教学通讯》《阅读与鉴赏》等刊物发表。主编《河北省普通高中会考说明·语文》《写作集训
《荷叶 母亲》是冰心老人的散文诗,被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全诗篇幅很短,开篇从自家院中的两缸莲花写起,重点描写了倾盆大雨中荷叶遮盖红莲的画面,由此作者联想到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景抒发了对母爱的至真至深之情。作者通过联想,先把儿女比做莲花,再把母亲比做荷叶,从而颂扬了深沉、饱满的母爱。  全诗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非常典型。借物喻人的手法很多文章都会用到,但是用来又各有其妙。
近些年来,关于高考作文的报道频现于媒体,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高考作文为何有争议?在此我们不妨先看几篇高考争议作文,从中或许能看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2007年江苏省争议作文《怀想天空》起初综合评分为37分(满分60分),终审时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作文,反复读了三遍,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理由是这篇作文“真实、本色、真情、纯净”,有着“现实生活的质朴”。  同年,上海市的争议作文《这道“坎”若有若无
一、引言  作为高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主阵地,高中思想政治课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教学组织方式上,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讲授法作为采用多年的常规手段,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新教材改革后,教材编写者从培养新一代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出发设置了“综合探究”内容,通过倡导学生个人自主研究,小组、集体合作研究等丰富的形式来感悟、实践课本理论。然而,受制于长期的应试思维和教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以雨为缘起,但是写的是雨后的情与景,激发起特别的心境。  第一句就显示出,雨疏风骤,是昨天夜里的,是回忆中的雨。回忆中的雨比之眼前的雨要更有情趣一些。眼前的只是外部的景观而已,回忆则有内心追思的触动。为什么当时下雨的时候没有感觉,要到早上才努力回忆?是“浓睡”,不清醒。这个“浓”字用得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