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教是为了不教”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7474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感于传统教育方法仍然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一隅,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启发式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没有把启发式教育落到实处,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一些心得和方法提出来,以期和广大语文教师共同探讨和提高!
  【关键词】启发式 自学能力 语文教学
  
  在学校里,在校园里,很多时候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识渊博的、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教室前面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侃侃而谈”——“讲授”,说得头头是道,讲得天花乱坠,而坐在讲台下面的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如梦如醒、似“醉”非“醉”,一片恍恍惚惚的惊诧神色,一片朦朦胧胧的迷乱世界……诚然,语文教学的特点就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但我们也不能让这种教师主导的空洞讲解占据了课堂的全部,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我们新时代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在课堂中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贯彻素质教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何为启发式呢?长期以来形成一种传统教学模式,那就是教学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讲授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知识传递以应付考试为中心,根本不考虑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生只会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丢笔记。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是一些高分低能,只会适应环境而不会改造环境的封闭型人才,根本不能适应我国“四化”建设和未来社会的需要。而启发式就是与上述教学模式相反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思想上,它要求正确处理好学习和思维的关系,重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强调培养思维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重诱导,重探索,不越俎代庖,不抱着学生走路;在教学形式上,重讨论,重答问,不搞单项传导,而搞双向交流;在指导原则上,重追问,重多疑,提倡质疑存疑精神,反对盲从;在教学程序上,自始至终,把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放在重要位置。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首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老师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是全堂课的绝对核心和最高权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被动接受,稍有异辞便被认为是挑战老师权威,是异端。在这种长期的积威下,学生有问题不敢询问,有观点不敢表达,试问这样的师生关系又如何能做到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呢?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朋友,是学习上的合作伙伴,共同合作于对学习的探究,对文本的理解之中。他们之间没有明显的上下级。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敢说自己想说的话,提自己想提的问,才敢大胆质疑,主动探究,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二、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细致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启发式教学
  
  中学语文讲授一篇篇课文,绝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懂它,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达到“不教”的目的。但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先要教好每一篇课。教材是施教之材,是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依据。运用启发式教学必须紧紧扣住教材,深入理解分析教材。教师对教材的优美形式、深刻内容、内容形式的完美统一是否理解深透、掌握纯熟,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能力水平、学习习惯是否了然于胸,这决定了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中是否能灵活运用。只有对上述情况烂熟于胸,才能在课前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设计、组织好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根据情况的变化,因势利导,启发得当。从而在学生不能回答问题的时候,启迪思路,在学生体会肤浅的时候,导向深人;在学生理解错误的时候,引向正确;在学生意见相持的时候,心中有底。也就是说,即使课堂情况发生意外变化,也能使之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析教材,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或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学习中,鼓励学生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去发现新问题,从而继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直至学生充分的理解文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高速运转之中。这样在课堂上就形成了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发现新问题一再解决新问题的学习思考链。这样学生的学习有目的,不枯燥,同时在老师的适时启发下,学生又能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等都具有很好的实效!
  
  四、对于在学生自学过程中的分歧和不能自己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应鼓励他们展开讨论
  
  泰戈尔曾经说过“错误经不起失败,但真理不怕失败”。因此对于分歧,解决之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作为讨论的对像。对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亦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高屋建瓴地对学生的思维方向,思维方法进行合理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很好的贯彻了启发式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之中总结并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让他们在以后在独立面对文本的时候不再茫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个教学的根本目的!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语文教学方法上,通过这些年来各位同行们的不断探索,通过各位大方之家的不断研究,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但笔者认为,万变不离其宗,只有真正把学生当成教学主体的方法,只有能开启学生智慧的方法,只有让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得到加强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就一定能在语文教学中走出新路,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让他们在脱离了老师的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开展有效的学习,真正做到不教!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分析生物工程专业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与地方工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相配套的融科学、教育、实践为一体的培养目标,构建宽口径、适应市场需求的和将科研成果引入实践环节的教学体系,并对该教学体系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教学体系    当前,生命科学正在向揭示生命本质规律和控制生命过程方面快速发展,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在农业、医药、能源等领域孕育和
【摘要】针对新世纪语文课共有现象,本文旨于论述高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以及创设情境要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教学辅助设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对比创设情境。但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心理、结合教学目标、把握时机和双向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
【摘要】初中语文学习在一个人总的学习中起了基础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指导初中语文的学习教育部颁布了《语文课程标准》。总体能力不高的农村初中学生占了初中学生的很大比例,对实施《语文课程标准:》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农村教育工作者要着力解决此问题,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语文教学 兴趣 学习方法 感情注入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课题,农村初中的学生能力总体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可以分为五步进行,概括为“明确目标、学习知识、教读示范、自读深化、习作训练”十二字。    第一步: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
随着学生进入高三复习备考阶段,每一科教学重点以及复习重点也都在进行着不同的调整。英语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高三阶段的复习与冲刺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以及他们的前途与命运。因此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也就至关重要了。本文重点介绍阅读与写作的高考备考以及复习方法,探寻备考思路。    一、调准心态,树立自信心    新学年开始了,不少高三学生都感到忧心忡忡,不知该怎样准备英语复习。我们说,对于即将面临的高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58-01  摘要:音乐愉快教学法是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的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调动学生内部动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音乐 教学法 审美体验 能力培养   所谓愉快教学法,其实就是教师通过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
【摘 要】“师生同步”的课堂教学,要求师生之间要更新观念、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符合学生个性发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可促使教师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师生 同步 课堂教学    何为“师生同步”的课堂教学,我认为就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共享智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达到有机地融合,产生心灵“共振”的一种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自实施以来,如何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困生”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激化凸显。“新课程”教材体系的重建、学习要求的提升与“学困生”认知能力的薄弱、就学情绪的低落之间形成了较为显著的矛盾冲突,在教学现实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但影响着班级数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会制约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地转化数学学田生,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作肤浅的探讨。  【关键词】教育;教师;知识
课堂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所以要注重45分钟的课堂教学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觉得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以下谈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作文要真、要实,不要假、不要空。但在我们学生的习作中却是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大而空的作文题目,作文中到处都是胡编乱造的套话。小学生初涉作文,作文应该是他们心里话的表达场所、生活片段的剪影,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的蓝本。学生作文回归到真实生活,势在必行。    一、细心观察、每天都有新发现    许多农村学生认为地处山区,每天见到的都是些熟悉的山水农田,还有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