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对有效倾听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b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有效倾听对音乐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小学音乐老师的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改变,但是因为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的相对落后,很多学校只着眼于教学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忽视对音乐本质的引导教育,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能养成正确倾听的习惯,影响学生音乐素养甚至艺术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如何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有效倾听,达到真正有效的音乐学习,并构建开放的音乐课堂呢?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有效倾听 音乐素养
  作为听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将音乐听觉贯穿音乐教学的始终,让学生通过有效倾听感受音乐的内涵,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倾听呢?笔者将从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着手,总结经验,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有效倾听。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为了配合新课改的教育要求,小学各学科都进行了教育手段、教育理念的创新,小学音乐在活跃课堂气氛的时候忽视音乐教学。如某些年轻人不太喜欢传统曲艺,因此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引入对京剧、黄梅戏、越剧等的赏析课程,为了改变传统曲艺不及流行节奏对学生的影响,某些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如在音乐课堂上学习一首新的歌曲,老师先让学生听一遍旋律,随后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旋律特点等基本知识:“这首歌曲展现了新时代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旋律优美,朗朗上口,接下来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学习一下。”接下来让学生学习歌曲演唱,对于歌曲为什么展现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旋律如何优美、如何感受到歌曲蕴含的深意完全没有涉及。
  音乐需要借助声音才能表达思想情感,以上只是我国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案例,但清楚反映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没有抓住音乐种类的本质进行有效聆听,没有应有的音乐审美体验。
  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倾听的措施
  为了有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切实加强对小学生有效倾听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丰富情感教学与兴趣教学,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
  课堂情感的积极性与否直接决定学生学习的动机强弱,如果缺乏课堂情感投入,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原动力,从而影响学习及倾听效果。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丰富情感教学与兴趣教学,激发学生的倾听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如使用轻松、欢快的歌曲使教学语言变得轻松欢快,反之播放悲伤的乐曲老师则要注意合理调整情感表达方式,用比较正式、庄重的语言进行讲解。以歌曲《黄河大合唱》为例,这首歌曲因为饱满的情绪、沉着有力的语气展现出中国人民不畏敌人的英雄气概,所以在讲解歌曲创作背景的时候要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给予学生充分的情感体验。通过讲解与音乐的结合,学生更容易进入音乐营造的世界,用音乐赋予的情感体验勾画出人民群众为了保卫祖国壮丽河山与敌人顽强拼搏的情境画面。
  2.强化训练倾听技能,掌握正确倾听方法。
  很多小学生在倾听音乐的时候感受不了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内涵,这是因为音乐中的倾听并不是简单地用耳朵听,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倾听方法与技巧,就达不到倾听的目的。为了强化训练学生倾听的技能,首先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细细聆听,感受音感节奏、调性等因素,从而对音乐的情感进行初步感知,通过联想与形象,将音乐的艺术形象进行扩充并加深理解。其次老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倾听,让学生保持正确的倾听方向。如钢琴曲的赏析课上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这段钢琴曲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气氛?”“旋律的走向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旋律的优美、起伏等特点。最后老师让学生养成辨别声音的能力,如不同音、音律、节奏、风格的特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从而让学生更专注地倾听音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又如在倾听《龟兔赛跑》的音乐时,让学生听一听代表兔子和乌龟的音乐选段并加以对比,从而启发学生将抽象的乐曲与具体的动物形象联系在一起,加深对音乐主题的理解,达到“听得有物”的目的。
  3.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倾听作品。
  根据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老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歌曲,以轻松、欢快、积极、向上的作品为主,提高学生倾听自己喜欢的作品的积极性。如在讲授各国《摇篮曲》的时候,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倾听的兴趣,可以选择各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曲子或者视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
  三、结语
  要理解音乐,倾听是第一步。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和能力是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倾听的能力,广大音乐教师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有耐心地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江利.在音乐教学中点燃学生想象思维的火花[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0).
  [2]叶萍.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09).
  [3]董颖.谈小学生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5).
  [4]邹晓君.一节语文课引发的关于音乐教学的思考[J].山东教育,2010,(01).
其他文献
耐挫力又叫挫折的耐受能力,指人们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即个体在遭遇挫折时,不仅有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行动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势在必行。具体做法如下。  一、中学生受挫心理主要表现及原因  一是因家庭变故而丧失信心,轻则精神变异,重则丧生。一位女生平时学习成绩非常好,待人真诚
人们不了解聋生,不知道聋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语文教学任务。聋生无法在生活中自然地说话,只能用手势与周围的人交往,给他们的活动带来许多不便,成了社会中的弱者。所以,要使聋生真正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帮助他们从语言障碍中解脱出来,掌握社会共同使用的语言文字。实践证明,通过语文教学的悉心培养,聋生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生理基础,掌握看、说、读、写的实际能力,顺利地与健康人进行社会交往,通过阅读书籍报刊增长知识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堂也一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就要改变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状,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带动学生走进音乐课堂,喜欢上音乐课。  关键词: 高中音乐课堂 兴趣培养 培养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堂也一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就要改变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状,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带动学生走进
透视一场雪  突然,下了一场大雪  急匆匆地  雪花追赶着  落在  缓慢的冬天和褐色的树枝缝隙里  如果我触摸  所有的感觉  就像这早已发生的故事  像雪,急匆匆地下  下得猛烈  把过往下在了回忆里  把冬天残留的沧桑拂去  透过车窗看世界  除了斑驳  还有你我无法探测的未知  神仙居打开我仰视的双眼  无数次的抵达,这里,每个地方  都有无限量的阳光  透过光线,聚焦深情的眸子  将军岩
期刊
摘 要: 音乐能够给予人美的享受,具有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功能。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利用音乐强化学生感官、情感及理智上的审美体验,如何通过有效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学音乐 艺术素质 教学改革  一、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由于音乐教育能够起到开发学生身心艺术潜能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丰富学生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