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im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影响着学生的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教师的教学语言展示了教学水平与教学风格。本文将针对语言缺乏活力的现状,抓住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深入研究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逐步提升对小学语文语言的运用能力,让语文教学换发出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语言特点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的教学语言与教学艺术,对语文教学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生理、心理发展都不够成熟,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有着引导、影响与示范作用。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魅力、修养、风格都会在教学语言上体现。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抓住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规范性
  教师对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拥有深厚的知识与较高的智慧,一言一行对学生都很重要,教师的语言是无声的,但是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对学生形成正面的示范与作用。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必须规范自身语言的使用。儿童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阶段,他们模仿能力比较强,语文教师的语言能力,决定这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教师在语言、词汇、语音上都要规范自身,为儿童的语言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使用一些习惯用语与通俗用语,例如香皂说成“胰子”,师范念成“思范”,这些都是不符合规范的语言表达,教师必须运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进行教学活动,避免语言教学出现错误。教师的口语表达要干脆、清晰、洪亮、自然、适度。
  二、科学性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科学的,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传达的感情必须准确、科学、合理。教师需要掌握词语的正确含义,词语本身的意思、情感色彩等,正确的分析与传达知识。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篇文章为《落花生》,落花生是花生的另一种名称,有的教师没有做好调查,学生难以理解,将文章意思理解为种花生,产生知识上的错误,学生难以理解。在例如这句话:“这个同学说的话,有人不同意,我认为是对的。”对这句话有着不同的理解,“我认为是对的”这句话是针对“这个同学说的话”还是“有人不同意”,這个时候语言模糊,令人费解,学生难以理解。科学性,还要求教学用语必须是精练的,教师需要抓住重点,突出精华,以少胜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接受性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贴近儿童的生活,让儿童轻易的理解与接受,教师需要运用活泼的方式,用儿童熟悉的方式与手段开展教学,低年级小学生多为形象思维,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尽量通俗易懂,表达的更加生动有趣,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比较多,教师的语言运用要更加深刻。
  四、生动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充满趣味性与活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的生动形象,符合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语文教材中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非常多,语文教师要善于将最生动的语言带入到艺术作品中,让学生在形象的已经中亲自的感受与体会,感知作品与教材。李燕杰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任务,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得观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与形象化,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例如,在小学语文《月光曲》中,有一个词语,是幽静,按照教科书的解释,就是“幽雅安静”,这种描述是比较准确的,但是学生不会理解其中的意境与内涵,作为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描述一个场景,让学生进行想象,朦胧的月光与完善,闪烁的灯光与小城,挖掘学生的想象思维,让给学生投入到学习氛围中来。
  五、趣味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调节思维与认知,而是协调学生的心理过程。语文教师要善于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适时、适当的用语言引导学生,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促进整个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创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智慧,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与感受。教学语言充满趣味性,赋予语文教学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学生在趣味性的环境下获取知识。
  六、情感性
  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篇篇充满情感的文学作品,处处流动着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教学语言也要充满情感。在讲到严肃的地方,学生自觉端正,讲到豪状的时候,学生感觉到热血,讲到悲愤之处,学生悲从心头,讲到欢乐之处,学生充满笑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刻理解课文基础,将隐藏在教材中的感情化为自身真实的情感,将课文中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传达给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心灵上的思考,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语言运用上必须饱含激情,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七、艺术性
  语文教学是充满艺术性的学科,语言的艺术性是口语的最高境界,教师必须熟练的运用各种表达技巧,创造性的运用美的语言,给学生美的感受,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具有更好地审美性,语言的美体现在语音、语调、节奏上,语言要洪亮,节奏明快,语言内容生动形象,遣词造句优美,要富有思考意义与哲理,熟练的运用语言,做到完美的讲解,肢体语言与口语配合在一起,表情丰富,姿态悠然,具有仪态美,在给学生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很多教师语言都是具有较高的审美性的,教师的语言必须综合运用排比、对照、引用等修辞手法,烘托出优美的环境,让学生觉得听课是一种艺术,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合理、生动、趣味,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影响,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积极良好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黄晓赟,程华.用美的语言塑造美的课堂——论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11):109-112.
  [2]罗先慧,李云文,孙建龙.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基于201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的统计与分析[J].课程·教 材·教法,2013(7):75- 83.
  [3]刘灿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改革新探[J].湘潭师范学院报:自然科学版,2008(2):215-216.
其他文献
摘要: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找到适合这类学生群体教育的有效方法,创新教育途径,才能保证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新认识  关于心理健康只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专家有着各自的观点,心理学家对于一些人类行为,很少能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
期刊
摘要:教师队伍结构是否合理体现了职业院校的教学能力和以后发展情况。而很多职业院校中师资队伍结构存在不合理和“先天不足”等问题,制约未来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对当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结构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希望对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和长远立足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结构问题;解决对策  职业院校正处于发展时期,规模不断壮大,但是师资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影响了职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翻转课堂模式逐渐被国内的教育界推广和实施。任务型教学法与翻转课堂具有相同的教育理念,二者有效融合运用于中职英语教学中,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互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英语;翻转课堂;任务型教学  一、引言  长期以来,中职英语教学存在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英语水平提升困难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
期刊
摘要:自提出建设“双一流”高校建设政策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高校教学改革热潮,各专业领域都在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一片欣欣向荣。音乐对于传承人类文明、提升个人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音乐教育专业也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浪潮中。文章简要分析了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课堂改革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一流;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引言:社会发展需要音乐领域的专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尤其是对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视。少数民族招生日益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之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信仰等各个方面都与其他学生有较大的差别,目前,心理失衡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和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将成为繁荣民族经济,解决民族问题,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整个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所以提出如何培养少数
期刊
摘要:戴维·乔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改革家和实践家,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乔丹高度重视女子高等教育,提倡女性应享有与男性平等的高等教育权利,主张实施男女同校教育,强调女子高等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乔丹女子高等教育思想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戴维·乔丹;女子高等教育;男女同校  戴维·乔丹是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家和实践家。在担任大学校长期间,他对当时美
期刊
摘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出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的四条途径。即强化理论,提升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能力;凸显技能,提升学生实际的教学能力;拓宽途径,提高学生胜任工作的能力;勤于学习,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在承办学前教育专业。然而,根据市场需求,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之毕业后
期刊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便利。因此国家尤其注重高职对计算机软件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不断创新教学理论方案,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兴趣,挖掘学生大脑思维潜力,引进优秀的师资能力,注重理论知识上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在社会上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为国家做出一份贡献。  關键词: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创新教学;实践  引言:  当今21世纪,互联网的时代,
期刊
摘要:中职教育倾向于专业的理解,数学的知识富有逻辑性,有助于学生在专业思考的过程中,建立知识的认知模型,系统化的分辨问题,数学做为主科,教育的意义不仅局限于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更加体现在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数感、想象意识等潜移默化的建立,而中职生学习中习惯性处于被动的状态,难以自主的展开数学的联想思考,教师可结合新时期的微课形式,导入动态化的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深入浅出的领会数学的内涵,感
期刊
摘要:幸福课堂,就是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收获、学有创造的高效课堂。但调查发现,我校学生课堂幸福感偏低,他们对幸福课堂的理解模糊,学段越高,课堂幸福感越低。因此,我校在实践领域中推进学生幸福课堂需教师不断完善授课技能,与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提高学生幸福感。  关键词:课堂幸福感;学生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育的主要目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问题,探索提高学生课堂幸福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