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amin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被提出以来,一线教育工作者就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探究,指出深度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我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受到深度教学理念的影响,尝试通过优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就应用到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教学理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0-01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7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情感方面的不足,开始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地探寻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的路径方法。在不断地探究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对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利用合作探究方式,指导学生合作阅读文本,探究文本内容;还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进入具体文本场景中。如此教学的实施,尽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素养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重视阅读教学效率,忽视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忽视阅读教学的纵深发展,如此影响了学生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新时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师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立足此任务,结合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有教育工作者提出深度教学理念,呼吁一线教师实施深度教学。基于此,为了切实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我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受到深度教学理念的影响,尝试应用如下策略引导学生阅读。
   一、优化基础知识目标落实与自主学习结合
   基础知识目标是学生参与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主要指向对生字词音、形、义的理解。在长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体验过程中,学生早已储备了一定量的字词,此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不同的学习字词的方法,使他们在方法的辅助下自主地学习和理解生字词的音、形、义,打好阅读基础,同时逐步地从知识学习过渡到能力发展上,提升学习的深度。基于此,我在组织深度教学的时候,会将基础知识目标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具体做法如下:
   (一)用具体目标引导自主阅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受到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部分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之初,会引导学生自读文本。但是在引导学生自读的过程中,并没有设定明确的阅读目标,也没有具体的基础知识学习目标,导致部分学生的阅读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出现了流于形式的问题,影响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也白白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
   基于此,为了使学生有效地自读文本,教师首先应设计基础知识性的目标,如自读文本,找出文本中的生字词,借助学习工具,从音、形、义三方面入手,扫清基础的语言障碍,打好阅读基础;整体阅读文本,初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此目标设计,使学生的自读具有针对性,而且在查阅工具书扫清基础语言障碍的时候,学生可以储备语言知识,锻炼信息搜集能力,同时还可以整体建构文本认知,为接下来深入地走进文本,探索文本内涵打下坚实基础。
   (二)专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
   學生是阅读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文本的第一遍阅读必须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第一遍阅读文本,可以使学生受到文本新场景、新人物、新故事的刺激,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基础知识进行探索。此外,第一遍阅读文本对深度阅读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之初,教师不仅要设定明确的阅读目标,要求学生找出生字词,还要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揣摩字词的情感色彩,为实现深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优化阅读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方法
   深度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使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多种能力,如朗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只有获得了能力的发展,才能将教学称为是深度教学,如此教学才能展现出有效性。因此,我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会优化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一)组织朗读活动培养朗读能力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我国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该说法指出,通过反复朗读,体验不同的语调、语气等,可以体验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尽管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在长期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也曾大量地朗读文本,但是因为缺乏朗读方法的辅助,其朗读效果不佳,难以借助朗读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学生自读文本扫清文本语言障碍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教给学生不同的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切身的体验,借助语调、语气、情感以及肢体动作的配合,感知到朗读的美,同时掌握朗读技巧,为借助朗读深刻理解文本内容,潜移默化地发展朗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以《跳水》为例,这篇文章通过讲述桅杆上一只放肆的猴子作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赶猴子,当走到横木上,遇到生命危险时,船长用枪逼迫孩子跳水,孩子被水手们救上船的故事。故事的情感基调是在危难之际,船长机智冷静地处理问题。立足文本内容,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围绕不同的场景,我使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带领学生朗读文本。比如,在阅读第一段的时候,我使用轻快的语气,将船上轻松且有趣的场景描述出来。在朗读到第四自然段的时候,随着孩子一步步地走上桅杆上的横木,我的语气变得深沉起来,语速稍微地加快,从而使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感受到紧张的氛围。在解读了文本之后,我鼓励学生模仿我刚才的朗读方法,自主地朗读文本,切身体验文本场景和氛围,感受到船长的冷静与智慧,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发展朗读能力。    (二)利用思维导图锻炼深度思维
   思维是学生有效阅读文本的保障。在参与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学生之所以存在诸多的阅读问题,且阅读效果不佳,是因为在教师单向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被剥夺了思维权利,一味地接受,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维度之一。思维能力培养是一项较为漫长且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耐心地给予学生指导。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工具,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便于学生获取信息、概括信息、提取信息和总结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发散思维,建构完善的思维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会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深度的思维训练,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走进文字世界中,深入具体场景,一步步地探寻文本内涵,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潜移默化地发散思维,深化思维,提升思维能力。
   以《父爱之舟》为例,这篇文章以“父爱”为中心,讲述了发生在“我”和父亲身上的几件小事,整篇文章逻辑清晰,且不同的事件中体现出父亲对“我”不同的爱。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利用思维导图,先画出思维导图主干,将“父爱”“小事一”“小事二”等展现给学生。同时,围绕主干内容,驱动学生走进文本,分析“我”和父亲身上发生了哪些小事,这些小事展现了父亲对“我”怎样的爱,父爱有怎样的特点。在提出问题之后,我鼓励学生先自读文本,从整体进行思考,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内容,并在每一个框架中概括出不同的内容。接着再次阅读文本,找出描写“我”和父亲的心情,以及父亲如此做法的结果等内容,在框架上标注出父爱的特点。最后,学生继续阅读文本,总结自己获得的启发。
   (三)实现读写结合提升读写能力
   阅读和写作有着密切联系,写作是创作者借助储备的语言素材,对情感、想法进行表达的活动。无论是语言素材,还是情感、想法,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学生在反复的阅读过程中,受到文本内容滋养形成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所学,进行综合性的反思和应用,不断地提升学习能力。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读写结合的教学要求。而且深度学习的实现,是以学生建构与运用语言为基础的。在建构语言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初步地理解阅读内容,在應用语言的过程中,可以再次加深对阅读的理解,在不断理解中自然可以实现深度阅读。所以,教师在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要实现读写结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言知识,通过写作自由表达,潜移默化地发展读写能力。
   以《人物描写一组》中的《摔跤》为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借助细节描写,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了刻画,展现了人物鲜明的性格。在组织阅读教学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边阅读边勾画细节描写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嘎子和小胖墩的,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接着,我布置了“我的妈妈”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借鉴教材文本中展现的人物性格,确定自己的妈妈有什么样的特点,明确写作方向,接着模仿教材文本,从细节入手,利用一件小事塑造妈妈形象,展现妈妈的性格特点。如此读写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设定基础知识与自主学习结合的目标,并采用多样的策略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读写能力,使学生获得有效发展,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维凯.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深度教学”的基本走向[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11).
  [2]周洪宇.语文课堂因深度教学而精彩[J].小学生(中旬刊),2018(7).
  [3]肖莹.深度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4]何欣.深度教学视野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情景教学法作为活跃小学英语课堂氛围、丰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新型教学模式,被大多数教师普遍接受,成为现代教育运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情景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如何巧妙地将情景教学融入教学中?何时引入教学情景才能促进课堂效率提升?怎样的形式开展教学情景才能保证课堂活力?等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为此,本文将系统地探究小学英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今的教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小学数学也要跟随新课改的脚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教学,注重个性化教育的开展,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进而打造数学个性化课堂,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将针对个性化教学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建
简约教学理念的引入给小学数学教学增添了无穷的动力,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高效,小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发挥,掌握了学习数学的主动权.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内容。作文教学效果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小学作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对于优化作文教学效果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作文教学质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就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作文
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是语言的输出,与阅读的输入并驾齐驱,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准,也是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的写作教
摘 要: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是不能缺少的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从小抓起,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语文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课程,学生只有先学好语文,掌握语言文化,才能学好其他科目。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教师需要把培养创新思维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课堂上多进行情境设置和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
摘 要:要想取得好的语言教学效果,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尤其需要重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水平普遍滞后于城镇地区,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语言学习环境的难度较高。为了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英语学习语境,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积极结合农村地区的特有环境,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英语表达方式应用到各项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表达
摘 要:提问属于课堂对话和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在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入推广的教学背景下,之所以重视在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主要是为了保证将师生互动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自从在课堂中设计有效提问环节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并且为他们深度思考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本文分析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进行提问。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提问;现状;实践策略  中图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全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能做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人性化课堂,高中历史教学也是如此。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融入人性化教育理念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有利于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人性化理念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性化理念;课堂教学  中
摘 要:经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的不断探究和实践,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已经逐渐得到学生的认可,并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一教学改革正是为了适应目前的基本教育情况,呈现出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的新状态。由于实行的时间不长,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笔者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提出一些优化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