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5813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职招生形势非常严峻,且有逐年趋紧之势。从中职学校自身讲,存在诸多困扰发展的制约因素,严重影响和制约中职教育的规模发展。笔者认为,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和跨越,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力量储备严重不足
  从成熟的、历史的教育规律看,无论中小学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中高职教育,良好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条件保障,是保证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实施内容。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关系到教学质量是否能够得以保证;有效的教学过程和评价监督机制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手段;学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教学对象。先有专业课程设置,后有结构合理的师资力量配备,凭借完善的教学设施和有效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然而,近年来兴起的一些中职学校,因办学时间短等原因,没有搭配相宜、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业课教学主要依靠外聘教师,而外聘教师的高流动性造成专业教师储备不足及不稳定,以致很难保障中职教学工作实施的连惯性和一致性,根本谈不上保障教学工作的较好质量和严肃性。
  师资力量不足是制约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最主要因素和瓶颈。目前,在中职教育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中,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是否能抢占先机、扩大再发展。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上台阶、大发展,必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安心稳定的师资队伍。解决困扰发展的瓶颈问题,学校应多措施吸纳和引进急需的专业教师人才,打造一支较高水平和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单靠外聘专业教师无法实现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更大发展和提升,只能是缓兵之计。学校应从战略的高度、发展的眼光思考和解决该问题,而且刻不容缓。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部分传统老牌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偏显“落伍”,沿袭几十年不变的习惯,内容陈旧,已不能适应社会、企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适时改革专业架构和课程设置,专业设置要适应新兴行业和新兴产业的需要,课程设置应加大实训技能课时量,合理、酌情减少公共基础课时量,以满足中职教育的“就业性”和“实用性”特点需要。
  很多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力量严重不足,因此,课程设置大体围绕现有专业教师而定,也就是哪位教师能教什么课,或者说勉强能教什么课,则设置或侧重什么专业。同时,大部分专业教师兼代好几门课程,甚至部分教师边学习、边教学,其知识结构和能力以及精力很难保证教学质量。显然,这种课程设计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课程设置的不完整和不合理,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质量提高,影响学生对老师教学能力的认可和信任。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产生质疑,也很难创建和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成熟稳定的“拳头”专业和亮点课程。
  近年来,应国家教育部实施中职教育新课程改革规划和要求,各省各地中职学校都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和探索,有遵从教育规律改革成功的学校,也有忽视教育规律和学校实际,盲目改革或改革不到位、甚至失败的学校。尤其近年来兴办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因办学历史较短,缺乏雄厚的优质资源和师资力量储备,既没有“叫的响”的成熟专业设置,也缺乏教学设施和储备投入,紧随中职教育新课程改革大潮而实施新课程改革是必要的,但更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兼顾先天不足的学校实际。例如,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加大实训操作,压缩一定比例共公基础课时量,是科学合理的,也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一些中职学校对各专业公共基础课进行“休克”式改革,几乎“拿掉”公共基础课,这种改革显得操之过急,不符合教育规律。当然,这与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只注重招生、不重视教学质量的办学现实不无关系。同时,现在的中职学生因底子薄,对学习基础课有“逆反”和“畏惧”心理,普遍厌学基础课。甚至有些学校、老师无视教育教学规律,忽视学校实际状况,只为完成招生任务盲目听从学生“厌学基础课、别开基础课”的不合理意见,造成共公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比例缺少过渡性,甚至不衔接、不合理。这种情况很不利于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也很难提升教学质量。老师、学生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必须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具体实际。
  在中职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教育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首先,从普通教育角度看,中职教育教学应充分考虑专业课程的过渡性、连贯性和延续性,避免专业课程教学出现断层和“夹生饭”的情况。换言之,就是既考虑专业课程学习和教学的公共基础性需要,如中职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物理和英语的基础性需要,又要兼顾专业课程架构的科学、完整和系统要求。其次,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看,即从职业实践技能要求讲,专业课程设置还应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架构科学、完整和系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还要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保证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实用需求。
  三、教学实验设备单一
  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学实验室设备本就简单,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现有专业教师因专业知识结构不完整的局限性,创新意识不强,很难利用现有实验设备挖掘新内容、新课题,很难推陈出新,因此,在教学实训环节凸显薄弱,缺少亮点和吸引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很难激发学生活力,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影响学校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进一步发展。
  当然,教学实训设施和设备的建设、投入,并非朝夕可以解决的,需要长期不断地完善和投入,也非学校自身就能解决。在积极争取政府教育投入的同时,政府教育部门应搭建平台,以“双赢”的原则,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多渠道挖掘和吸纳社会、企业的资金设备投入,积极开拓学校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达到校企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尤其在校企合作方面,很多中职学校目前仍是空白,应大胆走出去,积极探索和尝试,大有作为。
  四、教学评价监督机制“刚性”不足、“弹性”过大
  无论哪个学校、什么性质的学校,其教学实施过程和评价监督机制,应该具有较强的制度性、系统性和严肃性。中职学校因师资力量、教学实验设备、课程设置及制度建设方面不足的原因,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甚至教学监管部门还要兼顾政府、社会、家庭和学生很多不合理、“急功近利”的意见和呼声,尽管他们并不太了解甚至不懂教育教学规律。因此,中职学校在实施教学过程和评价监督工作中的制度性、系统性和严肃性体现不足,突显出 “刚性”不足、“弹性”有余的问题。大家群策群力,多提出一些有利于发展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合理意见和想法,但不能仅从局部或个人利益出发,盲从学生和家长的“随心”想法,必须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中职学校具体特点和实际,以便学校和领导科学决策和指导,以便学校教学部门开展教学和评价监督机制实施过程中,保证其应有的独立性和严肃性。
  综上所述,笔者对如何提升中职教学质量,谈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想法。当然,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然而,困难是暂时的,笔者相信,这些问题和困难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会逐步得到落实和解决。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有中职教育大发展的念想,中职教育的将来会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甘肃省农垦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探索创新教学方式,设计多种形式的学生课外活动,同时尝试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既可以落实知识教学,又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表达和沟通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社会实践;长江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 01-0089-02  地理课程具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等职业院校对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确地理解职业教育课程的内涵,把握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构建高职教育课程的新模式,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高职课程的内涵  1.课程定义  课程是一个定义多样性的概念。我国学者将其归纳为三种解释,一是“学科
所谓分层教学,是一种大教育的思维,包含课堂教学与德育等诸多概念。它是分层递进,既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道德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的差异,采用显性与隐性分层的形式,实行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着眼于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的途径来适应学生差异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最终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中职语文分层教学的缘由    1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  随着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职业
[摘要]文章深入分析了《故乡》中描写的三个不同的“故乡”,即“我”回忆中的故乡,现实的故乡,“我”理想中的故乡,以揭示鲁迅这篇小说内容的深刻性。  [关键词]鲁迅小说;《故乡》;探析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0-0016-02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言:读小说,不能仅停留在读作品的内容,要深入地品味、感悟和欣赏出故事和
歌曲演唱,是最常见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而教唱歌曲,则是每个音乐工作者都曾尝试过的教学手段。如何更好地运用歌曲教唱这种直观而通俗的音乐教学手段,全面地提高技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广大音乐教师这些年来一直在探讨的课题。笔者经过调查得知:技校生在他们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涯中,几乎被剥夺了音乐学习的机会。因为音乐课的课时经常被用来作为其他主科课时不足的补充,他们对音乐的认识,还模糊地停留在小学或幼儿园时对音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思维工具和教学模式,在新课改背景下已经被广泛运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此种模式能将学生独特的个性思维方式简单清晰地呈现出来,可以极大地改善了政治课堂枯燥乏味的状况。文章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出发,分析了《多变的价格》一课的教学环节,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政治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程少堂老师“用优美的汉语描绘优美的人性——《子衿》”这一课例从语言积累、文章领会、文学欣赏以及文化开掘方面展现了古诗教学中的“语文味”。一堂好的古诗教学课,要体现出“语文味”,需要教师设计语文活动,带领学生抓住“这个”文本,打造教学主题,进行多层面(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立体式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关键词]古诗教学;语文味;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
[摘要]文章以人教版必修1第五章的“问题研究”为例,探讨如何开展反思型“问题研究”教学,引导学生从时空、要素和区域综合的角度解决地理问题,使学生在认识、分析并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关键词]综合思维;反思型“问题研究”;地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0-0083-02  地理综合思维指人们运用综
[摘 要]2020年全国Ⅲ卷文综第42题,所引用的史料鲜活,所创设的情境新颖,使学生可感、可知。该卷着重能力立意,深度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教材观和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史料选择;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3-0071-03  《
[摘 要]智慧课堂是指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支持下,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具有教学展现力、学习洞察力、课堂调和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有效促进智慧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智慧课堂的构建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智慧教育要通过构建智慧课堂来完成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智慧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智慧课堂;智慧教育;信息与通信技术;气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