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示安逸,内固精神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k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踢、打摔技法是太极拳散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以来太极拳片面强调推手的练习,忽略了踢、打抨等技法的训练,严重影响了太极拳运动的伞面发展、太极举的踢、打摔技击是在推手“听劲”的基础上,运用太极拳的整体和速度优势,在实战过程中控制对抗节奏,加强打击效果,感知对手“劲路”,从而有效地捕捉战机,随时表现出“稳、准、狠”的技山特点,同时对自身防卫严密,不让对手有机可乘,从而立于不败之地。下面就人极拳踢、打技法试举几例,以供读者参考。
  
  1.“金刚捣碓”踢法
  动作:甲乙双方成格斗式(穿深色裤子者为甲,穿浅色裤子者为乙,下同)(图1)。乙方以后手右直拳猛击甲方面门。甲方迅速以双手捋其手臂,同时抬前脚踩蹬乙方前腿膝盖(图2)。
  


  要点:甲方精神集中,在乙方出拳的一刹那判断准确,接手后沾粘劲要足,右手控其腕,左手控其肘,成捋带之势、乙身体前倾,必想后撒,甲趁势踩蹬要狠,达到一击取胜。
  说明:太极拳腿法一般采用低腿技法,其好处在于灵活性和隐蔽性高,攻防兼备,对保护自身和稳定身体均有利。
  
  2.“摇拦肘”技法
  动作:甲乙双方成格斗式(同图1)。乙方以后手右摆拳猛击甲方头部。甲方前脚踏上一步,左拳向上迎击乙方右拳(图3),同时松左胯转腰,以右肘猛扫乙方头部(图4)。
  要点:当乙方右摆拳出来时,甲方要掌握时机,果断迎放出来,使其招法不能展开,这就是太极拳提前控制对手“劲路”的精妙所在。右扫肘要很,以腰为釉发力,扫肘的高度不低于自己肩部,以防对手的左手攻击。
  说明:封闭对手的“劲路”,是太极拳主动进攻的典型打法。在运用迎卡战术时,注意不可硬拦硬架,而是要改变对手发力的方向和路线,使其露出空隙,趁虚而人。
  
  3.“进步掩手捶”技法
  动作:甲乙双方成格斗式(同图1)。乙方突然上步,以左前刺拳击打甲方面部:甲方迅速束身上步,以右手掩其左拳背,同时左拳掹击乙方腋下 (图5),
  要点:甲方出身上步、出拳发力要一气呵成,整体运动。在左拳击出时,右拳要回收防守,以防乙方突然变势。
  说明:甲方遵守“敌不动,我不动,我意在敌先;敌微,我先动,我意亦在敌先”的内家技击原则,在对手前刺拳杀伤力不大而后手拳蓄劲待发的情况下,果断采取置敌丰攻下不顾,而主动打击对手弱点的“逢实击虚”的打法。
  在激烈的技击对抗中,形势瞬息万变-在如此不确定的技击环境中,能否准确运用太极拳“听劫”和“粘劲”的特点,来控制对手的“劲路”,使对手火人控制身体的能力而跌倒,并能稳定自身的平衡不被对手破坏。就需要对太极拳的控摔枝法加以研究。
  
  4.“反云手”技法
  动作:甲乙双方成左格斗式,甲方手臂放松(图6)。乙方以右前刺拳击打甲方头部。甲方正乙方出拳同时,右脚上步踏进乙方两脚之间,闪身让过乙方右拳,同时以左手拍击乙力右臂,使其身体前倾,同时身法“寓正于斜”,以右掌根拍击乙方右耳根(图7)。
  


  要点:甲方要掌握好上步的时间差,要上步至乙方两脚之间:“脚踏中门夺地位”,使乙方步法。拳路无施展空间,被甲方控制。
  说明:甲方熟练运用“守中用中”的技击原则,控制对手的运动空间,化打合一,顺敌之势,一击而胜。
  
  5.“迎门靠”技法
  动作:当乙方运用身高或力大优势,以双拳或双掌向甲方腋下插击时,甲方以束身双掩手缠开乙方双手,使其中线附近露出空隙(图8),甲方发整体爆发力,以肩头为点,猛撞乙方胸口,将具震伤或震开。
  要点:甲方在分开乙方双手时,要熟练运用太极拳特有的“缠丝劲”。打击效果取决于甲方是否敢于贴近,能否“吃”牢对方,发放是否果断。
  说明:“迎门靠”是陈式太极拳绝技,许多陈式太极拳前辈均擅长此用法。此招攻占点小,运用腰力发出短脆的弹抖力,杀伤力较大,应慎用。
  
  6.靠劲摔法
  动作:甲乙双方以散推方式搭手(图9)。甲方运用引进之法,以左手虚拿乙方右腕,以右手控制乙方右臂向里采拿(图10)。乙方身体前倾后,甲方以后腿向前蹬地,以肩、肘部猛撞乙方侧面,将其发放摔倒(图11)。
  要点:甲方在引进时,周身须圆转如意,将乙方手臂引长方可采拿。采拿时,须防其变招。
  说明:此摔法深得人极拳原理“引进落空合即出”之妙、引进时示之以弱,故意露出破绽,诱使敌冒进;发靠劲时借力打力,趁乙方身体前倾而急于向后平衡身体的空当,瞬间发力,将敌击倒。
其他文献
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在平常是很难体悟的,因为人总有“我执”在阻碍人与天地之间的沟通。2002年底,我的八卦掌功夫和转天尊修炼得稍有成就,记得那天是腊月廿八下午四点多,我开始转掌,此时天上彤云密织,原打算练到五点半,然后去酒店参加每年腊月的兄弟们之间的聚会。当雪开始下的时候,我就感觉身体越练越来劲。当我转掌至雪下到半尺厚时,似乎天地之间有一股无形的吸力,慢慢地将肉身抽空,天人地正在融为一体。不知过了
期刊
靳爱祥先生出生在一个革命军人家庭,自幼随军生活在部队大院。绿色军营的尚武之风,革命军人的铁血精神,都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种子。不满十岁时,他就缠着经常接触到的警卫战士学习武术的基本功、擒敌拳、空手夺刀、枪等。十五岁那年,靳先生有幸接触到天下闻名的六合门武术家一“神枪”杨月波先生,杨老先生对这个根正苗红、浑身激荡着英雄情结的少年倍加青睐,遂收其为人室弟子,从此津门武林出现了一个矫健的习武少年的身影
期刊
八旬老汉点穴抓贼过百    在长春市,有一位年已八旬的老汉,以一手点穴抓贼的绝活抓住小偷过百人。此事一经报道,轰动一时。  相信很多读者都很想了解老人的绝活是如何练就的,希望老人揭示点穴的秘密。在老人家中,老人曾特意给记者露了几手。只见他马步一蹲,抱拳胸前,目瞪前方,同时迅速出拳,击向前方。动作虽简单,但极其有效。李大爷说,“点穴”功夫其实也没啥神奇的地方,只是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于3个手指尖,然后
期刊
王培生八卦散手(十)
期刊
整理者按: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在国内武术杂志上用纯文字的方式将“鸡步桩”介绍给了广大武友,后又将“熊出洞”图片发在了武术网站上,以希冀借此寻找同门。可惜十几年过去了,虽然各地六合心意拳传人纷纷“浮出水面”,但我们依然没有找到蛛丝马迹。今年暑期,我专程到合肥拜访了张尚炳老师,请他介绍了鸡步桩及十大形的练法要领,现再次将鸡步桩配图整理公布给广大武友,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同时希望有此桩法的同门与我联络了(
期刊
在中华武林,四大名拳之一的形意拳早已闻名遐迩,而作为形意拳宗师李洛能先生的得意弟子宋世荣先生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盘根冲空”与车毅斋先生的“游鼍化险”、刘奇兰先生的“腾龙搜骨”、郭云深先生的“连珠快崩”并称为形意拳四大绝技,因此四人被称作形意拳四大金刚。同时,又有宋世荣先生之“柔”、郭云深先生之“猛”、白西元先生之“滑”,而被称作形意拳三大圣手。2009年8月28日(农历七月初九)是宋世荣
期刊
功力训练    我让他拿拳打你,你只躲闪、封堵、不还击、我主要还不是练你的防守,我是用这种方式来练你的胆量、眼神、反应,还有上下肢的协调能力。当然,这个东西练多了,你的防守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有很大的提高。因为人的防守能力不只需要防守技巧(躲闪、封堵本身就属于防守技能),还需要胆量、眼神、反应和协调能力这些东西。  他拳打过来你别用手扒拉,你总扒拉就不练胆儿了。我为嘛让你躲闪封堵,就是躲闪封堵对胆
期刊
做到“放松”、打出“内劲”,既是正确掌握太极拳动作规格,提高太极拳演练水平的必备条件,也是太极拳家展示拳艺修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一、打太极拳为什么要放松    1、太极拳是一种在放松状态下进行的运动。心静体松、缓慢柔和、轻灵沉稳、连贯圆活的技术特点,只有在周身放松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这就决定了放松是打太极拳的第一要素。打太极拳需要放松,就像赛跑需要速度、跳高需要弹跳、推铅球需要力量一样。 
期刊
再次,它是轻松高效的,不费力的,就如拳谱上说的“手到劲发而毫不费力”。把这样的劲用于搏斗,就不会如擂台选手那样,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体力就已经严重的透支,即使遇到相当复杂的情况,时间比较长,也能轻松应付,并不会感到有多困难。  怎样才能做得到这种“轻松”呢?这需要练出全身的“整力”,就是瞬间能高度调动身体有效肌肉力量的能力,就是所谓的“肌若灵蛇”。  据说壬芗斋先生少年时,和师兄搭手,瞬间就把师兄摔出
期刊
大成拳的站桩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肢体间架基本不动,同时配以适当的意念活动,而达到改变身体素质的一种运动方式。初习站桩,要求定形定意。此阶段的训练目的,通俗地讲,就是解决由“不通”到“通”的问题,即通过站桩训练去掉人体后天形成的僵、拙、滞劲,而求得拳术所需的体质,这是大成拳的入门训练。此阶段的练习,学者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站桩时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指导严格要求自己,切不可别出心裁,就像小学生写字一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