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口不言终觉浅,出口成章要躬行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d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口语,作为社会交际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但语文教学中口语教学的现状是诸多学生不愿甚至不能在公众场合流利地表达观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迫在眉睫。文章探讨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一问题。
  关键词: 口语交际 创设情境 融入社会 能力培养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认为,一个人在专业上的成功,只有15%仰仗其专业技术,而另外的85%则要靠人際关系和处事技巧。在这85%之中,口才起了决定性作用,口才已然成为现代人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谋得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义不容辞。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过分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不考虑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忽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随着年龄的增长,沉默的大多数越发沉默,学生越来越难开“金口”。我们必须对这样的恶性循环说“不”。
  如何才能突破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瓶颈,独辟蹊径,为孩子们今后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渗透积极心理学
  美国自然科学家、作家杜利奥提出:没有什么比失去热忱更使人觉得垂垂老矣,精神状态不佳,一切都将处于不佳状态。人和人之间很小的差异往往能造成巨大的悬殊,这小小的差异就取决于你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孩子们也是如此,乐观积极、心理健康向上的孩子们往往如即将绽放的花朵一般,开出绚烂的花朵;而悲观、自卑的孩子则黯然失色许多,如同干瘪的塑料花一样毫无生机。是什么偷走了孩子们的阳光心态,让他们不愿甚至不会表达自己呢?
  其实,孩子们并不是不想表达,他们非常渴望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只是担心说不好会被别人笑话。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孩子们敢于表达,必须解决心理问题。于是,笔者尝试将积极心理学理念渗透到口语教学中,以此提高其自信心,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首先承认差异的存在,抱着宽容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学困生细微、点滴的进步,告诉他们,他们也很棒,使学困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在开学之初,笔者便给他们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要求每位同学写出自己具有的积极品质,并用具体事例证明。接着,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读自己的作业,当他们满怀信心地介绍自己的积极品质时,其他同学被深深感染了,所有人都充满了正能量。这样,他们从一开始畏首畏尾地表达,逐渐转变为主动要求、落落大方地流畅表达,真正做到以我口表我心。这时我们并不需要过分关注其表达内容,完全可以给予信任的眼神,给孩子们一句:“老师看到你勇敢地表达自己了。”
  二、精心策划课堂活动
  提高口语能力,绝对不能顾此失彼,丢了语文课堂原本的一亩三分地,我们要在主战场做好相关准备。课前,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适合学生的、有梯度的问题;在课堂上,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尽可能涉及所有学生,这样由点及面,以便学生有更多的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当然,要尽可能让孩子们多多质疑,告诉他们:“学问学问,就是边学边问。小问则小进,大问则大进。”问题提出后继续鼓励:“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快把老师比下去啦,真是青出于蓝。”
  当然,仅仅敢于表达还不够,更要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表现的欲望。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反复经历、体味,提高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深刻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机敏性,获得真知,增强能力,逐步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1]。为了保证课堂活动内容的多元化,我们班先后开展了以下活动:
  1.演课本剧
  原本苍白无力的课文被孩子们演绎得丰富多彩,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既能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表演水平,可谓一箭三雕。通过排练演出,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协作精神。我们班每学期都开展课本剧表演,就拿《惊弓之鸟》来说,孩子们亲手制作了大雁的模型,在尊重原作的基本上有所创新。渐渐地,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孩子们的表演越发自然流畅了。
  2.演讲、辩论赛
  在学完《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后,我班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为主题开展了演讲比赛,还开展过“小小辩论赛”、“小记者采访”等活动,学生对这些特别热衷,每次都踊跃参与。如在五年级上学期,我结合第一单元的主题,开展了“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的辩论赛,由于初次操作,我做足了准备工作,给孩子看了优秀辩论赛的视频,再适当讲解了辩论赛的大致流程及每个辩手的任务,还选了正反方的选手,最后辩论赛还真办得有模有样。给我惊喜的是场外辩论环节,没参加的孩子们也各自说出了理由。有的孩子课后还提出希望,想换个辩论赛主题,继续唇枪舌剑,展示他们的风采。以上事例充分说明,教学情境可以改变人,能让“哑铃”开口,改变以前学生不敢说、不想说的状况。
  3.各种形式的趣味活动
  孩子们有天生的好奇心,只要是有趣的、好玩的,就乐与参与。于是我采取“看词语编故事”、“课前我来说趣事”等趣味活动方式,让全体学生动起口来,全员参与,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说话活动中,感受到欢乐、有趣,充分体现口语交际活动的趣味性。
  三、积极关注社会生活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一种最广泛、最直接、最主要的人际交往形式,备受人们的关注[2]。求职面试、推销产品、人事调动等都要求现代人有较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社会是个大课堂,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口语交际训练空间,远非学校生活所能比拟和超越。
  据专家研究表明,在一个人必备的四种语文能力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语言培养不仅包含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还指在日常活动中熟练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那些社会交往中最有用、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很有必要。于是,我尝试模拟社会实践,如模拟应聘、模拟推销员等。在《小小推销员》的口语交际中,我让学生带自家产品来班级上台推销,从产品的外形特征、功效等入手详细介绍。而其他同学作为客户倾听,上面介绍的同学说得越好,掌声就越热烈,订单越多。他们个个轮番上阵,乐此不疲,从而感受到参与社会活动的乐趣。我还鼓励他们真正参与家庭活动,去所在社区采访、调查,看看社区的变化。再给所在社区提提建议,指出环境或其他方面不够完善之处。还可以跟妈妈到市场买菜,了解市场经济,学会与社会交际。
  此外,媒体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有些学生比较关注时事新闻,我建议他们把发现的新内容或趣事都摘录下来,也可以在日记中写写自己的看法。前几日,看了关于地沟油的新闻,有个孩子对此感触良多,甚至想到如何杜绝地沟油。于是我鼓励他在全班面前读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我索性在午休时间举行了一场小小的新闻发布会,比一比谁说的内容最有价值。依托这些渠道,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在口语课中有话可说,还让口语交际教学贴近生活,真正为学生所喜爱。
  渐渐地,学生的胆子大了,说话的兴趣浓了,小小的讲台成了孩子们向往的舞台。当然,以上只是我的小小探索,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值得我们探索、实践,让学生不仅具备听、读、写的能力,更能够“出口成章”。相信到那一天,我们会听到孩子们弹奏出世间最美的旋律。
  参考文献:
  [1]许双全.“口语交际”的内涵及课堂教学特征[J].小学语文教学,2001(5).
  [2]刘晓明,陈德峰.口语交际的理论与技巧[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黄哲伦的《蝴蝶君》是一部解构《蝴蝶夫人》的重要剧作。文章从心理学视角入手,通过对伽利玛的东方幻想与现实矛盾的冲突进行分析,认为伽利玛面对现实威胁时产生的自我强者认同和自我性别认同危机,是导致其走向自杀悲剧的根本原因。这对处在日益复杂社会文化矛盾中的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建立并保持自我认同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蝴蝶君》 伽利玛 自我认同 认同危机  1.引言  美国华裔作家
摘 要: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变革加速,社会压力增大,工作竞争激烈,职业心态失衡现象日益严重。教师作为承受压力较大的群体之一,急需调整心态。心态失衡的危害不可低估,不仅对人的身心影响巨大,还会带来职业困扰,成为职业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调整高职英语教师心态,探索调整措施,进行有效教学,对教师自身乃至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教师心态 高职英语教师  教师的心
故事《小白兔与小灰兔》见于小学语文课本,故事的大意是:小白兔与小灰兔帮老山羊收白菜,老山羊为了表示感谢,分别送给他们一车白菜。小灰兔很高兴地收下了,小白兔却拒绝了,而是向老山羊要了一包白菜种子。小白兔回去之后,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了白菜的丰收,不但自己吃了有余,还挑了一担送给老山羊。这个故事教育意义颇多,我仅谈谈我对阅读教学中所体现的三种境界的思考。  一、给白菜  在故事中,老山羊以年迈之躯种了不
摘 要: 李清照是宋代首屈一指的女性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她是“女作家中唯一一位卓然立于男作家群中而毫不逊色的女作家”,她以女性身份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20世纪宋词研究中仅次于苏轼的第二大研究“热点”。  关键词: 李清照 诗词 艺术成就 叛逆性格 爱国情怀  “易安居士李清照,宋济南人。文格非,母王状元拱辰孙女,皆工文章”(《宋史·文苑传》)。《宋史·李格非传》云:“女清照,诗文
摘 要: 英语的语感是英语学习的支点,对学生学习英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感来自语言实践,同时指导语言实践,语感的培养要从小学低年级抓起。教师要明确语感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本文主要谈谈培养低年级学生英语语感的重要性及策略。  关键词: 英语语感 教学策略 低年级学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了“语感”的概念,引发了对语感的研究。在我国,夏丏尊先生首先提出语感概念,其后叶圣陶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广,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分组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分组合作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的智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生本课堂 教学效率 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将班里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从微观的角度写了一个下层知识分子遭受践踏、凌辱,完全失掉人的尊严,最后被社会吃掉的悲剧。小说的主人公孔乙己善良、儒雅,却善良得迂腐、儒雅得可怜。许多人认为孔乙己的死是当时的封建科举制度造成的,笔者认为当时的封建科举制度固然有弊端,但是把孔乙己的死因完全归咎于封建科举制度有些不妥,笔者认为对孔乙己的死负最大责任的应是他自己。  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环境固然对一个人的
2010年12月2日下午,我们随指导老师前去北碚区第二十四中参加教研活动,由年轻帅气的张老师讲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电阻》一节,课后对这节课进行分析,分析如下: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及电阻的决定因素,教学重点为电阻是导体的属性和电阻的决定因素,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结合控制变量法,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及电阻与各因素间的初步关系,属于物理技能范
摘 要: 从众是指个体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或个人的舆论上的压力,从而在观点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向跟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从众,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少数青少年思想不成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一个群体,极易从众。因此,如何引导中职生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克服和避免在多数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从众的副作用,对加强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有巨
摘 要: 基于“学”的课堂,教师应当从学生出发,让语文学习充满趣味。  关键词: “学”的课堂 语文学习 情趣性教学原则  在《我的“五重”语文教学观》中,于永正用“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概括了语文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语文教学原则:讲究趣味性。  《小语鉴赏学》在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中,特别列出一条“情趣性原则”,作者陈志华这样论述原委: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又认识到,还有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