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课文,挖掘农村初中学生写作潜力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jiushishashou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本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经过编委精心择选的,是供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范文。因此,在阅读课上,教师必须要有写作指导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熟知作者是如何去表达的。从而引导学生从名家名篇中汲取养分,读中取法,读中学写,以写促读。
  【关键词】仿写课文 农村初中 写作潜力 作文水平
  
  目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呈现一种低效、徘徊的状态。许多老师在作文批改中往往感叹学生作文杂乱无章,不知所云。那么,如何改变这种作文难的状况,较快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挖掘学生写作潜力呢?笔者认为从课文中汲取精华进行仿写不失为一条捷径。
  一、仿写佳句,略显文采
  农村初中生因为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普遍不高,作文中的语言大多平淡、冗长甚至重复啰嗦。要提高他们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学习、仿写课文或其他文章中写得整齐优美的句子,使学生从中学会运用各种手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准确。例如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学生一般对课文第二段百草园的描写十分感兴趣。这一段确实写得精妙无比,点面结合,详略得当,有动有静,抓住事物的特征,准确使用语言,采用多种修辞方式,绘形、绘色、绘声,巧妙运用关联词,描述变化有致,颇具典范性。片段描写训练可以让学生做“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造句,可以记叙自己喜爱的地方。有学生写道:“不必说风姿绰约的木棉树,碧绿青翠的绿萝瀑布,沉稳高大的榕树,鲜艳翠绿的塑胶跑道;也不必说鱼儿戏水的荡漾,永远忠实的凉椅在小径旁待你歇脚。单是满眼的绿意,就值得让你驻足游赏。”再如《鼎湖山听泉》第四自然段是全文重点之重点,具体写了作者听到的泉声及听泉感受。在让学生充分读悟的同时,我让学生迁移写作训练进行仿写,如“听风”、“听雨”、“听浪”等。不一会儿,一篇篇仿写作文新鲜出炉了。“清晨,窗外雨声淅淅沥沥。坐在桌前椅子上,如立于田间地头。早晨听雨,别有一番滋味。雨声伴着霜露,听起来格外清新。平日里浑然一片的雨声,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短促如拍案者,是水面上点水的蜻蜓;那清脆如报晓者,是山中清爽的鸡鸣……”你能说这样的仿写不富有文采吗?
  二、仿写片断,打下基础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很多精彩片断、典型范例,极有利于教师导写。片断练习仿写,可以不拘一格。或仿开头,或仿结尾;或仿倒叙,或仿插叙;或仿人物描写(又可化为肖像描写仿写、心理描写仿写、对话描写仿写、动作描写仿写等),或仿景物描写(又可化为自然景物仿写、日常生活物品仿写等),或仿场面描写等等。这样化整为零的仿写练习,可以突破作文中的难点,较快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如:《一面》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由远到近、由粗到细地集中描写了三次,突出了“瘦得教人担心”和“精神抖擞”的特征,表现了鲁迅先生顽强的性格和忘我的战斗精神。完成《一面》的教学任务后我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留心生活,观察身边的父母、教师、同学,从他们的平常生活中找到最能反映其思想性格、精神风貌的特征,或是白发,或是皱纹,或是背影,写一段文字。不必苛求学生面面俱到、妙笔生花,只要抓住人物特点就行。再如:学习了《端午日》之后,让学生模仿龙舟竞赛和赶鸭子的场面描写,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校运会上的热烈情景。经常进行片断仿写训练,学生会越写越有兴趣,写出的段落会越来越好,从而为布局谋篇打下坚实基础。片断仿写目的性强,学生注意力较集中,且写的字数少,一般200-300字即可,花时少,一次训练只需10-15分钟便可完成。这样的训练学生心理负担小,兴趣大,能在一练中有一得。
  三、仿写篇章,摸出门道
  学课文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熟读文章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基本脉络、结构布局、思想内容,并从中得到思想的熏陶和心灵的启迪,增强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课文中有一部分结构非常严谨、层次条理非常清晰的文章,学生对这种结构、这种写法容易理解、接受,在自己习作时乐于模仿。我们应该重视选择这类课文,用来指导学生学习布局谋篇。例如,魏巍的《我的老师》就是极具上述特点的课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理解这篇课文的结构特点:总——分——总,选取七件典型小事,详略得当,表达了对蔡老师的热爱、依恋、思念、感激之情。我把这个环节引入作文教学当中,让学生在自己的有关写人物类作文中仿照这种结构。这样初一学生就会知道,原来写人的文章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征。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写了很多与老师有关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有血有肉的事情。又如,学了《白杨礼赞》,可仿照课文的象征手法,用层层深入、波澜起伏的结构样式,歌颂某些先进人物的崇高品质,写《泥土赞》、《蜡烛赞》、《松树赞》等等。经常这样仿写,学生就学会了写作文的一些“套路”,摸出一些门道,不再为自己有满肚子的东西无法写出而发愁了。
  扶着小孩走路,到该放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放手,老是扶着,孩子就学不会走路。同样,指导学生运用仿写的方法,到他们具有一定写作能力以后,就要引导、鼓励他们另辟蹊径,逐步增加创新的成分,摆脱范文中的思维模式的束缚,从真实的材料和深切的感受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逐步形成一种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创造的思维品格,写出有个性特点和新意的文章,写出属于自己的、有创新意义的作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丁沟镇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人认为应该从课堂常规教学开始,在课堂常规教学中提问是必要的。在地理课堂中,提问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已学过的地理知识,理解新知识,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怎样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堂提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要是以听、说、读、写的形式来学习语文知识,间接地锻炼说话表达能力。但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中,语文教学过于重视学生的书面表达及书写情况,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塑造。而且随着升学压力越来越大,这种现象也会愈加严重。在这种教学思想下进行学习,学生虽然书面表达能力都能够得到
【摘 要】文学类文本阅读反应在考题中的特点:一是所占的分值比重大,二是题目相对较难,同时得分点也不容易把握。但是,只要我们吃透考试大纲,掌握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强化训练,掌握技巧,提升能力,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上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方法 强化训练 掌握技巧 提升能力    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涉及散文与小说,这类阅读反应在考题中的特点,一是所占的分值比重大,二是题
【摘 要】多媒体手段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大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借助多媒体,可以培养学生采集储存写作材料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 多媒体 教学效果 写作兴趣 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由于受时空的限制,普遍存在着方法陈旧、过程单调的弊病,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淡薄,怕写作文,一到写作文时常常是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
【摘 要】在高中课堂,语文逐渐沦为边缘学科已是不争的事实。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把语文课堂变得“实用有趣”;其次要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将课外阅读变成课外“悦读”,这比读多少书更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课堂 专业能力 悦读    在高中课堂,语文逐渐沦为边缘学科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导致语文教学存在一种“吃力不讨好”的奇怪现象。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我们认为:第一,语文考试试
<正>《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亦言:"假如我们希望任何人有德行,我们就应在他的少年时期训练他"。由此可见,德育
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探讨探究性学习,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的学习效率,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言语和板书为手段,灌输式的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忽视,使生物课堂教学始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也难以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培养学生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较大,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时常常会遇到阻碍。教师不仅要引导和督促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文言文赏析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而引导学生透
[摘要]古诗词鉴赏是教学大纲及高考语文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鉴赏过程中,掌握诗词的表达技巧对我们分析鉴赏作品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古诗词的表达技巧作了详细的总结,希望对学生鉴赏作品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古诗词 文学鉴赏 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非定性概念。首先是概念的名称:写作方法、表现手法、写作技巧、艺术手法,不一而足;其次是概念内涵,表达方式、抒情方式、修辞手法、结构特点,
摘要:在深入推进新一轮课改的形势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教育创新的根本,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启发质疑,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创新氛围,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开发情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五个方面的思考,阐述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学生创新素质 培养方法  二十一